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9日,小编在微博刷到了上海车展的热搜,兴冲冲点进去想看下发生了啥好事,结果没想到,看到的却是特斯拉车主因“刹车失灵”站车顶维权的事件。

这位车主身穿印有特斯拉logo及“刹车失灵”字样T恤,站在特斯拉车顶上,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很快引来大批人群围观拍照,没多久,车顶的车主便被安保人员和公安执法人员劝离。

事发不久后,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该车主为此前2月发生的河南安阳超速违章事故车主,通过非常规方式获取证件进入展馆,并且称“该车主拒绝第三方检测,索要巨额赔偿”无果后大闹展台,因此“绝不妥协”。

Part 1

刹车系统的重要性

对于车主来说,行驶中最怕遇到的问题之一应该就是刹车失灵了吧,大家都知道,汽车是因为车轮的转动才能够在道路上行驶,当汽车要停下来时,怎么办呢?驾驶者不可能像动画片中一样的把脚伸到地面去阻止汽车前进,这时候就得依靠车上的刹车装置,来使汽车的速度降低以及停止。

可以说一个好的刹车系统对驾乘人员都至关重要,刹车系统如果失灵,轻则车辆损坏,重则引发车祸,关系人身安全。

Part 2

这起“闹剧”背后所隐藏的秘密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新闻了,但因为维权车主“大闹”上海车展,让特斯拉刹车失灵的问题再次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并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2020年,特斯拉中国区的车辆交付量占到全球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同时,特斯拉也因为刹车失灵、失控、突然加速等多种质量问题长期“霸榜”微博热搜。

为什么特斯拉“频频失控”?对此,特斯拉又是如何处理的?

早在今年1月9日,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微博发文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失控加速的调查报告已出,246个案例全部都是踩错踏板造成的,并没有证据能证明是产品本身问题。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近日,集成了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北汽极狐电动车在电动汽车界火了,大家都震惊于以前国产车基本都还只是L3级别(高速路段自动驾驶),现在一下子就提升到了L4级别自动驾驶。要知道作为市场关注焦点的特斯拉,它的自动驾驶都经历了好几年演化,也只到现在的L3-L4间的地步。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车辆的感知技术不一样。特斯拉采用了纯视觉识别方案(即摄像头),而华为采用了激光雷达技术。

相比于激光雷达技术,

特斯拉的纯视觉识别方案存在什么问题?

1. 抓取到准确三维信息难度高

摄像头提取的信息几乎是二维平面的,特别是稍远处的物体,很难把它从背景里区分出来,都是靠经验补足深度信息,在想象中再拼凑成三维立体的。

比如之前美国有卡车侧翻后横卧在高速上,因为是车身是蓝白色的跟天空背景混在一起,识别不出来,特斯拉没减速笔直撞上去,车主也因此出事。

2. 人工智能学习周期长

视觉人工智能识别其实就像教育小孩,不停把新的场景教人工智能认,认完之后换另一种新的。可能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场景,但总会有极少数意想不到的情况认不出来。而提高识别水平是靠大量的数据喂给AI,不断训练提高。

比如把成百上千张货车的照片喂给AI看,它就记住了这是货车,一般长宽高大概会是这个尺寸。但万一一辆货车上运了一些管子超限伸出车斗外2米,那就要看它是否学过这种情况或者能否自己推理了。

而激光的物障反馈信号是可以百分百确定的,然后就能够完整构建三维模型,激光雷达虽然不知道它是啥,但是能确切感知它是个障碍物要回避,并且知道它的准确三维尺寸。

所以对特斯拉视觉识别来说,准确性是个概率,也就是在猜,最好的情况下是无限接近一个人类老司机的感知水平。而加上激光雷达则是大大超越了人类老司机,至少在感知层面是这样子。如果说特斯拉是一个老司机在开车,而华为更像是一只老蝙蝠在开车。当然这只蝙蝠不光有超声波(激光雷达),它视力(摄像头)也挺好的。

3. 受能见度影响大

在暗光或大雾下,光靠摄像头就很难看清楚了。其实就是人眼看不清楚的,靠视觉识别也看不清。而激光雷达是不受能见度影响的,但如果雨雪天气还是会影响激光雷达精度。

既然纯视觉识别方案存在那么多不确定的因素,为什么特斯拉不采用激光雷达技术呢?难道特斯拉不知道有这种更稳定安全的技术存在?

当然不是!特斯拉给自己不用激光雷达的解释是那个第一性原理。也就是说,既然人类可以通过视觉加上声学辅助实现了驾驶功能,那为什么自动驾驶不能通过摄像头实现呢?

其实特斯拉不是不想用,而是苦于成本太高,不想投入。国外Velodyne生产的64线机械式激光雷达,价格是几万人民币一台。业内的估计是:4000块人民币一套是一个门槛,2000块一套是大规模普及的时间。他们认为在3-5年内,激光雷达不可能达到大规模量产需要的价格,这条路线就是浪费时间。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又把黑科技做成了白菜价。比Velodyne更高级的96线固态激光雷达,华为造出来了,也就是2000多元。

不想投入高成本,可依照目前实力又无法自主研制,从而选择不确定因素太多的纯视觉识别方案,“退而求其次”的特斯拉,在屡次负面事件中能否吸取教训,好好思考如何改善重获客户信任?

Part 3

该如何看待“特斯拉事件”

回归到此次上海车展车主站车顶维权这件事情,小编认为,这次的事件不仅仅只是特斯拉自身的事情,全球车企对此类事件都应该引起重视,并以身作则,制造优质的产品,为客户的人车安全负责,不辜负客户对品牌的信赖。

或许是迫于某种压力,特斯拉最新发声表示,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给第三方鉴定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技术监督部门或者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的数据)

特斯拉在文字说明中表示:

此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驾驶员开始踩下制动踏板力度较轻,之后,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提升了制动力并减轻了碰撞的冲击力,制动系统均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了车速。在车辆发生事故前的30分钟内,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同时车辆有多次超过100千米每小时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

不少网友觉得这是特斯拉想极力甩锅,而您觉得这起特斯拉刹车失灵的事故是人为原因还是产品本身原因?特斯拉对此事件的回应您又是怎么看待的?您是支持车主还是特斯拉?

欢迎大家积极发表您的见解。

内容来源:汽配说原创

本文作者:汽配说Gigi

欢迎转载或供稿:137 6078 2564 (同微信)

朋友圈热文

  • 长沙汽配两会丨2021温州汽摩配博览会 长沙站·推介会圆满成功
  • 好美特宁波运营中心:坚持精选 打造独角兽 实现一个亿
  • 【汽配嘉年华招募】8大亮点 3大看点 1站式无忧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