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毛主席三次畅游了长江。江山如此多娇,可是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都没有时间好好地欣赏一下。

那一年,毛主席已经62岁但他仍三次涉险畅游长江,并且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该词记录下了毛主席从1956年6月1日至6月4日,畅游在江上时的所见所思。

这首词中既饱含了毛主席对祖国山川风物、现实生活的热爱,又带着他对“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的奇绝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词中妙用典故,一如既往地带着浪漫主义色彩。从这一首词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年逾花甲的开国领袖,是如何将他“与天斗其乐无穷”的精神付诸实践的,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

从前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为开篇丰富的想象力,被后世传诵了千年。毛主席的这一首《水调歌头·游泳》,同样极富想象力。

并且,毛主席当初设想的“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如今已经全部都得以实现。从这一点上看,该词之豪放、想象力之奇绝,完全可以跨越千年,与宋朝大文豪苏轼比肩。

一、《水调歌头·游泳》赏析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白话翻译:

才喝到长沙的水,这会儿又吃到武昌的鱼。畅游万里长江,仰望楚天空阔,极目之处,心情舒畅。任凭它风吹浪打,我就当是在庭院中散步,这难得才有的空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夫子曾经说:逝者如斯夫。时间过得好快呀!一艘帆船自江上开过,两岸的龟山和蛇山,静静地矗立,我在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宏图。

先架一座高高的飞桥,连接南北两岸,让天堑变成通途。再在长江西边修建一个大坝,截断巫山的云雨,将长江三峡的水面抬得比原来的江面更加高。

巫山的神女,应该无恙吧?如果她还在的话,那么她一定会惊讶——如今的世界,与过去是多么地不同!

毛主席这首词的前两句用了一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陆机传》里面的“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用到这里的目的,是想描述他在江中畅游的情形。

才从长沙那边下了江,一会儿就游到了武昌,游得非常快。毛主席当时的体能,是非常棒的,第一次就游了两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提到了武昌的鱼,又让人想起苏轼。因为苏轼除了文章、诗词写得好,他对吃这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并且他特别爱在诗词里面提及身边的美食,颇有意趣。

词的第三、四句是说,毛主席在江水里面仰泳。因此,他才可以看到武汉一带的明净空阔天空,心情特别好。

接下来的五、六两句,写毛主席不怕风吹,也不怕浪打,只把游泳当成闲步一样。其实在毛主席下水游泳之前,曾遭到了警卫们的强烈反对。

因为当时是6月份了,长江已经进入夏季汛期,江浪湍急、凶险。可是毛主席说不怕,就当是就在庭院里面散步,后来“闲庭信步”就成了一个成语,非常有名。

第七句解释了毛主席为什么要冒险游泳,他说“今日得宽馀”。因为他工作一直很忙,只有那时才有时间,来欣赏这秀丽河山。

下半阕中的风墙是指帆船,龟蛇是指长江岸两边的龟山和蛇山。毛主席看到眼前的景象,他想的,不是要自己怎么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而是马上在心中勾勒出一幅江山的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想建一座大桥,让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动工,1957年通车。毛主席还想建一个三峡大坝,截断巫山的云雨。三峡水利工程1994年动工,2009年全部完工。

最后两句中,毛主席发挥了浪漫主义的想象。他突然想到,巫山神女现在还在吗?他说,如果巫山神女还在的话,看到如今的世界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一定会非常惊讶吧!

最后两句读起来颇有些俏皮的味道,似乎是想向巫山神女示威,让她也出来看一看,如今这些中国人的本领!

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毛主席1956年准备游长江,刚开始派了一位姓韩的队长前去探察江水的情况。韩队长回来报告说:水流湍急,还有漩涡,不适合游泳。

毛主席听了之后就说:你下水了吗?对方回答说:我没有下。毛主席很不高兴地说:你都没下水,怎么知道不能游?然后毛主席一挥手说:你给我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又有警卫科的人去了解了水文情况。发现桥墩下面真的有很多的漩涡,确实是非常危险,但是毛主席仍然坚持要下水。

等到第一次畅游完长江,上岸的时候,湖北省委的王任重,表情凝重地赶来。毛主席马上就对王任重说:谁说长江不能游,你看我不是很好吗?

见对方没有答话,毛主席又指着身边的警卫田云毓说:此人叫小田,他是拥护我游泳的。1966年的7月,毛主席又一次畅游长江,当时他已72岁了,他的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中外的人士纷纷好奇地询问:毛主席的体魄如此强健,是怎么办到的?其实,这和毛主席一直坚持游泳有很大的关系。

毛主席在长沙读书的时候,不管寒凉暑热,一年四季都用井水洗澡。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很喜欢爬山运动,他在求学时,曾经讲过一句名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曾经在延安抗战大学作报告的时候,金句层出不穷,他当时告诉抗大的学生:不光要学好文化知识和军事技术,还要锻炼身体,因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晚年的时候,毛主席不能去长江游泳了,就只能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里游泳,他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尤其是仰泳的时候,上可见青天,下可见白水,独不见当中任何污秽的东西,犹如到了一个纯净的世界,心旷神怡,大感舒畅。

结语

《水调歌头·游泳》的上半阙,描写的是毛主席亲身在长江里畅游的感受,下半阙写的却是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最神奇的是,词中“架飞桥,以通天堑;筑高坝,以治三峡”这两项宏伟工程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分别是武汉长江大桥、三峡水利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首词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年过六旬的毛主席老当益壮,偷得浮生半日闲,然后在长江中“与天斗、与地斗”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

希望每位读过这首词的人,都记住毛主席的教诲。记住——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