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家,老妈又说起了同事的孩子,刚刚离婚,原因是女方不想要孩子。

不巧,这位“女方”正好是我的同学,外号叫阿桃。

从她与我的聊天中,我能理解她的焦虑:

不怕养不起,是怕教不好。

她自己大学读的师范,毕业后也是从事着教育工作。

可能看到教育“内卷”太多,不像一般人理解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能拿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反而是比站在局外的父母更焦虑。

她说:别看电视剧里演得夸张,现实其实更惨烈。

4月开播的《小舍得》,不仅直接把教育的视线移动到了“小升初”和“幼升小”,还热了一个新词:鸡娃,来描述那些不断不断在各种补习班之间穿梭、被家长们“打满鸡血”的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田雨岚(蒋欣饰演)的话说:“我这气场和自信都是源于我儿子的学习成绩….”

这正是阿桃担心的。

好几位她的同事都是“心里不舍得”,但还是把孩子送去了培优班,交了最贵的钱,只为了获得一个好小学的名额。

她担心,哪怕自己心里再清楚,也抵不住大环境下的“内卷”。

所以,孩子的成长,真的要从这么小就竞争吗?

与《小舍得》同一时间上线的,还有一本新书:科学作家戴维·爱泼斯坦(David J. Epstein)的《成长的边界》,副标题是“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

(书籍的英文原名是: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是一本很容易读的书。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案例,却不一定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关于教育,无论是专才——讲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小进行“一万小时”科学训练,还是通才——让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然后厚积薄发,其实都没有一条是“万能法则”。

1、“赢在起跑线上”,赢的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市场其实已经全覆盖了,包括了0-3岁。

家长们美其名曰“为孩子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让孩子“4岁学英语”“5岁会微积分”,真的就是“赢”了吗?

上世纪的德国政府资助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研究,研究者选择二楼100所幼儿园,其中50所开展了所谓“早教”,另50所就是传统幼儿园,以玩乐为主。

在长达数十年的跟踪调研中,研究者得出了一个结论

早教,能在2-3年的时间中,让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领先于同龄人。
但,也真的只是2-3年而已。

明显的分水岭在小学四年级,“玩着长大”的孩子不仅会追平这个“领先优势”,并且不会被逆转。

而类似的研究结果被多次复现,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

当然,是不是所有的早教都不可取呢?

在《成长的边界》中,作者爱泼斯坦也提到了不少名人的教育案例,典型的如:泰格·伍兹。他就是“赢了起跑线”的人。

从十个月就要接触高尔夫球杆,2岁上电视节目,3岁在青少年比赛中打出超常成绩,4岁与成年人比赛,18岁时成为了最年轻的美国业余比赛冠军……

路的进阶,似乎都证明了“精英要提前规划”的正确性。

(HBO纪录片《泰格·伍兹》)

与伍兹同时成名的网球选手费德勒,则正好是他的反面。

费德勒不仅不是神童,甚至他的网球教练妈妈都不愿意亲自教他打网球,只是让他“不作弊就行”。

在教练问费德勒,要不要到进阶组打网球时,费德勒还以“我不想离开朋友”为理由拒绝了。

所以,直到十六岁,费德勒才开始真正的专业网球训练。比起大多数专业运动员,这个时间整整晚了不少。

在2006年时,两人似乎都是“成功案例”。

可是,然后呢?

我们把时间拉长15年,到2021年再回看一下:

泰格·伍兹绯闻缠身,从英雄到小丑,就是一瞬间。

把计划中“顺遂”的人生过得“跌宕起伏”。

(2017年,泰格·伍兹因疑似酒驾被捕)

费德勒,起步比别人晚,但职业生涯却比很多人都长,40岁了,仍然活跃在网球场,是名副其实的“网球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两人的差异,爱泼斯坦认为,关键在于:选定专业前,是否有足够的“尝试期”。

伍兹从十个月大的时候就“选定”了高尔夫,而费德勒一直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从他拒绝进入进阶组的理由看,他参加训练的理由是两个字:好玩。

“好玩”不仅是兴趣,更是内驱力,只有有内驱力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也只有内驱力,能让一个人抵抗低级的诱惑,追求更高级的自律。

当然,除了内驱力,尝试期还能带来另一个优势,那就是:提升认知能力。

尝试过很多事情,接触过不同领域的人,他的思维水平往往也强于单一领域的人。

一个孩子,比起背英语和做数学题,还能谈论自己对身边事物的看法,你不觉得这样的孩子有点思想吗?

都说人生是长跑,赢得一时的优势或许也是成绩,可如果后面“没劲”“没意思”了,是不是人生也少了乐趣呢?

2、通才争力:举一反三的跨界能力

罗胖在近两年常反复说一句话:

世界是由挑战构成的。

其实这句话的原出处是教育专家沈祖芸老师,她说:

“世界不是按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

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在进入工作的时候非常不适应。

原因是,在学校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非常确定的,而到了工作中,哪一件事是用单个领域的知识完成的呢?

可同样的,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人哪怕没有从事所学专业,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也会适应得非常快,并且变得越来越“不可替代”。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个“任天堂”的故事。

最早的任天堂是做纸牌起家的,但由于人们后来都不怎么玩纸牌了,任天堂才不得不寻求其他的出路。

在1965年,任天堂雇佣了一位电子工程师,他叫横井军平。

作为电子工程师,横井军平没去大公司,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专业成绩一般,被拒之门外了。可是直到今天,他对任天堂的影响力还一直持续着。

让任天堂真正从纸牌跨越到游戏的第一款产品,叫“超级怪手”,在当时畅销了120万份。

而这款玩具的原型,是横井军平在穷极无聊时做来自己玩的一个伸手机械手臂,用来夹东西玩的……

而所谓的“掌上游戏机”,则是横井军平在火车上,看到有人很无聊,在旁边按计算器玩,于是他就突发奇想,回去说服了老板,和夏普公司合作,用计算器的技术开发了掌上游戏机。

这款产品后来变成了著名的Gameboy。

在爱泼斯坦看来,横井军平的竞争力来自于他的创意,而创意原因他有非常强的“跨界”能力。

他似乎总是能让看似不相关的东西产生关联。

这就是“通才”的竞争力。

而“建立连接”,则与上文提到的“尝试期”有关。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接触过的类型越多,范围越广,可能产生的链接就越“创意”。

3、专才就一定没未来吗?

以往,在我们提到专业化时,常说的一句话叫:

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看什么都是钉子。

用在医学领域,就出现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

如果你研究一种细胞,那你会过得不错,因为很容易申请到研究经费;

但如果你要研究“B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怎么整合的”,你可能就很难申请到经费了。不是这个研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没有人能看懂你的申请书”。

这不是我瞎编,是国际知名生物科学家阿图罗·卡萨德沃尔在批评“研究专业化”时提到的,他认为这是阻碍现代医学发展的元凶。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也有一些疑问:

难道专才就没有价值了吗?

我觉得不是的。

虽然在整本书的观点中,作者更倾向于“通才”,但回到真实世界,我觉得换一种说法,或许更容易理解:

你可以成为在“有广度”的人,或者“有深度”的人;
最好能成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人;
但绝不能做一个“既没有广度,又没有深度”的人。

而万一,你觉得自己还不够通才,或者在培养孩子时和阿桃一样焦虑,读这本书,你或许能有一些新的启发:

第一,抢起跑线的优势只在一时,“后劲”才是更关键的因素。

第二,“尝试期”看似无用,却是构建认知能力和跨界思维的关键。

第三,如果你已经是专才了,也可以用“弗里曼·戴森”的一句话安慰自己:


有些数学家是鸟,有些是青蛙。
鸟飞得高,能看到很广阔的数学景色,他们喜欢统一的概念,能把数学上不同的领地连在一起。
青蛙住在泥地里,只能看见自己周围的花草,他们钻研细节,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我碰巧是一只青蛙,但我的很多朋友是鸟。
我想说的是,数学既需要鸟,也需要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