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电能替代电量2000亿千瓦时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8%左右。

4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其中,关于2021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指导意见》提出:能源结构方面,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6%以下;新增电能替代电量2000亿千瓦时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8%左右。

供应保障方面,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左右,石油产量1.96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2025亿立方米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达到11亿千瓦左右。

质量效率方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跨区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提升至4100小时左右。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2%。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0.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根据《指导意见》,今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至少再下降0.8个百分点,但并未提及煤炭消费总量的预期目标。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到2030年,煤炭消费的占比降到50%以下,这可能将是一个比较保守的目标。而“十四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应该进入到一个稳步下降的通道。

《指导意见》提及了不少电能相关的预期目标:新增电能替代电量2000亿千瓦时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8%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达到11亿千瓦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跨区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提升至4100小时左右。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今年在发布2020年四季度全国新能源电力消纳评估分析时指出,2020年全国风电、太阳能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15.1%,达到727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9.5%,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根据《指导意见》,今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量的占比提升还将进一步加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能源局还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在4月19日还专门发布了《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6.5%左右。

德邦证券的研报指出,由于2020年底我国光伏+风电新增装机量超预期,预计2021年11%的目标基本可完成,但长远看要完成2025年目标,则2021-2025年期间,光伏+风电的新增装机量还将大大超过“十三五”规划时期。

上述《指导意见》还提出,扎实推进主要流域水电站规划建设,按期建成投产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推动有条件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尽早建成并网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有电力系统权威人士曾预测,按照“双碳”目标,国家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预计到2060年,新能源发电量的占比将提高至60%以上。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指导意见》提出,加强电力应急调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试点城市坚强局部电网建设,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研究促进火电灵活性改造的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加快推动对30万千瓦级和部分60万千瓦级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

此外,完善电力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完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保障预案,确保重要用户、重大活动电力保障万无一失。

增加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发展,如何解决随之而来的消纳问题?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但不能一方面大力发展,一方面弃风弃光大量存在。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联合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不久前曾发布题为《迈向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的研究报告,其中指出,中国可再生资源供需存在空间错配问题,即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地区和需求负荷中心错配,推高发电的系统成本。

譬如,我国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集中式电站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北”地区,而负荷地区主要在东部,供电地区与负荷地区距离较远,电力传输效率较低。

有专家则曾指出,电力输出省际通道不畅,建议加强配套电网和跨省区输出通道建设。

上述高瓴的研究报告指出,要解决空间错配,一方面要从技术层面亟需推动特高压、分布式、储能和调峰等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制度层面需要打破电力系统省间消纳的掣肘,加速电力市场改革。

此次的《指导意见》系统地提出了增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的方案,包括发布2021年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加强评估和考核。健全完善清洁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积极推广就地就近消纳的新模式新应用。

此外,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提升输电通道新能源输送能力,提高中东部地区清洁电力受入比重。加快建设陕北-湖北、雅中-江西等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加快建设白鹤滩-江苏、闽粤联网等重点工程,推进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项目前期工作。

《指导意见》还提出,进一步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提升省间电力互济能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规模化示范,促进储能技术装备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健全完善峰谷分时交易机制,合理规范峰谷价差。

一个相关联的信息是,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专门部署新型储能的发展。

(作者:王帆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