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海恩大楼,很多人可能不会知道,但要说起中山路上的青岛食品商店,老青岛可能都会非常熟悉。她历经近百年沧桑,1999年因被有关部门判定为危房而被拆除,在原址仿原貌又重建了一座赝品建筑。岁月流逝,精心搜集了这座已经消失的老建筑部分老照片,再次与读者朋友于回望中感怀。

福利洋行与海恩大楼

前日编发了文史学者王栋先生的《福利洋行:身世迷离的德式老建筑》一文,让读者朋友感受到了昔日中山路上曾经存在的那座漂亮别致的商业建筑。由于建筑独有的风格特点,福利洋行和它的塔楼成为许多明信片出版商拍摄的主题。而一街之隔,建于1901-1902年的海恩大楼,也以其特立独行的造型而引人注目。

旧影中的福利洋行与海恩大楼同圣弥爱尔大教堂互相衬托,成为昔日中山路上最美丽的一道城市风景。

海恩大楼(也称亨宝商业大楼),位于德占青岛时期的弗里德里希大街(今中山路南段)与不莱梅大街(今肥城路)交界,由德国电气工程师卡尔-约瑟夫·海恩建于1900至1901年之间。

海恩大楼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式的复古风格,顶部是塔楼,整幢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L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4年海恩大楼发生大火,大火最终烧掉了大楼漂亮的塔楼,此后的修缮中,不知何原因,一直没有重建这个塔楼

同年,海恩将这座建筑卖给了在青岛居住多年的德国人恩斯特·希姆森。希姆森买下这座楼后,将部分房间出租给一些德国公司或办事机构。汉堡—美洲航运公司、胶州地方法庭等公司机构作为租者之一,在大楼内租用房间作为办公室。

上世纪20年代老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这里成为了著名的新民饭店,为中国人开设的西式饭店。

一楼为共和大药房

曾任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后改名为山东省立医学院校长及附属医院院长的尹莘农先生,早期在同济求学期间,追随丁惟汾投身革命,以学生或医师身份,往来于沪鲁之间。1924年按丁惟汾指示,在青岛山东路33号(今中山路81号)开办“青岛共和大药房”,挂“医学博士尹莘农”铜牌执业行医,以此为掩护,接应往来齐鲁之国共革命人士。张宗昌督办山东时期,尹莘农身份暴露,遭到追杀,他潜藏礼贤书院,深夜化装出逃上海,逃过一劫。

“青岛共和大药房”后因经营不善而关闭,据说是药房会计将资金盗光而导致药房倒闭。

欧陆风情的百年老街,海恩大楼同样独具特色。

上世纪40年代初老照片,建筑上的门头字号仍是新民饭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门头换成了好莱坞饭店。这里的酒吧、舞厅成了驻青岛的美军士兵的好去处。酒后的美军横行霸道,肆无忌惮,时常有犯罪案件发生,导致民怨不断,反美声潮渐涨。

海恩大楼在历史岁月里一直在百年商业街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老青岛记忆中的“三八店”旧影

解放后,改为“三八副食品商店”,上世纪70年代成为青岛食品商店。这里面是全市最全的卖各地食品的地方,各种点心和糖果,各地包装精美的小食品琳琅满目,这里对无数老青岛的童年都有着很大的诱惑。

上世纪80年代的青岛食品商店

上世纪80年代末的青岛食品商店

上世纪90年代的青岛食品商店与福利洋行旧址(中华商场),中山路上最美丽的一道城市风景,不久后陆续消失。(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1999年,青岛食品店及所在建筑被拆除,按原貌在原址处又重建了一栋新楼。海恩大楼这座百年老建筑就此消失。2004年,一街之隔的福利洋行旧址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这两幢位于中山路与肥城路路口的德式商业建筑,本是这一区域最为别致的街景之一......

通过网友提供以及网络搜集到的一些图片来看,仿建的这座建筑也是门头不断变化,不知是否还在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那曲折多舛的故事。

青岛的记忆中,是否还记得它的进门处那一段高台阶,是否还记得那里面有着记忆里抹不掉的童年美味......

怀念曾经的青岛食品商店,随着一座座老建筑的消失,中山路的底蕴也随着没落而渐失,那些童年心底里的美好,只存在记忆里,在老照片里回味探寻了。

之前本公众号曾编发过一篇《一组青岛食品店老照片,永远消失的老街里记忆!》一文,勾起了无数老青岛的热议与怀念。最后,摘选部分读者的留言,作为结束语,也以此感怀回忆那座经典的老建筑、那座老青岛难忘的老食品店......

部分读者留言:

三八食品店,太亲切了!我小时候经常光顾,我女儿小时候也喜欢这个商店,当然喜欢就是因为里面有许多许多好吃的......!各色糖果糕点冷饮,应有尽有!小时候逛中山路必打卡之地!尤其是春节前,必须去三八店买糖招待来家里拜年的亲朋好友。买糖果时的那个高兴劲啊,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也许现在的孩子们会不理解,不就是几块糖果吗?值得这么开心?真是的,那个年代,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就是糖果,也是唯一能够买得起的......!现在走到那儿还会想起当年三八食品店的热闹景象,但是已经物是人非了……!

三八食品店是我童年的回忆,住在它的楼上,吃着店里的小点心,各种果脯,三色冰砖。真是幸福满满滴。

我就是三八店的娃,生于80年,妈在三八店,全店职工生的娃,我们那几年,一个男孩都没有,所以名副其实三八店。烟糖站四大店之首。

我出生在中山路,家就在食品店的二楼上。近50年的风风雨雨,欢乐和美好的童年都是在那里度过。

过去每到春节,我都去三八店排队买木耳,1毛一小包(1点点),我们几个小朋友排一次到后边再排队买,守纪律。

从小就喜欢食品店的糕点,现在是吃不到儿时的味道了。只有回忆。

青岛食品店(原青岛三八副食品店)留下我难忘的记忆,六七十年代经常早早去排队限量购买熟兔子、肝和酱猪脑.....

八十年代初在中山路中段的青岛食品店(三八店),卖的冰砖是两毛二。两层包装,外面是硬纸壳,里面是油性纸,打开后,先用嘴舔一舔纸上奶迹,冰砖大小和一包烟相仿,样子像现在的奶酪纯奶香,化得快。吃过一口就是那种原始的奶醇香。还有三毛四的三色冰砖(白黑黄),大小和现在通用智能手机相仿。有四个厚。吃起来是有奶黄,巧克力可可味道,但是那个时候已经了不得了,属于奢侈品,整个商店,一天卖不了几个。炎热夏天吃一只四分钱花生冰棍,就已经是小伙伴们的梦想,而且是你一口,我一口,哥哥咬大,妹妹哭的事情了,更不要提什么吃冰砖了。

粉碎四人邦后,国家提出实现四化。那时好向往以后的美好生活。三八食品店很快推出主食面包,宣传将来实现了四化就天天有面包吃。看到柜台上摆着多年不见的主食面包,着实受到感染,当场买了二个捧场,记忆很深。

小时候,爸爸为哄我去在市里的爷爷家住段时间,常带我来这家食品店,买上三色冰淇淋,坐在天主教堂坡上的石阶上,边吃边看着教堂。

从童年到中年这里有太多的回忆!三八店里有邻居和同学的妈妈在那工作,我们没事也跑到店里去玩去买东西绝对熟客!虽然重建的楼并没修旧如旧失去了原来风貌,但每逢走到那里总是情不自禁地多看几眼,毕竟那里有太多难忘的过去……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

喜欢请关注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给我好看

帮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