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

一个作家真正的成就应该是对于社会良心的反应,他的文字底下应该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作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因为挂职于政府机构,他对于中国政治的一些现象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

但是这个政治小说第一人却是有着极大的身份转变,在40年如一日的写作中,谁也不曾想起他原本还是一个矿工。有的人或许读过他的文学作品,但是真正让他大火起来的是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这一部作品彻底揭穿了官场的黑暗、也让他得以大火。

一、文学梦起,矿工难阻创作

周梅森出生于1963年,当时的他曾经在一所小学里读书,但因为遭逢文化大革命在小学三年级时就被迫进入工厂打工。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他给自己提供了更深造的机会得以在当时的徐州矿务局干部学校附中读书。

为了解决自己在读书期间的生活问题,他半工半读在矿井下干活、从而在97年得以顺利毕业。在他毕业以后便到了当时韩桥煤矿当工人,因为当时运输机的噪音导致他耳朵失聪、留下了后遗症。但是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生活的磨练,当时一家六口的生活压力都在周梅森的身上。

可是这个小小的矿工却有一个大大的文学梦,在当时连书桌都没有的情况下,喜欢写作的周梅森依旧不断喷涌着自己的文学活力。当时在矿井下工作的周梅森通过自己赚取的生活费,弄到了一本残缺的《巴尔扎克传》。正是这一次研读这本作品,激励着周梅森的文学写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周梅森在矿井工作的闲暇时间里开始写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一部小说也受到了当时矿工的欢迎。毫无疑问,第一次文学创作的成功,更激励了周梅森对文学的热爱与创作。

当时恰逢改革开放,技术工人非常吃香,但为了自己的文学梦,周梅森毫不犹豫地投向了作家行列。这样的选择,在当时很多人看来都是误解的。

尤其是在当时改革开放当中,技术的重要性在一次又一次地提及当中有了非常高的热度,而文学创作作品的发表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当时的周梅森也被一次又一次退稿,一直到1978年第一篇作品在新华日报刊登以后,这给了周梅森非常大的鼓励。

二、《人间正道》,挂职政府更深入

凭借着一篇又一篇被发表出来的文章,周梅森也顺利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之后他更是凭借自己的成绩和实力逐渐开始大火起来,在这段时间里,随着写作功力的加深,周梅森一直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的写作,这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力。

而在他十几部的长篇小说里,《人间正道》这部小说,将他在数十年的社会经历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包含了人性、权力和金钱等的不同碰撞。在坚持社会现实的写作当中,周梅森更为关注的是政治和官场问题。

因为这一问题的深刻性推动了他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作品大火以后回到徐州老家的周梅森却受到了当地一些官员的不满。但是对于周梅森来说,自己文本中所提到的国家体制官员阶层的认识都是自己在体制内挂职的时候所见所感。

所以作为一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者,自己更应该立足于现实的情况,进行文学创作以对中国政治和官场进一步表现自己的想法。但周梅森没想到,正是随着这部作品的大火,自己的人生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变化。在政府挂职的,他也被迫离开了自己曾经呆的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人民的名义,一朝成名天下知

因为《人间正道》的大火,周梅森对于当地官场的淋漓尽致的刻画,导致当时的省委副书记都来亲自要求周梅森进行修改作品。一部分的徐州本地官员甚至都联名上书举报周梅森,经过当地徐州官员的一闹,原本在政府挂职的周梅森也没办法继续呆下去。

据他本人所言:最危险的时候,江苏四十几位厅级干部联名写信告我。不过正是因为这缘故,他更希望对于政治官场的黑暗与深刻写在书本上。

随着《人间正道》被央视拍成了电视剧,成为了影响力非常广泛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里:反贪局局长侯亮平看着窗外的肃杀景象,讷讷道:是啊,是啊,不过,老人家说得对,好在我们党已经醒了,现在收拾世道人心还来得及……。

这部电视剧在广阔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场景,将进一步表现了置身其中各色人生的特色。也因为这一作品和电视剧的先后成名,周梅森成为了当时最顶尖的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但是对于周梅森对于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个文学创作者,是一个作家。

四、继续耕耘,四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无论是早期创作新的历史小说,还是转型创作新的政治小说,周梅森的作品中都有强烈的政治情怀、现实情怀、人民情怀。他有与生俱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也有渗入骨血的对底层民生切肤的同情与关爱。

如今名声大噪的中梅森依旧坚持着文学创造,在经历改革开放那个充满变化年代的他,对于这个时代有着更深的感情。

曾经在矿底下的文学梦到如今立足于中国文坛之上,对于周梅森而言是自己手中的笔带给了自己这巨大的改变;而自己也从未忘记曾经的自己依旧坚持着文学;现在的自己依旧选择笔耕不辍。如今从事文学创作40余年的周梅森,依旧坚持着文字小说的创作。

如今的他和40年前一样,依旧忙碌在文学的创作中;在完成了人民的名义以后,如今他的《人民的财产》也在积极创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