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苗苗苗

4月21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宣布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亿剂次

截至4月12日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

国内接种超过1亿剂次

是国内接种量最大、安全性最好

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接种已经在全国广泛展开

作为中国新冠疫苗

研发、生产主力军的中央企业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日前发布新冠灭活疫苗

最新重磅数据!

整体不良反应率低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1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了题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大规模紧急使用安全性评价》的论文,发布基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大规模紧急使用安全性评价。

研究表明,大规模新型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进行紧急使用后,一般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疫苗的Ⅰ/Ⅱ期临床阶段性研究结果均显示,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良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2剂疫苗接种后28天,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4倍增长率接近100%

分析结果显示,“疫苗接种信息采集系统”共收集到519543人次接种信息,监测不良反应信息5164条,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7%,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有关不同年龄群体的不良反应率,具有统计数学意义。数据显示,女性的不良反应率高于男性,女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8%)高于男性(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8周岁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到11.31%,以疲劳及接种部位疼痛为主。其次为30~39岁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60岁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后大人群接种安全性分析结果,EV71灭活疫苗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9%~3.310%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在成人和儿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0%~35.56%

灭活疫苗作为所有研发技术路线中最传统、最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狂犬病疫苗和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等灭活疫苗在大规模人群中的应用,已经证明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阿联酋:减少住院的有效率高达93%

当地时间4月18日,阿联酋阿布扎比媒体办公室发布消息称,阿布扎比公共卫生中心的研究显示,在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后,接种者新冠肺炎感染率显著降低。即使在接种后发生感染,新冠疫苗减少接种者住院的有效率约为93%,减少其对重症监护室需求的有效率为95%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于去年12月获得阿联酋政府批准正式投入使用,是阿联酋第一种正式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在阿布扎比酋长国,绝大多数新冠疫苗接种者使用的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

截至目前,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已在阿联酋、中国、巴林、玻利维亚、塞舌尔等5个国家获批注册上市,在57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使用,100多个国家提出采购需求。疫苗的技术安全性、防护有效性、人群普适性、产能可及性、储运便捷性等,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重组新冠疫苗上新!

4月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究院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这是继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款新冠灭活疫苗后,又一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获批临床,成为中国生物第三款新冠疫苗。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是基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天然结构特征,运用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自主设计研发,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工程细胞株,重组表达抗原蛋白的疫苗,具有靶点明确、针对性强特点。免疫后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性中和抗体,从而阻断病毒与受体细胞的结合,发挥保护作用。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入侵人体细胞。

这款疫苗是针对全年龄段人群设计的,目前的设计,3岁以上全年龄段人群都可接种。基因重组蛋白疫苗技术路线成熟,适于规模化生产,在制备全过程中不涉及活病毒及其他感染性材料,无需在高等级生物安全环境进行。因此完全可以做到上市许可和量产同步。因为不需要高等级生物安全设施生产,非常有利于大规模培养和大规模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疫苗供应能力的逐步提高

全国广泛开展新冠疫苗接种

我国防疫形势稳中向好

接种疫苗,

既是个人权利,也是公共义务,

利己利人,利国利民。

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责,

才能筑起强大的免疫屏障

国产疫苗,安全有效,

我们信赖,中国制造!

去年为国戴口罩,

今年一起打疫苗!

我们一起共筑屏障,

一起共享安全,

一起打赢疫情防控下半场!

———— /END/ ————

责任编辑丨孙 甜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