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摘要4月23日暴跌5%,去年7月股价见顶以来,市值已经蒸发超过60%。

作者|天鹅

南极电商倒在了机构抱团前夜。

2020年7月,南极电商股价冲高后,持续下跌长达9个月,跌幅高达60%。

资金离场之时,A股亦出现指数权重股由抱团到解崩的行情。

南极电商的股东人均持股市值,更回到了2014年的低位。

然而,机构投资者入场的效应下,中小散户组团抄底,这就是明显的价值投资机会吗?

十万大军抄底

南极电商是一家以“南极人”品牌授权为主业的电商服务企业。这家公司通过收购其他品牌,已成功从内衣品牌转型为全品类品牌,授权运营类目涵盖内衣、床上用品、男装、女装、童装及母婴、健康生活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7月份,南极电商股价冲高至24.41元/股,却在A股开始快速走牛之际,股价接连下挫,截至今年4月24日过去9个月股价跌幅60%。

相比之下,2020年上半年股价涨幅接近翻倍。

据WIND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南极电商的总户数达到上市以来最高峰,高达15.5万人(上图黄线代表的是股东总户数),出现了一个股东数的跳升。

相比2020年末,还不到5万人。

这说明,过了短短一个季度,有10万大军开始抄底不断下跌的南极电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IND数据显示,最新的股东人均持股市值为14.5万元,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这与市值缩水、大量投资者涌入有关。

何来勇气抄作业?

十万大军在短短一个季度之内,凭借“共识”买入南极电商,背后有哪些力量推动?

1月份,富凯君详解南极电商价值陷阱时,曾提到中国千亿私募高毅资产在开年之际重仓买入,明星基金经理邓晓峰重仓三亿元买入。

由于高毅资产是近年来A股的领跑者,一举一动都让投资者跟风,颇有昔日徐翔带动散户入局的效应。

巧合的是,高毅资产砸出真金白银的同时,南极电商一个月内连续抛出两份股份回购计划。

一定程度上,这两大因素促使了中小散户在低位抄底的勇气。

投资者忽略的是,高毅邓晓峰管理的私募资产至少300亿元,仅仅3亿元重仓南极电商,只占到百分之一,不能只看重仓单只股票就跟风买入。

另据WIND数据,截至一季度末,仅有四家中小型公募基金重仓南极电商,毫无大型公募的身影,可见机构投资者并未采取“越跌越买”。

基本面持续承压

然而,大机构效应下,散户追着抄底过于冲动,忽略了基本面变化。

据最新披露的年报,2020年该公司实现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滑1.5%,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滑3.7%。

申万宏源指出,全年南极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略低于预期,四季度GMV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公司实现GMV达402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去年四季度实现GMV达171亿元,同比增长超25%,增速较三季度环比有所下滑。

中信证券指出,四季度品牌综合服务收入增速放缓,现金流与利润增长承压。其中,四季度阿里渠道GMV 增速放缓对公司品牌综合服务收入及利润、现金流增长形成一定冲击。

年报中,南极电商也透露了渠道端的风险:公司的授权品牌产品主要在电商平台渠道销售,主要电商平台包括阿里、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因此电商平台的经营规则、商家政策等可能会对公司品牌授权及供应链服务的终端环节造成一定影响。

应收账款风险不容小觑

年报中,南极电商透露以下潜在风险:通过提升客户管理水平、完善业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等方式,对应收账款进行常态化跟踪管理,最大限度确保应收账款的良性回款,改善应收账款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图所示,2020年末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由年初14.40%上升至17.33%。

如上图,南极电商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2020年末计提比例占到26.42%,相比2020年初有所下降,但依然有千万元级别。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