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识城》:以地域发展,看产融结合

宇宙的尽头是不是铁岭不重要,希望资本的尽头不再是山海关。

提起东北,你会想起什么?

是“大金链子大手表,顿顿都是小烧烤”,是“三四线城市空心化”,老工业城市陷入发展困境?抑或是远远落后于中东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

换做一个东北人的视角,是这样的:“前几年回老家,看见辽宁马路边上写的大标语: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心里百感交集,我们憨厚老实,任劳任怨,将石油,粮食,森林,煤炭都奉献出来,以重工业支持国家发展。目前森林不让伐了,石油快干了,煤炭没有了,工人下岗了,我们仍然是国家大粮仓,你们端起的饭碗是我们种出来的饭,相信国家不会忘记我们的!”

短短几句话,自豪中显露赤子情怀,辛酸中有些许无奈,但对明天,却依旧报以热情期待。

东北的富庶曾无地能及。在粮食、矿产及重工业等方面,身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曾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东北的发展步伐慢下来,再慢下来。2020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GDP增速分别为0.6%、1.0%、2.4%。

提及东北,人们的共识似乎集中在“不满”。当地人的“不满”中有辛酸无奈,外地人的“不满”往往对东北的“彪悍”敬而远之,甚至投资都将“不过山海关”当作默认的共识。国家对东北的“情愫”则更多体现在“振兴”上。

2003年,《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拉开振兴东北的序幕。党的十八大以来,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了诸多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开局之年,“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被再次提上日程。

然而,在“碳达峰、碳中和”被列入今后10年乃至40年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后,东北地区的钢铁等重工业面临低碳转型压力。

有机遇,也有挑战。东北,到底行不行?

东北的辉煌曾无地能及

“抓把黑土冒油花,插上筷子也发芽”的东北黑土地是“中国的粮仓”。历史上,元、明、清选择在东北屯垦,明清到民国期间,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吃不上饭的关内人突破重重关卡赴东北求生,“闯关东”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再次扛起国家粮仓重任。截止到2019年,累计生产粮食7411亿吨。换句话说,东北以全国1/40的耕地面积,供养着1亿人人口。

东北矿产丰富。上世纪40年代,东北资源全国占比产出情况为:钢材93%、生铁87.7%、煤炭49.4%、硫酸69%、苏打灰60%、水泥66%、机械95%。东北占全中国工业总产值的85%。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长子”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大庆油田、鞍山本溪铁矿、海城菱镁矿、宽甸硼矿等为代表的一批矿产资源基地相继建立。战斗机生产基地成飞集团、歼击机发动机研发制造企业黎明集团等多个国之重器扎根东北。

定目标,一股脑儿往前冲,东北的拼搏和奉献为发展中的中国积攒了家底儿。同时,老百姓在奋斗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那时的东北成为很多人记忆中的美好时光。一应而足的体育、剧场、电影院,似乎每晚都能排十几米长队伍的夜市,矿区自有电视台,高度超过省政府大楼的工厂宿舍楼,可以流出橘子汽水的工厂水龙头……

然而,当改革春风吹暖了南方大地,老工业基地东北却伴随资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资源型产业逐渐走向衰落。

2004年3月23日清晨6时整,三声轰鸣伴随着地震余波似的震动,原沈阳冶炼厂的三根百米高的烟囱被定向炸毁,浓浓尘埃将清晨的薄雾撕开了一道口子。东北重工业的辉煌定格在了昨天。

东北留不住人才?

“父母的那个年代,在矿上上班是让人羡慕的,因为挣的多。早些年城市里的所有矿都破产,职工买断,不说算穷吧,反正都不好过。如今,城市里的30%的应届毕业生都不会回老家,更不会回辽宁,甚至我们也会跟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说,好好学习,走出去。”

秦姗生活在辽宁西部的一个小城,这座城曾经有着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如今,用她的话说,“整座城越来越落后,老年人也越来越多。无奈的感觉。”

人才流失,成为东北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

据《半月谈》援引数据显示,近7年东北常住人口逾164万外流,黑龙江几乎所有城市人口都在净流出。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从2013年起,黑龙江人口便出现了逆增长,从2013到2019年累计减少了八十多万人,辽宁、吉林紧随其后,从2014到2019年,分别累计减少了近四十万、逾六十万人。

除了历史原因(国有企业多,计划生育执行严格等因素)导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外,人口外流成为引发人口逆增长的一大因素。至于引发人口外流的因素,有气候原因,也有适龄劳动力的外流。

在不少东北人看来,东北除了国企、公务员没有更好的职业,而这些工作又有着一定“门槛”,于是找不到合适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就不得不漂向了外地。

王明是地道的辽宁人,大学学的工科,谈起毕业后去南方工作的原因很是无奈,“我回东北好点的单位要花费20万还得托特别硬的关系。在南方,我凭着自己的简历就可以进一些大厂,所以有的时候不是人才自愿外流。”对此,kiso也深有同感,“东北工作机会确实太少了,大企业外企不多,工资低,毕业后除了考公务员真的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进国企或者大公司大部分都需要内部引荐。希望国家能多招商引资给东北一些机会,让我们海外游子能早日回归家乡。”

“全世界都在说东北话......”这首被改编后的网络歌曲,戏虐中透露着一丝丝悲凉,背土离乡的东北人,漂向世界各地谋生。这样说虽有些许夸张,却也蕴藏于现实之中。当然,从某个角度看,这也是对打开快手抖音随处可见的东北主播的生动形容。

有人选择外出逐梦,也有人选择了原地坚守。有一批年轻人搭上了直播的东风安于东北一隅。

据《亲历》报道,小刘在吉林农村老家通过快手直播带货卖粘豆包、蘑菇等山货,每个月净收入1万多,成为村里最能赚钱的90后。“目前我还没有离开家乡的打算,因为我做直播,依靠的就是吉林长白山的自然资源,如果走出这个大山,反倒失去了大众对我们认知的依靠,就像没有了灵魂一样。”

白先生是大兴安岭地区某林业局员工,他在十多年前毕业时就直接回到了家乡。虽身在国企,但白先生不觉得国企是铁饭碗,他认为卖力工作,对单位、对自己也算是有所交代。“不能说我们不去大城市就没有进取心。我们父母那一代,把他们的青春全洒在了大兴安岭这片土地上,我们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在这里生活了30年,现在该轮到我们去建设了。而且现在我感觉家乡挺好的,一直在搞旅游,在搞互联网经济,生活是有奔头的,这就是希望。”

对于坚守东北,他有着“愚公移山”似的信仰,“如果条件允许,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能继续留在东北,完成我们还没完成的事业。”

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即便是同一个洪流,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意味不同,是“机遇”,还是“浩劫”完全凭借个体在各自人生的大江大河中翻滚。像小刘、白先生这样选择留守的人,在东北常住人口持续7年净流出的大背景下,显得弥足可贵,这也为东北的崛起播下了希望的火种。

有他们在,城市就蕴含生机,也就存在讲出新鲜故事的可能。

资源陷阱下,营商环境亟待改善

“资源陷阱”,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丰裕的自然资源,不仅难以实现经济增长,反而会出现经济发展缓慢和水平低下。资源地区在对提供大量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的特定行业形成路径依赖后,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经济结构单一,制造业衰退,甚至因自然资源蕴含的经济价值引发腐败、垄断等问题。

依赖自然资源带动经济是不可持续的。自20世纪20年代起靠出口石油发展经济的委内瑞拉,经济危机下,如今成为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家。以自然资源为经济支柱的巴西,受国际经济影响,一度出现负增长。美国的“铁锈带”在后工业时代,同样出现了人口流失、产业衰退等问题......当然,也有传统资源型地区发展向上的案例,比如北欧地区,利用资源完成前期资本积累后成功进行经济转型,经济一路繁荣。

很遗憾,东北的情况属于前者。

计划经济时期,东北担起以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的重担,而占了大比例的国企的自力更生能力却没能与时俱进。岁月流转中,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体制、经济结构出现失衡,发展滞后又成为必然。

“北方资源多导致衍生关系多,南方资源少导致以能力为主的创业多。东北落后除了如同诺基亚没有超智能化发展最后被收购一样,没抓住第二、第三波创富潮流之外。”之所以未能抓住第二、第三波创富潮流,营商环境成为最大的因素,这也是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硬伤。

营商环境不好,很容易成为企业经营之“殇”。问题到底出在哪?为什么很多投资人“巧妙”避开东北?对于招商引资,东北是否存在“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现象?

问题的答案从东北本土学者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衣保中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的回答中可窥一二。他认为,东北的投资及市场环境在机制和体制层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响应乡村振兴号召而新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在运转过程中因某些地方官员干预而半途而废。再比如经地方政府批准的某投资项目,因政策执行过于简单化,缺乏对企业个案的针对性措施,而导致投资企业被突然关停处理等等。

衣保中称,“近年来,东三省的政府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出台了很多支持和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还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对企业来说,政府如何创造一个公平、开放、自由的市场环境,会比补贴、减税更实际也更长效。”

改善营商环境,是东北突破体制包袱,解决资源枯竭、抛却老工业结构等历史包袱,欲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一步。

切忌“自顾自地骄傲”,抓住新一轮振兴机会

“很多年一直觉得祖国母亲愧对东北这个长子,在政策上过于偏爱小儿子江浙沪和小女儿珠港澳。我爸爸常说,国家不会忘记东北,国家的智囊团难道还不如你这个小丫头片子么。大形势下先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势在必行的。给国家一些时间,振兴东北也是势在必行。”萧晓晨称,自从“十四五”规划公布以来,她越发觉得之前的理解,是自己修为不够。

2021年为“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1月份正式全线开通京哈高铁,东北有望借助高铁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下,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成员包括央行、银保监会等近20个部门。

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建议“推进辽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对辽宁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35年远景目标纲中提出要“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

如今,“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言之有物,国家在东北地区对铁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充分体现了对东北新一轮振兴的重视。”辽宁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天维表示,“放眼长远,现在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如何“振兴东北”最有效?

“东北需要承担‘五大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国家责任、加快推进‘四项改革’、东三省的‘三个开放布局’、农业现代化、生态保护、均衡发展产业结构、吸引人才和国内区域合作。”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付才辉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表示,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有如上八个需要有新突破的关键点位。

付才辉认为,八个点位的“突破”需注意:要坚持系统观,八大关键点位应相辅相成,协同推进;国家会在新形势下持续加大对东北战略安全的支持和布局,东北各地要结合各自的比较优势,利用国家布局的溢出效应,同时,东北各地要紧扣当地的比较优势,做好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结合,不能好高骛远;东北三省要加强一体化,融入京津冀,加快构建哈昆经济走廊,形成强有力的东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句话囊括,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回归,找准区域定位,让生产要素流动起来,高铁开通拉近空间距离,建立东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果做到这些,那么机制和体制、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等问题的解决都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还有一点很关键:改变意识,抓住机会。

这里不妨引用一名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的自述来说明,“我爸经常说东北当年是自杀式的奉献,换来一个共和国长子的名头,可是时代变换,东北人的意识完全没有变,还是自顾自地骄傲。用我们东北话说就是:啥也不是,还挺能装。国家不是没有给东北机会,可是当时东北没抓住,错过良机,错过发展。导致目前状况。”

如今,“十四五”规划下,东北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新一轮振兴。这次机会不知道东北是否能抓住?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要想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东北新一轮振兴,必然离不开资本的助力。换个角度,对于资本来说,投资和并购的机会也蕴藏其中。

宇宙的尽头是不是铁岭不重要,希望资本的尽头不再是山海关。

(文中秦姗、王明、萧晓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