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账户的存款属于存款人的私人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银行则为个人财产存储提供渠道。但是,近来国家新规定出台,一旦账户存款超过一定的数额,银行将会对该账户进行调查,这一消息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

中国民众喜爱存钱,与欧美众多国家的消费观念不同,而将钱财存入银行,不仅可以保障财产安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增值收益,甚至很多人每个月拿到手的利息都比普通人的月薪高,何乐而不为呢?

我国存储率位居世界第一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我国民众存储总额超过100万亿元。

但随着国家新规出台,实行大额现金管理制度,对大额现金存取的监管力度也随之加大,很多人开始担忧,这对普通老百姓的存取业务会不会有限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点工作已在三地开展

据《澎湃新闻》报道,目前新规定正在试行,浙江、河北、深圳三地率先垂范,试点工作周期为两年,三地将全面贯彻实施

据悉,三地政策存在相同之处,即对公账户的大额标准均以50万元为起点。

不同之处是,对私账户大额起点不尽相同,浙江、深圳、河北三地的起点分别为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因地制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决定了个人账户大额起点的不同。若是这三地存款超过了大额起点,则需要接受银行的调查登记。

试点工作的地点是经过严苛筛选的,深圳为我国最为发达的地区,经调查发现,该地的人民币现钞跨境流动现象普遍存在,浙江地区大额现金使用情况较为突出,河北则有比较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业务先行经验。

试点工作的选择选择地典型、有代表性,可以实现试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程中,实现收益最大化,提供科学的数据经验,从而总结国家政策是否有用,效果是否明显,总结实施过程存在的弊端不足,以做修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额管理,有利金融健康

其实,这一政策的实施,也是为了防止有心之人钻漏洞。无锡某公司恶意漏税,其手段则是通过私人账户收取税金,国家规定,企业账户公司必须明确,企业税收属于对公账户,严禁通过个人账户,该公司以个人账户收取税金,属于严重违法行为。该案目前已经查实,判决结果为,补缴全额税款,罚款300万元。

在法律触碰不到的地方,还有多少这样的行为,钻制度漏洞,敛收法外之财,损害国家利益。除此之外,不法分子利用现金交易管理相对薄弱的特点,将黑色产业链下的不良钱财实现洗白,境外财产安全更是难以全面保障,法外之徒利用监管不力漏洞,敛财收脏,破坏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没有制度的完善,不在制度层面约束,永远有人钻孔子。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银行对于他们大额现金的监管是道理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现今,银行与税务部门信息融合,联合银行的系统内部大数据分析,对异常大额现金流动交易实行全面监管,一旦捕捉到可疑异常情况的苗头,例如虚开发票、私人账户公用从而实现偷税漏税等等,这类违规操作将无处遁逃。

对老百姓的生活会有影响吗?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惧怕制度威慑力的群体,往往是要打破制度的人和妄图钻制度漏洞的人,因为现有制度于他们是阻碍作用,普通老百姓无需担心。

大额现金管理的针对目标是突然的转入或取出大量现金的交易,实为风险控制,若是某一账户频繁出现异常交易行为,且交易额度较大,该账户将会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主要途径为电话询问,盘查该账户资金的来源的用处,核实清楚为宜,只需告知真实情况好了。

通过大额资金管理,还可以实现甄别诈骗,保证民众合法财产。近来曝光的诈骗案一批接一批,但还是有人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不乏金额巨大之人,受骗者在诈骗团伙的诱导下,一笔一笔向骗子转账,若是涉及金额较大的转账过程受到监管,也许不会有那么多人被骗了。

普通老百姓是大额资金管理的受益者,不过是在大额现金存取过程中的手续多加了几道,也算是为个人合法财产多加了一层保险。有关规定指出,储蓄账户若一次性提出金额超过20万元,可判定为大额现金,除了以往的流程手续外,还需要向存储机构提供身份证明,至少提前一天向存储机构致电预约。所以普通老百姓并不会受到影响,实行大额现金管理,并不是不允许存取大额现金,而是多加了几层保障,确保合法财产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