当前,深圳正积极构建深圳都市圈,相关的都市圈规划编制同步推进中。

原本作为深圳第二圈层的城市区域中心,或将不仅仅满足于区域中心的定位,在顺应新发展趋势之下,跃升为都市核心之一。

其中,大运新城进一步深化融合大运+龙城西两区域,依托大运枢纽、高快速路网等交通配套的全面升级,规划为深圳都市圈连接惠州、汕尾、河源及粤东地区的桥头堡,打造深圳都市圈的“东核心”。

大运新城区位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体定位 ·

深港创新合作新样板、全市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文体活动交流中心和深圳东部区域综合性服务中心(与龙岗中心城共同构成)。

整体发展框架 ·

“提质提效”后的大运新城将形成“一主两副,三心两轴”中部活力主中心、北部创新副中心、南部高效副中心和黄阁路站城一体发展轴、龙飞大道文教公服生活轴)的整体发展框架。

规划 ·

新增公共设施用地约32.5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约92.7公顷、总部及科研用地约1.88平方公里,规划新增建筑量约354万平方米,可提供充足的总部经济和产业研发空间,更好地满足东部中心核心区未来发展空间需求。

两轴六组团规划

根据规划,大运新城东至黄阁路、爱南路、龙岗河;南至水官高速、横坪路、银荷路、荷康路;西至盐龙大道西侧基本生态控制线、市界、机荷高速;北至盐龙大道。

总用地面积为 18.8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生态及产业形态,提出“两轴六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1、两轴

①综合服务轴——连接大运新城、龙城中心、横岗中心等城市各级综合服务中心,汇集重大公共服务设施。

②创新活力轴——南北向贯穿大运新城,连接四个分别具有研发创新、高端商务、科教文体、轨道枢纽功能的发展核心。

2、六组团

①北部创新组团;②深港中心商务组团;③科教文体组团;④大运枢纽组团;⑤长江埔智造孵化组团;⑥坳背产学研组团。

“两轴六组团”空间布局结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整合大运+龙城西,组装“东核心”大运新城

今年8月,为配合打造“东核心”,深圳市规自局官网对外公示了[大运枢纽及其周边地区]法定图则修编(草案)。

修编(草案)显示,大运新城担负起培育深惠区域中心职能的历史使命,支撑深圳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支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结合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建设六大“城市新客厅” 的战略思路,打造深圳东部地区唯一的城市新客厅。

并形成集聚高端商务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引领科技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引擎、集聚国际高等教育的智核、充满人文与生态魅力的高质量典范城区 。

2、大运站升级为综合交通枢纽,构建轨道上的新城

从规划到落实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但对于片区居民及深圳上班族而言,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城市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同滞后的交通配套之间的矛盾。

以轨道交通规划来说,大运新城片区规划有8条轨道交通经过,分别为地铁3 号线、14号线、16号线、33号线(深大城际)、10号线(东延段)、21 号线、23号线和深惠城际。

这些线路不仅能够完善片区轨道交通的覆盖率,还能切实解决龙岗中心城区与深圳中西部的联系。

使大运新城纳入深圳半小时通勤圈范围内,极大地压缩片区与深圳其它几大城市客厅的时空距离。

目前,地铁14号线、16号线已经动工,预计2022年-2023年通车运营;33号线、深惠城际计划今年年底前动工,预计2025年通车运营。

意味着,未来2-5年,大运新城片区将新增4条轨道交通线路经过,且设置多个站点。

大运站平面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大运站将升级为大运综合交通枢纽,衔接3号线、14号线、16号线和33号线,兼顾出租、社会车辆等多种接驳方式,预计2022年投入运营。

届时,大运作为深圳东部枢纽中心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从大运出发,机场,前海,深圳北,坪山都可轨道直达。惠州、东莞等主要片区也将更好地延展,促进都市圈发展。

大运综合枢纽效果示意图:

不久的将来,大运枢纽将结合周边地块打造深圳“东核心”的城市门户。

为体现站城一体化的规划理念,龙岗大道大运枢纽段将下沉改造。内部也规划了不少地下商业空间保留各类预留接口,释放城市地下空间,促进深圳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功能的提升。

大运综合枢纽片区站成一体化开发效果示意图:

而地面,还规划有各类绿道、地面慢行、二层连廊等多元要素构成的立体慢行系统。

通过慢行系统有机联系高密度的城市核心区与自然生态的山林区,营造山水自然与现代都市风貌交相辉映的多层次步行体验。

且将大运新城各个片区整体紧密联系起来,缓解道路、大型市政等设施对片区内部的割裂形态。

大运新城慢行系统示意图:

总 结
“提质提效”后的大运新城一方面将充分发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等院校深港国际中心等重大项目及战略平台的纽带作用,高效推动深港两地协同发展,实现深港两地科创资源汇聚和转化;另一方面将利用深圳国际大学园创新智核优势,承接国际大学园外溢的科技研发功能,更好打造大运AI小镇、大运软件小镇等百亿级AI产业集群及嶂背工业区、长江埔工业区、山塘工业区等一系列连片产业升级空间和城市发展战略区域,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均衡化、全面化发展

同时,大运南片区龙岗河两岸及周边正在谋划的深圳东部大剧院、国家级博物馆分馆等文化设施与龙飞大道沿线及周边的大运中心、深圳露台等系列高端文体设施“Y”字串联,形成19公里文化飘带,将有力支撑大运新城作为全市国际文体活动交流中心的功能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提质提效”后,大运枢纽四线交汇(轨道3、14、16、33号线)形成的辐射效应将带动大运南片区快速发展,形成商务商业、居住服务、产业研发的圈层式功能布局,实现与市中心区、深圳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组团的互联互通。

按照大运新城提质提效方案,未来的大运新城将深度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成为文体辉映、智产融合、往来便捷的深圳高水平“城市新客厅”,充满人文与生态魅力的深圳东部中心核心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城区的发展亦是如此有了势能强劲的“极核”才能更好辐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相信在大运新城、坂雪岗科技城两大“主引擎”的引领下“龙岗号”列车将行驶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