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6日表示,全球人口第二大国印度当前的新冠疫情已超出“令人心碎”的程度。根据印度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国新冠病毒累积感染病例为1763万例,死亡人数逾19万。另据印度卫生部3月底发布的公报,在该国马哈拉施特拉邦采集的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变异病毒,可能导致免疫逃逸和传染性增强。

26日,印度政府命令其武装部队帮助应对新冠病毒感染激增的情况。与此同时,多国都承诺将给予印度紧急医疗援助。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当天在社交网站表示,800台制氧机已从中国香港空运至德里,一周之内还会有一万台。

国际援助和资源调配体现了人类面对病毒的命运与共,但当变异的病毒降临到这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真正能够决定结果的仍是政府的治理水平。遭遇疫情大暴发的印度还会飞出多少只“黑天鹅”?《顾问》本期访谈嘉宾:

实事求是看待印度疫情 Q 顾问:病毒在变种,这跟去年面临的情况不一样。当然,我们那时对病毒完全是一个在明里、一个在暗里,但现在,全世界已经诞生相关的疫苗,对病毒也有了基本的了解。这种情况下,印度的疫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如何看当前国际上的反应?

A王逸舟:印度这段时间的疫情“雪崩”确实让举世震惊,不光是邻国感到惊恐,美国也在大力防范印度变异的病毒传播到美国,欧洲干脆就直接把一些原先的出访和旅游开放计划(只要涉及印度的)都给取消了。美国国务院宣布向印度提供包括疫苗、技术、专家分析在内的大规模援助;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国家也在做着类似美国的准备;作为印度的邻国,中国和其它邻国一样感到忐忑,我们政府同样表达了愿意伸出援手的善意。但是,现在看来,印度政府对外界的帮助还来不及做出深思熟虑的回应。很多中小国家其实都在内部做着防范。东南亚很多国家有很大比例的印度裔,现在也都在紧锣密鼓地收缩旅游政策,排查往返劳工。

A张家栋:没办法预测印度这波疫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即便是医学专家,现在依然无法判断病毒自身发展的逻辑。我们都知道,印度的疫情会演变,但它是向所有方向的演变。病毒大多数时候可能会向着传染性弱、致命性低演变,但偶尔也会突变,朝着相反的方向,印度这波疫情就属后者。对于病毒的突变,大家恐怕都始料未及,国际学术界和世卫组织也都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印度的生活环境与国情和我们很不一样,千万不要以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印度人的感受。同样一张新闻图片,对我们产生的心理冲击和它对印度人产生的心理冲击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网上都在说印度当前连火葬场都不够,有些人只能自己拉着亲人的遗体去火葬,这种消息和画面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人间炼狱”,但印度人未必这么觉得,拉着亲人的遗体去火葬在印度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印度教要求遗体不能过夜。我们在关注它国疫情的时候,不要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信息丢失或者气氛被夸大。

严防死守发挥内生动力 Q 顾问: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都在向印度提供援助,包括中国在内,但是,国际援助恐怕不是度过危机的关键,毕竟印度有十几亿人口,度过危机还是要靠自己,问题是它又不具备从上而下的制度优势。怎么看莫迪政府的应对之策?

A王逸舟:我觉得前段时间莫迪政府是非常大意了,也可以说是洋洋自得。因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基地,它自认为能向很多国家提供由欧美企业原创的疫苗,并且开始向很多国家实施所谓的印度疫苗外交。但是,没料到最终自己出现了这场疫情“雪崩”。莫迪政府的成败在此一举,如果度过这次疫情危机,可以说印度战胜了单个国家最大范围的疫情扩散及其导致的感染与死亡(预计很快就会超过美国),对它的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成就。考虑到印度种族、教派、地区、贫富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这确实是考验其执政成效的试金石。

A张家栋:我们国家当时的逻辑是用局部换整体,用时间换空间,但前提是病毒没有大规模蔓延。而印度现在是全国蔓延,它的感染人数也不是几十万、几百万,而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就算政治动员有能力也没办法控制,何况还没那么大能力。你说得对,再多的国际援助也是杯水车薪,只能发挥内生动力。印度到今天为止已经没多少办法好想,它能想的一是群体感染(群体免疫),目前采取的多地封城就是为了促进病毒蔓延;二是尽可能多地提供氧气的供应,当然长期来看还是要增加疫苗的供应。除这两招之外,别无其它。最考验政府的就是如何做到在封城的情况下保证物资的供应,这对印度来说是很困难的。

秋后算账再思痛和教训 Q 顾问:基于印度本身复杂的国情,在疫情肆虐之下、人心惶惶之际,还会有哪些乱象或者“黑天鹅”(难以预料的局势)会被激发出来?莫迪政府在国内还将面临哪些焦灼难题?

A张家栋:一般在天灾人祸的时候,不太会出现形形色色的乱局。各种社会矛盾都得让位于疫情,现在就是一门心思对付疫情的时候,其它需求都要等到疫情过后,这应该也是一种社会共识。疫情过后再翻旧账,社会各界也会复盘政府在哪些方面有得有失,那个时候是矛盾有可能被激发或者各种“黑天鹅”飞出来的时候。现在就连反对党都不会开足火力攻击政府,这样做只会被认为是不顾大局。客观上也不具备矛盾激发的条件,因为疫情期间多地封城,大规模活动无法举行。

A王逸舟:过去大家也许只注意到克什米尔一带印巴之间的冲突,现在印度国内的游击队和反政府武装也在活跃化。前段时间印度国内的某些游击队跟政府军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厮杀,死伤惨重。除此之外,在疫情冲击之下,原来那些非主体族群和很多落后、贫困、缺医少药的地区都可能出现大乱局。虽然没办法预测会飞出多少“黑天鹅”,但可以判断,印度的疫情反映出当今一些新兴大国的脆弱性。印度之所以疫情“雪崩”,不光是不戴口罩、不注意社交距离造成的,而且也和它整个公共基础设施的不足直接相关,包括基础性的医疗设施、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缺失。当没有事、一切比较顺利的时候,它的GDP成绩单看上去很亮眼,莫迪主义也被认为是这些年印度民族主义的一个高光时刻,直到这波疫情暴发前,都令印度人感到骄傲;但一旦有事,其背后隐藏的深刻问题就会暴露无遗,光鲜的外表和某些方面迅猛的发展不能掩盖严峻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