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大会上,但凡是考到李清照的诗词,几位导师就“不淡定”了。

在第6季第5期节目中,考了一首李清照的《醉花阴》,蒙曼老师直接用“可怕”二字来形容。她指出,当年李清照写完这首词后,便寄给了赵明诚看。结果赵先生那几天就闭门不出了,他誓要写出一首能和妻子词媲美的作品。遗憾的是,当他拿着写好的50多首词给好友看时,好友直言:都比不上“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更早的一期节目中,考到了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台上的康震老师直接就坐不住了,他指出“李清照可是个厉害角色”,仅凭两首《如梦令》就年纪轻轻名震词坛了。除了蒙曼和康震,王立群、郦波、杨雨等导师也数次高度赞美李清照。

提到这些赞美,可能有人会问了:李清照平生存世的词作不过就是几十首,数量怎么也不算高产了。咱们会不会一直以来,都高估了她的水平?

对于这一说法,笔者不敢苟同。事实上,别说被高估,她的词作中的很多精彩之处,还长期被大伙儿忽视了。不信?且看目前正在热播的诗词大会第6季中的这样一道题:

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指的是什么时节?

A .初春 B.夏末秋初 C.深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声声慢》的经典程度,自然不用笔者多说了。就凭着开头这一组叠词,这首词就是该词牌下无人能出其右的作品。目前它也被选入了语文教材,成了一首必读、必背之作。我们再来读一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但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次百人团却硬是有40人答错。正确答案明明应该是第三个选项深秋,但很多人却硬是选了初春。

对于这样的错误率,台上的导师蒙曼直接懵圈了,主持人龙洋也很诧异。很多选手以为答案是第一个,也就是初春。原因是按我们的理解乍暖还寒的季节,应该是倒春寒时节。节目播出后,有观众表示:上学时还以为是李清照写错了,深秋怎么可能有乍暖还寒的过程呢?

难道李清照写词真的这么不讲究吗?显然不可能。古人的文人们写一首作品,都是经过一遍又一遍斟酌的,要不然也不可能一生仅存几十首作品。那么问题到底在哪?原因很简单:李清照这句词写的不是和其他文人一样写时节的温度变化,而是一天内的温度变化。

首先,《声声慢》是一首从写上写到晚上的作品,一天内时间的变化,作者心情的变化,风景的变化,全在这不足百字里。“乍暖还寒时候”指的是:早上太阳刚出来时,还觉得颇为温暖,但两三杯淡酒下肚,一阵风吹过,一下子觉得好冷,这就是“还寒”。

事实上,上阕中的“晚来风急”也不是说晚上的风急,而是说早晨稍晚一点的时候。只有这样理解,才能解释后面的“到黄昏,点点滴滴”。整首词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李清照并没有写错,这是她独特的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乍暖还寒时候”之所以长期被人理解错,是因为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时候”二字指的是气候和节候,认为在宋朝时应该不会这么洋气地把“时候”当成咱们现代“时间”的意思。但事实上,早在柳永的《永遇乐》一词中,“时候”的意思就和现代白话文无异了。虽然别的词人很少这样用,但李清照写词一直是走在最前沿的。

综上,用“乍暖还寒”来写深秋并没有错,大伙儿之所以会觉得它错了,正如观众事后说的:还是太小看李清照了,人家写词从来都是如此与众不同的。这道题您能答对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