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您好,经检测您的订单有丢失公里数的情况,本次丢失14.84公里,补款19.59元。

这是滴滴客服在“大方”地承认公里数丢失,并且“施舍”平均每公里1.32元的“巨额”补款。

大言不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低科技“吃”公里数

14公里补偿19.59元,平均每公里仅1.32元低于滴答、一喂顺风车的价格。

滴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一笔订单丢失14公里是什么概念?十笔又是什么概念?更加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订单结束后司机没有仔细去查看这笔订单,根本发现不了,等于白跑。

丢失公里数这种事情时有发生,云南有位网约车司机在结束订单后发现,里程数和车费不太对劲,于是紧急联系客服核实情况。

最终通过与平台客服沟通后,客服承认,这笔订单确实存在“丢失公里数”的问题,一共丢失22.34公里,合计33.95元。

滴滴将压榨司机玩到了极致,配套的功能却如此低端。

出发点与终点一致,用滴滴内置导航和用外置的导航经常会出现公里偏差,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

难道真要等到网约车司机到跑去滴答、哈啰、一喂顺风车从肯以“诚”相待吗?

二、高科技带来统治

滴滴是一家出行公司,更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

平台每天有几千万个订单,都是由AI系统指派给司机,可高科技的睿智并没有让司机变得美好,反而将网约车司机“困”在系统里。

AI系统派单控制司机流水是网约车司机都认同的共识:8小时倒贴、10小时保本、12小时小赚、14小时稳定。

有司机反映自己在接单过程中,10小时跑了14个小时的流水后经常会陷入等单状态,短则半小时来一个起步单,长则一两个小时都处于空驶状态,即使在高峰期也是如此。

时间就是成本,汽油时刻燃烧,但平台不会着急,因为这并不属于它的成本,控制流水就等于是保障了市场的运力。

不难发现,司机每天早上6点出门天赶早、午、晚、夜高峰,到十一二点收车,每天的流水都很稳定,偶尔一两次爆发都是运气爆棚,但无论怎么努力,月流水都控制在一定的峰值上。

不难看出,滴滴丢失公里数是因为导航技术不够先进,但AI系统控制上千万司机流水的技术却炉火纯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平台,还是出行市场最大的平台,拥有上千万司机以及5.5亿的用户,杀熟、吃公里,在高抽成和口碑值上“先进”的不留余力。

口碑值冠冕堂皇的倾斜派单,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制定不出这种“丧尽天良”的规则。

9岁的滴滴,小儿麻痹,却为大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