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特殊群体营造良好出行环境已成为社会共识。为增强社会对于特殊群体的理解与包容,便利他们日常出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昨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一键叫车”便利老年人乘客打车出行》提到,针对老年人打车难题,今年1月22日以来,交通运输部指导滴滴出行等主要平台公司陆续开通了“一键叫车”功能,为老年人提供快捷叫车、优先派单等服务。截至目前,各主要平台公司“一键叫车”功能累计完成老年人乘客订单已达300余万。

除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工作,主动探索改善“银发族”的打车体验,滴滴还在2020年9月上线了“无障碍出行服务”,帮助众多携带认证导盲犬的视障乘客顺利完成出行,目前,这项服务已经在全国74个城市推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盲犬普及率仍需提高

国际导盲犬联盟标准显示,一个国家超过1%的视障人士使用导盲犬,才可视为导盲犬得到普及。而据中国盲人协会2019年5月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731万名视力残疾人士,但导盲犬数量却不足200只,远低于1%。

导盲犬数量有限,训练培育行业发展程度较低等问题,也成为了导致人们对于导盲犬认知不普及,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的重要因素。而这也使得视障人士及导盲犬在使用高铁、公交、网约车等交通工具出行的场景中容易受影响。

作为一名视障人士,黎洪在导盲犬绵绵的协助下,出行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当出远门搭乘出租车或网约车时,多多少少仍会面临一些难题。

据黎洪回忆,当看到自己携带导盲犬时,许多司机都会以导盲犬乱蹦乱跳、掉毛等理由拒载,甚至还会说出一些刺耳的话。远程出行基本都得“看运气”,有时打了三、四次车,才能碰到一个愿意沟通理解、提供服务的司机。

黎洪的经历同样也是国内众多视障人士经常遇到的难题。为此,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部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企业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持续优化着特殊群体的服务体验,减轻他们出行的不便与压力。解决老年人叫车痛点的“电话叫车”功能也已在多个城市陆续完成试点工作。

“无障碍出行服务”展露身手

为解决视障人士出行痛点,滴滴去年便上线了“无障碍出行服务”并一直持续着改进与调整。

一方面,为确保全国范围内所有携带导盲犬的用户都可以顺利乘车,滴滴已与全国多家导盲犬基地合作。同时,滴滴会针对这些用户进行优先派单,并通过语音播报和短信等形式,提醒司机为携带导盲犬乘客、视障乘客提供必要的帮助。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80万滴滴司机师傅完成了“无障碍服务”认证,认证后的司机须承诺不拒载携带导盲犬的乘客,并为视障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

另一方面,为改善视障人士的APP使用体验,滴滴还在持续更新着信息无障碍功能。残障人士可凭借语音读屏顺利完成叫车、乘车、付款等流程。

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并非终点,而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与起点。近日,滴滴出行与中国盲人协会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将进一步推动“无障碍出行服务”从导盲犬用户延伸至更广泛的视障群体。

滴滴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方案架起了一座座互相沟通、理解的桥梁。滴滴出行诸多护航举措,不仅成为了视障人士出行的重要援手,更成为了助力加速残障人士保障落实,及百姓认知普及的强大推力。

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说:“安全、顺利出行是视障人士工作、学习和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期待滴滴出行的模式,能切实为视障人士提供更精准、更贴合需要的服务,也希望滴滴积累的经验能推广给更多的企业。”

致力于改善特殊群体出行环境

事实上,早在2015年,滴滴已开始系统推进APP信息无障碍工作,成立了无障碍专项工作组,持续维护APP的读屏适配功能等。其中上线的“关怀模式”,以放大字体、简化页面流程等方式,进一步方便障碍用户使用,并广受好评。

残障人士出行举措仅是一部分着眼点,滴滴还将视线聚焦于更多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上。滴滴陆续推出了“代叫车”、“关怀模式”、“亲友代付”等产品功能,以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据悉,1月22日,滴滴老人打车小程序“滴滴老年版”已率先在全国先上线,实现老年群体出行“一键叫车”。

同时,1月25日起,“电话叫车”功能也已在广州进行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广。自2021年4月26日400热线开通后,老年人仅需拨打4006881700热线,便可让客服代叫车。行程结束后,乘客也可用现金结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滴滴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滴滴将在特定场景下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派单和优良保障服务,同时老年人电话叫车热线也将接入交通部门95128电话叫车热线,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此前推出的无障碍“公益出行”项目,也将与更多公益机构建立合作,服务于特困特需人群的公益出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特殊群体开通特殊保护通道是保障其权益之本,而推动社会对于特殊群体关爱意识的普及,增进对特殊群体的理解则是维护其生活环境之根。

滴滴出行的一系列升级措施,不仅提高了特殊群体出行的便利性,同样也照顾到了司机师傅的情绪与感受。从双方入手,客观程度上改善了特殊场景下的司乘关系与出行环境。同时,除了已经上线的导盲犬无障碍和正在与盲协合作开发的视障用户无障碍之外,滴滴还将持续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将无障碍出行服务逐步扩展到听障、肢体残障等更多群体。

毋庸置疑的是,在政府高度注视、企业鼎力支持、百姓主动参与下,特殊群体的生活水平与社会包容度将愈发提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护特殊群体权益绝非仅依靠个人之力便能成功,未来,我们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如滴滴一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真正关注用户体验,发挥行业领头作用的企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