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清湖畔,七彩栈道蜿蜒,点亮城市夜景;凤山脚下,志愿者忙碌穿梭,彰显城市温度;村庄社区,“份子钱”变“公益金”,让文化礼堂、老年食堂里充满欢声笑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媒体平台向社会公布排名落后单位的整改结果。

2016年以来,汕尾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绘就崇德向善、和谐宜居、文化厚重的滨海新城蓝图。2020年,汕尾市荣获第六届广东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陆河县荣获第六届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创文”带来的荣誉和红利成为老区人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奎山公园整治前后对比图。

文明创建 为民惠民

走进奎山公园,碧波荡漾,绿意盎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过去的奎山湖又黑又臭,公园里的设施年久失修,现在这里不但是天然氧吧,也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市民陈先生的话语里透露出欣喜。

行驶在兴华路上,宽阔平坦的沥青路面、 整齐划一的路灯、 醒目的交通标志线让人眼前一亮。“这条路一打通,以后上班再也不用绕一大圈了。”谈及变化,市民孙先生舒心地笑了。此前,这条存在32年的“断头路”占据着一排老旧破败的平房,脏乱差的环境一直备受诟病。

黑臭水体变清了,断头路打通了,卫生死角不见了,车辆停放有序了,农贸市场变样了……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城市悄然发生着变化。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也是汕尾创文最生动的注脚。2016年以来,汕尾累计打通断头路、改造瓶颈路19条,市建成区面积从21.6平方公里扩展至36.6平方公里,取缔红砖厂95家,取缔主干道两侧土、沙、石厂607家,取缔神庙神龛等封建迷信设施982处,关停“牛皮癣”广告电话846个,取缔市城区、红海湾全部3000多辆载客三轮车,推动124家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基本完成市城区全部94个村(社区)的“三线”整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泰市场整治前后对比图。

长效治理 机制保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汕尾以“十大整治”为突破口,以“十大提升”为切入点,以“一月一主题”测评排名为主抓手,健全决策、激励、帮扶、宣教、督导五项机制,推进创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啃下一根根城市治理的“硬骨头”,让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2017年,汕尾启动“一月一主题”测评排名工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和顽瘴痼疾,每月制定一个主题进行测评排名,通过倒逼机制推动落实整改责任,营造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同时,汕尾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宣传作用,切实提高广大市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用新闻的力量推动创建工作。

以2021年为例,汕尾市创文办聚焦创建工作中的顽瘴痼疾筛选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和交通设施整治、农贸市场管理等12个测评主题,采取“创文督导检查+委托第三方测评”的方式,每月分别对全市6个县(市、区)、56个镇(街、场)、859个村(社区、管区)和市直单位开展督导检查、测评排名。

“测评排名不是目的,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才是初衷。”汕尾市创文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创建实效,汕尾市创文办建立健全文明创建工作台账,逐项逐条落实整改措施,并在次月联合汕尾广播电视台开展督导“回头看”,通过媒体平台向社会公布当月测评结果和上月排名落后单位的整改结果,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汕尾坚持数字赋能,充分用好“创文”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和“创文力量”快速反应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督导,将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以图文形式上传到平台,快速推送交办给相关责任单位进行限期整改。

如今,成功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的汕尾步伐不停歇、姿态更昂扬,向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砥砺前行,致力把城市建设成为“山海湖城”“红色圣地”“活力湾区”,让这颗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作者】 陈欣欣;南小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