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之际,苏联和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雅尔塔召开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决定组建联合国。4月25日,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国际会议”,讨论制定《联合国宪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革命先驱的斗智斗勇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非常高兴。蒋介石首先想到的是制定一个可行的“宣传大纲和实施方案”,利用旧金山会议使其利益最大化。他多次召见负责英美外交的外交部主席王世杰和他的美国顾问毕凡宇,商讨旧金山会议的宣传提纲。当三藩市会议的消息传到延安时,中国共产党正在召开六届七中全会,毛泽东立即在会上提出要求,即中国共产党必须派人员出席。1945年2月18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致信负责“调解”国共关系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他提出,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会议,绝不能只由国民党政府参加。

对于中共的要求,蒋介石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他认为旧金山会议是“不同国家政府的会议”,而不是“不同国家政党的会议”,并否定了中共出席会议的资格。他甚至认为,只要国民党政府不参加会议,三藩市会议也就失去了合法性。1944年以后,国共两党就“联合政府”和“一党政治纪律”问题发生了争论。国共双方为此进行了多次谈判,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自然拒绝中国共产党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他担心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上的出现会增强其影响力,使其今后更难控制。

国际社会的支持

蒋介石拟定了三次参加会议的候选人名单,中共被排除在外。蒋介石拒绝中国共产党参加旧金山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的,是所有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所不能接受的。周恩来写信给王世杰,请他转告,国民党垄断了三藩市会议的代表团,这不仅不公平、不合理,而且可能导致国共分裂。周指出,代表团应包括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同盟的成员,如果不通过,它将保留在国际会议上就国民党代表团的一切言行发表意见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3月23日下午,蒋介石看到罗斯福的电报,仔细阅读后,发现美国的要求是坚定的,但措辞是委婉的,这很照顾他的面子。蒋介石不得不考虑接受罗斯福的建议,允许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派代表参加民国代表团,但只给了一个名额。王世杰23日致电蒋,考虑从中共提出的三人中选一人,蒋介石认为董必武是国民政党议员,长期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4月6日上午,蒋介石主持国防会议,决定参加旧金山国际会议的人选。会议当场商定,任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董必武同志出席会议。由此可见,蒋介石拒绝中共代表参加三藩市会议,最后同意董作为中国解放区代表参加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界人士以及苏联和美国施加压力的结果,特别是罗斯福威胁“援助”的电报在最后关头起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