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脸识别这一全新的技术正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便利。

但你又是否知道,有人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采集你脸部的所有生物信息?

你又是否能预料或接受,这些生物信息泄漏出去,会带来的影响?

就在近日 ,宁波市场监管局公开通报,通过近一段时间在房地产领域人脸识别专项执法行动,已经连续对三家在售楼处安装了不同品牌人脸识别系统的房地产企业进行了25万元的罚款,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而这三家被处罚的企业分别是宁波杭州湾新区泛海置业有限公司、宁波融创金湾置业有限公司和宁波保利事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涉及海曙区(一家)以及杭州湾新区(两家)的三个楼盘。

据悉,这也是该自专项行动开始以来浙江省开出的首批罚单

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那条关于购房者带着头盔进售楼部的视频在网上瞬间被推上了热搜之后,各种关于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是否属于侵犯客户隐私?否存在价格歧视 ?等相关 热议就已经开始在各大新闻媒体和全国购房者间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来了!来了!房企偷装人脸识别系统的首张罚单来了!

而动作最快的南京也成为了全国首个针对人脸识别系统进行管控的城市——多家售楼部接到该市住房保障与房产局的通知,要求拆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

紧接着,全国包括天津、廊坊、杭州等多个省市也开始了专门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私自违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排查工作。

尤其是天津,还曾于2020年的12月2日直接发布《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明确规定严禁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而该《条例》也已经于今年的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

甚至就连今年的3.15晚会,也再次将此类违法行为给“曝光”了出来。

为什么这一次处罚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而不是房产营销公司?

根据宁波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相关办案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获取顾客人脸信息这一行为都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主动所为——根据相关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可知,之所以安装这些设备,都是为了确认客户是否是系分销商介绍而来。

大量的调查数据同时也显示,这些偷偷采集访客人脸信息的,通常都是采取中介分销模式的滞销楼盘。

且每套系统价值10余万元的费用,也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出。

在此大背景下,本次公布的相关处罚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根据相关执法人员透露,从去年12月开始截至目前,宁波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已对非法摄取消费者人脸信息行为立案调查了16件。

且在其前期暗访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摄像头通常都安装在售楼部的隐蔽处,看上去与一般安防系统没有区别,一般很难被发现和注意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该套系统通常还是以在前台放置一台人脸认证机器,同时又在售楼部入口、沙盘展示厅等多个区域安装数量众多摄像头所构成。

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迅速、准确的将所有进入售楼处的消费者人脸信息“捕捉”存档。

而且,这些企业所使用的这些拍摄设备的拍摄精准度都非常之高,哪怕是带着口罩,仅露出脸部的上半部分,也可以被系统轻松识别出来。

所以, 虽然对于以上行为,本次被被处罚的三家企业中已经有两家在售楼处入口贴了标识信息,提示视频监控或人脸识别区域 。

但显然,这个看似“合规”的措施并没有得到监管机构的认可。

这也等同于在告诉大家,当下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判断房地产开发企业私自安装人脸信息采集系统是否合法这件事情上,重点通过以下两个要素来进行判断:

1、是否存在事实行为;

2、是否实际获取到了被采集人的“同意”。

尤其是第二点,如果是像以上被处罚的企业那样,仅仅只是张贴几张诸如“你已经进入视频监控区域”、“你已进入视频采集区域”、“本售楼处安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用于进行分销带客识别,我们承诺保护您的人脸等信息安全”的提示信息的话,只能算是单方面的“告知”。

即未说明其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也不能证明其行为已经获得被采集人的实际同意。

事实上,这其实也是参考了去年国家标准委公开征求《信息安全技术 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在收集环节拟对数据控制者的相关管控要求:

1、收集人脸识别数据时,应向数据主体告知收集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收集目的、数据类型和数量、处理方式、存储时间等,并征得数据主体明示同意。

2、在自然人拒绝使用人脸识别功能或服务后,不应频繁提示以获取自然人对人脸识别方式的授权同意。

3、不应因数据主体不同意收集人脸识别数据而拒绝数据主体使用基本业务功能。

4、用于采集人脸识别数据的设备应遵循相关标准要求。示例:公共安全区域对人脸图像的采集应符合GB 37300-2018、GB/T 38671-2020的要求。

5、在公共场合收集人脸识别数据时,应设置数据主体主动配合人脸识别的机制。主动配合指要求数据主体直视收集设备并做出特定姿势、表情,或者通过标注“人脸识别”的专用收集通道等。

6、在满足应用场景安全要求前提下,应仅收集用于生成人脸特征所需的最小数量、最少图像类型的人脸图像。

所以,在此大势之下,咱们成都啥时候能跟进呢?

我们只能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