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不怕吃苦的精神

温州人善于做生意、能吃苦会赚钱,这似乎已经成了温州人的定义。刘建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温州人,用他的话来说:“我今天的成绩,是为环境所迫。”

刘建童年时代的生活是“风光”的,家庭环境十分优越。他父亲很有生意头脑,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贵州包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砖窑厂,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生意场上,浮浮沉沉也是常有之事。几年下来,砖窑厂由于选址不当以及一些策略上的失误,以欠债好几万结束,父亲也回到了温州。

当时,虽然刘建年纪小,但是别人的眼光他已经能读懂了,以前围在他们家身边的人一下子少了好多,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由于馄饨投资少,收益快,刘建一家就以100元开始,每天早上在街口卖馄饨。他们没有选择逃避,他们只有勇敢地面对生活,几万块的债务他们卖馄饨也要还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时代的刘建就已经深刻体会到了从“无限风光”到“跌入低谷”的无奈和尴尬,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迫于环境,小小年纪的他就开始挖空心思地想各种“小本经营之道”。

由于馄饨基本上是早上做生意,而且夏天更少人吃,更重要的是“卖一辈子馄饨也可能还不了那几万块钱的债”,小小年纪的刘建开始想其他方法,下午不卖馄饨的时候他就开始卖电视报,在集市上卖裤子,卖磁带……

虽然都是小本经营,但在这个过程中,刘建开始思考问题:“为什么那些店里面的老板做生意那么轻松,而我做生意却要在外面风吹雨淋这么辛苦?”这点愈发刺激了刘建想做生意,做大生意的决心。

做大生意当老板需要本钱。正当这个时候,国内兴起了一股淘金热,十几岁的刘建加入了一帮老乡组成的淘金队伍,前往阿而泰——一个靠近俄罗斯的“三不管”地带。刘建回忆说:“我们就带了3个月的食物,准备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不成功则成仁。那时还是3月份,真的称得上是天寒地冻,我们每天就在雪地上铺了一层垫子,其实根本就是睡在雪地上,脸上、身上真的结了一层皮,揭开,可以看见新长出来的皮……”

幸运的是,刘建他们选择的矿点选对了,他们挖的那个矿被他们淘到了金子。也因此,刘建终于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我们知道,这桶金是他用生命换来的。

有了钱,并不是马上全数还债,刘建和父亲回到家乡后,通过考察市场,在当地开了一家小具规模的服装商场,很快的,几万块的债务全部还清。渐渐的,刘建开始将生意扩大。

服装行业做熟了,刘建踌躇满志地想到转行,“赚更大的钱”。这个精明的温州人将目光锁定在广东这一带的电子市场,确实,几年前的电子元件行业在这一带是“暴利”行业。

刚刚开始转型还是困难的,但是还是温州人做生意的韧性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成就了他:从开始给别人打工做起,慢慢学,进入这个行业,积累行业知识,积累自己的客户。

很快,在广州,刘建有了自己的公司,慢慢建成了一个拥有100多人的工厂;2002年,他常驻深圳办事处,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从设计、开发、制造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企业。

屡败屡战的黄宏生

真正的英雄往往无视困难,每一次磨难对他们来说都是一针强心剂,非但无法将他们打挎,反而只会刺激他们更加奋发向上。

黄宏生是海南临高人,曾就读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华南进出口公司工作,1983年,黄宏生由助理工程师升任电脑事业部部长,1988年辞职赴港。

黄宏生起初在一家电子产品贸易公司做销售业务员,其后不满工资低,毅然辞职,自行创业,把仅有的10万元积蓄在港注册了创维,开始他的创业路。

不过,奋斗的道路并不平坦,创维最先是搞贸易,代理电子产品出口,但由于不熟悉香港的环境,进了货卖不出去,不久就亏损。他更大病一场,入院躺了一个月。

不久,他看好电视遥控器市场,又投资生产,并尝得创业甜头。其后,香港流行丽音广播,黄宏生认为机会来了,便与另一公司的工程师合作开发丽音译码器,一下子做了2万台,然而没想到香港的电视台感到丽音广播成本太高,停止使用丽音广播设备,令黄宏生再次品尝失败的苦涩。

两番失败后,黄宏生没有放弃老板梦,当他看到东欧彩电供不应求时,大胆决定生产彩电,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彩电总算开始生产,但由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且不符合国际规格,参加国际展览也无人问津,结果又亏损了数百万元,至此黄宏生债台高筑,陷入绝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至1991年,他终于找到了“救命稻草”,当时他把目光瞄准正待拍卖的公司——迅科彩电开发部的技术骨干,并出让自己公司15%的股份将其纳入旗下,最终得到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9个月后,创维开发出国际领先的第三代彩电,并在欧洲市场一炮打响,其后又陆续获得国际风险基金的投资,随之于2000年在港上市,募集资金10亿元;2001年,创维彩电销售额突破70亿元大关,进入中国彩电业前三名。

一个企业的所有者,总是将所得盈利进行再投资,扩大再生产,以发展他的事业。一个人也一样,他的财产增长,取决于他的能力以及他是否愿意将他的部分收入进行再投资。这种投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保险、租金、股票、公共债券……

玩热带鱼玩成小老板

谁会想到,买几条热带鱼回家,不但能够增添乐趣,还能变买为卖,在玩中赚一笔。其实,无论做什么,只要多用心,多实践,离赚钱也就不远了。

小文30出头,在车间做维修工,单位属于那种“饿不死也肥不了”的企业,每月旱涝保收也就800元,最苦闷的是上班闲着,下了班无事可干。3年前一次逛市场,他瞅准了青石桥的热带鱼。

养鱼使生活多情趣。但鱼价也令普通人咋舌,高档的金龙、银龙、七彩神仙售价数千上万,一对银龙仔鱼,起码1000 元。中档的如凤凰、接吻鱼、地图、虎头鲨,一般也要数十元一对。

每天下班,小文就忙着研究这些宝贝,有时半夜起床还悄悄观察鱼儿。热带鱼对水、饵食甚至水草要求都很高,家庭养鱼一般不易成活。虽然很小心,但还是出了事。一次,一条雌性虎头鲨病怏怏地躺在水面,请来的专家告诉他,是感染了一种病,需要更换水族箱,否则肯定传染其他鱼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次教训,小文专门买了几套关于热带鱼的书。他说:“养鱼的每一项都有学问,只有多向书本和专家讨教。”对挑选水族箱、砂石、采集或购买饵食、每日投饵量、抗病灾等,他更加上心。

真正结果的时候,是“鱼妈妈”们产下第一批孩子后。第一次卖出大小6对热带鱼,居然相当于自己半个月的工资。以后,“孩子”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多,水族箱的规模更大了。

第二年,小文租了房子。第三年,他已经在市场上有了一间热带鱼铺面,带了徒弟,成了远近闻名的“鱼”老板。

【本文节选自《受用无穷的80个财富故事》,作者刘烨,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