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大爆发后中国第一时间表态要对印度进行援助,而印度官方方面目前仍然仅仅处于与中方“接触”。2021年4月27日,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六国外长举行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视频会议,中国也邀请了印度,印度拒绝出席。中国企业为印度提供了10800台制氧机,印度官方也仅仅是感谢了运输公司。与此同时,美国仅仅是提了一个对印度的援助计划印度就迅速表示了感谢,英国提供了195台制氧机的同时拒绝了印度的疫苗要求,印度也迅速表示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背后的原因则在于,印度政府的战略从偏向于独立自主的不结盟主义,逐步转变为与西方进行高层次战略协调,以期获得西方恶化与中国关系后可能转移的产业,实现自身的发展诉求。这一战略思维主要体现在印度外长苏杰生的作品中,他在解读日本、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将西方视为一个关键的变量,他也倾向于认为印度如果可以利用中美趋于竞争的态势获得与西方进行战略合作,也会让西方资本得到充分的注入,这样印度的崛起也就更为可能。从莫迪政府的动作来看,莫迪在这点上与苏杰生是高度一致的,即西方需要印度抓住,而中国则需要加以“管控”。

当然,莫迪也很清楚印度存在着结构性的现代化缺陷,他在古吉拉特邦执政时期就逐步摸索出了自己的增长模式,其推动目标是打造“新印度”,核心是加速发展,手段是优化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和制度等增长要素,打破常规,强力改革,释放潜能。莫迪政府也在执政以来大范围地推动印度经济的国际化,吸引外国投资。应该说,莫迪的改革魄力确实在印度历史上较为罕见,而且在2014-2018年,印度实现了7.4%的强劲增长。莫迪甚至提出了以此实现印度经济5年翻一番的增长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印度结构性的弊端,特别是缺乏工业化基础的弊端直接导致了印度增长缺乏动力,2019年印度的增长率就下降到了4.2%。在2020年武汉首次出现爆发疫情以来,印度政府很显然将其当作一次让产业链转移出中国的战略机会,加大引资力度,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导致全球经济萧条,2020年印度经济直接负增长。

莫迪的印度政府事实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防控措施,只是第一波疫情因为某些原因没有造成重大损害,印度政府就开始放开管控、着急对外开放并大肆吹嘘抗议成功。同时借助于美国掀起的反华浪潮,印度不仅主动挑起了中印边界对抗,同时还在加勒万河谷事件后顺势嫌弃反华浪潮对中国经济中与其有竞争关系的IT产业“脱钩”。印度的这一切行动的逻辑,就在于运用好中美战略竞争乃至对抗关系,以此获取西方的战略重视,最终借助西方的战略力量实现发展。另外也包含着印度煽动反华情绪凝聚国内共识、转移莫迪改革压力的动机。

因此,相比于疫情所需要的中国产的物资,印度认为自己更需要的是西方的支持,他们会寻求在各种场合表达与西方战略协调的决心,同时尽可能掩盖印度依赖于中国产业的事实。印度精英的自满情绪即便在疫情火烧眉毛的当下依然一点不减。

印度不会是与中国同级别的战略对手,尽管看起来两国规模相当,印度很快要在人口上超过中国。这么判断是基于中国实践出了一套自身独立发展的逻辑,拥有根植于本土社会的现代化组织,而印度的独立则完全是西方控制下的半成品,传统力量被合法化了而不是被扫荡了。因此,在中国已经一条腿跨过现代化门槛的时候,印度一如既往地缓慢向前运动,只是印度的嗓门太大了,而且还深得西方吹捧而已。

那么中国就此就不援助印度了吗?其实并不是,我们的逻辑一方面在于印度确实有人道主义需要,印度千方百计消解中国的存在中国也有很多办法让他们盖不住这些信息。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在做给印度周边国家看的,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他们并没有印度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要和中国强行竞争,他们也因此会更加务实合作。以印度羸弱的管控能力,印度的B.1.617变种传播到周边国家恐怕将是时间问题,届时中国还很可能需要对此进行大规模援助,视频会议就是为此做前期工作的。印度传播病毒,我们在援助其他国家,这样的落差恐怕印度精英迟早要被打脸。

有实力有战略就不必担忧,该担忧的应该是那些没有实力还放大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