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小米的关注点是相当多的,除了小米11Pro和ultra系列之外,还有呼之欲出的小米平板5,这一次小米平板时隔多年再次归来,也打上了生产力的卖点。只不过行业创始人苹果又来了,在苹果春晚上,苹果带来了M1版本的iPad系列,似乎在强调,谁才是真正的成产力,安卓的平板真的没有未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搭载M1的iPad,朝着生产力工具一路狂奔

从去年发布会上带来M1芯片开始,其实苹果的目的已经相当明显了,那就是用同架构但性能远胜于A系列的M1处理器,真正的进军生产力工具行列,可以说,苹果已经确定未来的生产力工具绝大多数都将由ARM架构的集成SOC所代替,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现在MacBook系列上使用M1芯片,在今年的发布会上更是在iMac和iPad Pro系列上采用,M1的时代就此到来。

M1芯片有多厉害?先来说,M1采用了ARM的架构,相比于X86而言,ARM的精简指令集更适合在移动时代,自定义化更精准也更强。其次M1采用了统一内存架构,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封装的SOC,使得GPU和CPU均能够访问统一内存,大大减少了信号传输距离和功耗。剩下的优势则在于基于iOS设计的macOS和iPadOS,加上苹果此前设计的深井引擎辅助,都大大增强了M1芯片的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1相比于传统的英特尔相比跑分成绩如何呢?国外网友曾经在MacBook Pro上跑过分,经过Geekbench 5测试,这颗M1芯片跑出了1745的单核分数和7308的多核心分数。对比搭载i9-9880H的19款16寸MacBook Pro单核跑分在1100分左右,多核心则只有6000+的分数,可以说M1是有史以来最强的ARM架构的处理器,相比于此前的A系列的加强版,还要强一大截。

所以此次,M1下放到iPad身上,理论上,iPadPro系列已经可以达到桌面级PC的硬件水准,这才是真正的生产力工具。

小米平板5也要主打生产力工具

无独有偶,在iPad系列发布会之前,小米平板5已经消息满天飞,除了时隔几年,小米再次复活平板项目之外,还即将带来安卓硬件性能规格最强的平板,在这之前,华为的平板在性能上一直是高规格,但麒麟处理器的性能还是弱了一些。

此次小米平板5的硬件性能非常不错,主流的信息版本是,核心处理器将会搭载高通骁龙870、高通骁龙860以及高通骁龙768G,当然目前更激进的消息还有采用高通骁龙888的版本,但即便最终的顶配版本是高通骁龙870,这也是安卓平板历史上罕见的高新性能,这已经和安卓的旗舰机产品维持了同一硬件水准。

除了核心处理器之外,据称在屏幕方面也将使用三星顶级的2K屏幕,支持120Hz的高刷新率,采用四颗扬声器,支持手写笔,目前充电规格有两种传言,一种是目前顶级的67W,一种则是小米祖传的33W。

而小米也将为这款平板搭载MIUI for pad,可以说,这是全面进军生产力工具的基础条件,但是高通骁龙8系列处理器的性能,和M1相比,差距已经相当明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卓平板还有机会吗?

事实上,iPad系列如今的发展目标早已经超越了平板,更像是朝着另一种PC形式去了,所以安卓想要超越iPad,恐怕在短时间内毫无机会,甚至想要短时间内追平此前iPad系列的硬件性能,也是相当困难的。

安卓平板最大的难题仍然是智能设备最大的难题,第一是核心处理器,第二则是系统。从高通骁龙888可以看出,高通这个公司的产品,虽然性能一直追着A系列去,但稳定性差远了,尤其是从高通骁龙810、高通骁龙845,再到高通骁龙888,都有着很多问题,这其中高通骁龙810和高通骁龙888翻车最严重,所以首先在核心处理器上就麻烦不断。

以高通骁龙8系列目前的性能而言,即便面对苹果的A14都还差着大半代的差距,面对A系列的升级版或者叫Pad版,更是异常明显。如果再拉来M1,可以说高通除非连跳三级,才有机会看见M1。

其次系统层面,安卓本身就有自己的劣势,在智能手机上如今还没折腾明白,如何指望在平板上折腾,甚至于,安卓平板的目标其实是如何首先达到旗舰手机的体验,才能谈进一步的提升。安卓系统其实更像是一个分封制的帝国,谷歌虽然拥有着极大的权力,但底下的手机厂商也拥兵自重,比如华为在被禁止使用安卓系统之后,安卓11的bug和问题就明显增多,因为安卓的生态完善几乎离不开华为对安卓系统的贡献。也因此,安卓想要打造一个基于平板设备的定制系统,指望谷歌是不太可能,还得各家手机厂商自己来,但问题是,这样一来谁来给安卓平板系统适配软件。

可以说,安卓的平板如今只剩在价格上的优势了,功能性上也似乎只是手机的放大版本,甚至在绝对性能上可能还不如旗舰手机,这就更加加剧了安卓平板这个鸡肋的存在,苹果正在为鸡肋的平板找到移动便携生产力工具这个方向,但安卓连基础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小米平板5大概率会是最强性能的安卓平板,但想要叫生产力工具,还为时过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