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家自己如何理财

小刘是某银行财富中心的财富经理,主要工作就是帮别人理财。很多人不禁好奇:从事理财工作的他自己是如何理财的呢?

小刘学会理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5年前,刚参加工作时,他每月挣的工资都交给妈妈“看管”,自己花钱再向妈妈要,基本上处于“无财可理”的状态。没过多久,小刘觉得自己不够自立,同妈妈商量自己来“管钱”,妈妈欣然同意。从那后,小刘的理财生涯正式开始。起初,他还没有理财的概念,每月工资花剩下的就存在银行里,可以拿到一点点利息。

后来,他觉得自己花钱太没有计划性,一年下来并没有太多节余,于是制定消费计划,每月强制自己储蓄一定的比例。这样一年下来,小刘发现效果颇佳。

由于在银行工作的缘故,小刘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比别人更多的理财知识和产品。他发现单靠储蓄理财收益较低,不能有效达到“钱生钱”的目的。于是他把自己的资产进行了重新配置。

他把 50% 的钱用来做定期储蓄,这样可以保证一半资产处于安全状态;剩下的钱分散在保险、股票、人民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上。高风险投资和低风险理财相搭配,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比如,一旦股票行情不好,小刘还可以从其他的理财方式中获利,而不会毫无退路。

小刘也很看中房产投资的价值。去年,他把自己手中的股票全部抛出,首付 10 万元买了一栋 120 平方米的房子。小刘在银行做的是公积金贷款,这样贷款利率就比普通商贷低了一个百分点,他每月的月供是 1500 元。同时他把市区自己的一套 3 居室出租了两间,每月可以收到 2000 元的租金,这样“以租养贷”之后他还能有盈余。

消费刷信用卡是小刘的一大习惯,他的钱包里装着两张设定了不同还款日期的信用卡。他说,用信用卡消费,利用银行的免息期还款,一方面大大缓解了现金消费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自己在银行的信用。何乐而不为呢?

谈到未来两年的理财计划,小刘表示,两年后想买辆车,但买车一定要现付,不贷款。因为车贷的利率很高,而且车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当然,小刘也完全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打工仔投资基金的故事

现代人要学会投资理财。不要让你的钱在家里闲着,要学会让你的钱生钱。

李强是一个在北京打工多年的农村青年,以前并没有那种滚瓜滚雪球式的理财观念,只知道用储蓄的方式把钱存入银行。

那是2003年的一天,在下班的路上,无意间一位推销保险的年轻人塞给李强一沓厚厚的资料,还说星期天在保险公司二楼组织保险推介会。李强抱着好奇的心态,按时到会。在会上有一个经理说:“现代人要学会投资理财。不要让你的钱在家里闲着,要学会让你的钱生钱。比如买保险,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这一次保险推介会使李强很受启发,决心学习投资理财。然而,究竟怎么个理法,李强还不清楚,但他明白:一切要从头开始。

从此以后,李强只要一有时间就到书店买一些投资理财的书看。现在的政策放开了,有不少赚钱之道,但对于李强而言,有些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何况他只是初中毕业。经过自己反复思考,最后李强决定投资基金。他为什么决定投资基金呢?

在李强看来:

首先,他们有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其中不乏硕士、博士,这些人都是理财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们不会冒风险使投资者赚不到钱,而砸了自己的牌子。他们会运用自己的专业头脑设计出合理的投资组合,以求得收益和风险的最佳匹配。

其次,他们把大家的钱集中到一起,有着雄厚的资金,从而可以进行多渠道投资。即使有的投资亏了,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还是会有盈利的投资。这样做,总的风险就小多了,最后总能使投资者受益。

李强认识到以上这两点就足以使他望尘莫及,更何况基金公司在投资时还有不少其他优势。他要做的是要选择好基金公司,把钱交给他们去经营,到时等着收益。

当然投资基金并不是凭感觉和冲动,而是要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国家政策导向、经济发展趋势。在准备买基金时,要通过多家基金公司进行对比,择优而行。

基金的种类很多,有风险大的,也有风险小的。李强比较喜欢风险适当平衡的,例如股票型基金、保险基金等。李强考虑到风险,他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选择了两个基金进行投资,他说:“我投资基金的目标是,在风险得到控制的同时,又能得到较高的收入。”

一年多过去了。事实证明,李强的投资选择是正确的。这期间,李强投资的基金为他带来了15%和22%的回报。尝到了甜头,李强对基金投资更有信心了。他还鼓励亲戚、朋友、同事,不要让钱闲着,要学会投资理财,充分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给人民带来的丰厚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存款5万的稳健理财方案

你有5万元的存款,想投资理财,但你又不知从何处下手。理财专家为你指出“存款5万的稳健理财方案”。

福州的傅女士一家每月工资收入3000元,有自住房及出租房各一套,租金月收入500元,租金稳定,按年收取。手中还有5万元存款,女儿今年10岁,一家人都没买商业保险,夫妇两人有医保和社保。她希望通过稳健的理财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傅女士一家平均月收入3500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理财专家认为,对傅女士这样的家庭来说,在维持正常的日常支出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理财投资,使资产增值,以便女儿日后上学深造及夫妇两人养老之用。

具体来说,由于收入不高,他们的投资需要相对稳健的策略。对于5万元的存款,傅女士可以拿出4万元投资于三年期国债,收益稳定,年收益可达到3.5%。另外1万元则投资股票型基金,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年收益预期可达到5%以上,甚至更多——如此一来,既可以获得不低的保底收益,也拥有高收益的机会。

同时,房租收入相对稳定,而傅女士夫妇两人已有医保和社保,但一家人都没有买商业保险,因此可以用房屋租金购买商业保险。自己和丈夫则购买20年期定期寿险附加10万重大疾病和10万意外保障,年交保费在650元左右;为女儿购买20年期2万的两全保险,年交保费1000元以内。三人年交保费合计2300元,占不到收入的10%,不会影响到家庭日常生活开销。保费采用一年一缴的方式,不必动用工资收入及现有5万元现金资产。

每月的工资收入拿出2000元用于日常生活支付,节余1000元,加上每年剩余的租金3700元,用于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充分利用其定活两便的优势,预期年收益率可达到2.2%~2.8%。

【本文节选自《受用无穷的80个财富故事》,作者刘烨,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