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对于企业和用户来说,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荀玉||撰稿

经过三年的厮杀与资本角逐,属于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决斗”也来到了下半场,从跑马圈地到如今的四足鼎立,行业也基本奠定了“三电一兽”的寡头竞争格局。格局稳定之后,抢夺行业第一股光环也就变得顺理成章。2020年6月,小电科技率先与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创业板挂牌上市。然而最终却被怪兽充电后来者居上。4月1日,怪兽充电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共享充电第一股”。

紧接着4月9日,证监会官网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公开募集股份及上市(包括增发)审批进度显示,小电科技已经完成接收材料,可能由A“改道”赴港上市。这意味着,在怪兽充电之后,小电科技或将成为第二家完成上市的共享充电宝服务提供商。

2017年,是共享充电宝的风起之年。彼时,共享经济的东风势头正劲,资本的青睐让共享充电宝风光无限资本爆发式入局。随后,市场由狂热回归冷静,行业融资也由2017年的30笔迅速回落到2018年的两起。头部企业和二三线企业的差距逐步拉开,一些尾部企业纷纷阵亡,逐渐形成了以小电、街电、来电以及怪兽充电为“三电一兽”的寡头竞争格局。

从外卖领域的千团补贴大战,到共享领域的各种攻城略地,为了用户流量的争夺,互联网平台似乎都默契的遵循统一打法:融资—烧钱—扩张—进入寡头竞争—开始涨价收割。绝大部分共享充电宝玩家,打法也如出一辙。甚至背后的资本也同样类似,两家头部公司的背后汇集了超20家中国最一线的投资机构,以及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且阿里和腾讯分别为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的最大机构股东。也因此,小电科技与怪兽充电及其他共享充电宝服务提供商在商业模式上并无明显差别——消费者扫码完成租借、平台按时间收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多地争取商户,小电科技只要商家同意加盟,机器和人工费用全免,并且商家可以根据客流量自主定价,同时小电还可以让出利润,将给出比其他品牌高10%的提成。定价权的转移导致了同一商场内同一品牌充电宝价格不同、景区内涨到10元/小时的分场景乱象。“涨价吸金”已经成了行业普遍走的一条路。

315前后,“共享充电宝每小时从1元涨至4元”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共获得2.6亿的阅读量和1.2万的讨论量。而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头部玩家的涨价其实从2019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

除涨价外,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未来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快充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将直接冲击共享充电宝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信息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样吸引着市场的关注。这都对行业未来前景产生一定影响。

经过长达四年的扩张与沉淀,共享充电宝行业基于手机使用时间延长导致的用电焦虑和应急充电这一需求点,已经成功培养起了用户使用习惯。对于用户而言,使用共享充电宝已经成为一种“无感消费”。目前,共享充电宝整体线下消费场景渗透率在20%-30%之间,点位的布局尚未饱和,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同时,随着线上流量红利逐步消失,线下流量争夺和精细化运营的势头变得愈发强劲。

上市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刚需、高频、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赛道上,共享充电宝企业如何规避劣势、找到持续增长的点才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