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兴贵老师交谈,精神上很享受。楹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博大精深感染着我们,同时也为张老师殚精竭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所感动。作为山西省临县一中教师、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的张兴贵老师,在从事楹联创作与研究的10年中,先后在国内征联中获奖300多次,发表楹联论文30多万字,撰写楹联培训资料20多万字。先后在吕梁市委党校、临县县委党校、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以及吕梁离石区、临县等多所学校进行楹联讲座,所到之处都受到高度评价,使楹联这一传统文化绽放出了灿烂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贤举能 担负重任

2018年7月,经吕梁临县一中申请、临县教科局批准,张兴贵老师作为特殊人才,破格招进临县一中工作,重点负责一中的国学文化进校园工作。

张兴贵老师很珍惜这份工作。他从进入临县一中的这一天起,就以普及楹联为主的国学知识为己任,想方设法在师生中宣传国学(楹联)知识,强化师生们的国学(楹联)意识,让师生们感触到:楹联绝不是两行字句对等的文字,它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点,同时,他利用各种活动,在校园内悬挂规范的楹联,让师生们真切地感受楹联的文学魅力,为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多次培训 营造氛围

2018年冬季,他对临县一中的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了5次楹联基础知识普及培训,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如何熏陶师生的心智,也是他要做的。于是,2019年春季,张老师又向学校提出申请:利用每周六晚上的时间,集中全校自愿听课的师生,进行楹联知识的普及培训,让广大师生明白,规范的楹联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点。作为师生掌握这些基本规则,是实现楹联复兴的前提条件。要想营造国学文化的浓厚氛围,学校担起了大任,而他作为传授者,更应该义不容辞。因而他深深认识到,楹联文化只有走进校园和迈进千家万户,才能葆有常青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写楹联 读本成册

张兴贵是个有心人。2019年秋季,他整理了临县文化的100个景点,景点介绍简短明了,而且用一副楹联概括一个景点,形成了独特的《百联承韵老临县》。在他的申请下,学校将这个作品当作国学校本教材,印刷成册,发放给全校所有师生。这本册子深受师生们的喜爱,它不仅让师生们了解了临县文化,更让师生们领略了楹联的文学内涵。

在编写教材上,作为国内较有名的楹联大家,张兴贵杜绝了网络与书籍上“拿来”的现成内容,也不搞死板的楹联“六个基本规则”的枯燥灌输。因他熟悉《联律通则》的主要内容,也了解学员们的楹联基础,所以在充分体现“专业知识开展楹联教学”的原则下,他的讲义针对听课学员的基础,再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验,都要亲自撰写。教材中,通过分析生动有趣的楹联经典作品,让学员们明白规范楹联的“庐山真面目”,体验楹联其中的规则与乐趣。

国学开讲 引领风尚

怎样才能弘扬和保护楹联文化形式多样的活动?张兴贵依据2018年、2019年自己在临县一中进行楹联的讲座心得,认为要在学校扎扎实实地开展楹联教学,必须做到“两保一排一进”。

“两保”是: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做保障、必须有专业的教师做保障;“一排”是排入课程表;“一进”是进课堂。为此,他在2019年暑假前,向学校递交了申请,请求学校将新建的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作为临县一中的楹联教学基地,将楹联教学排入课程表,由他自己系统地、长久地在学校开展楹联教学。他的建议得到了批准。他又根据实际情况,起草了临县一中关于楹联教学进课堂的实施方案,该方案简单明了,富有操作性。9月19日,《临县一中·崇文国学(楹联)讲堂》正式开讲,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初一年级六个班的所有学生与50多位教师成为这个讲堂的学员。这个讲堂的开讲,在临县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2020年9月初一新生入学后,“临县一中· 崇文国学(楹联)讲堂”每周开讲两次,为继承楹联中深厚的文化传统,张兴贵呕心沥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另辟蹊径 柳暗花明

2019年秋冬的整整一个学期,临县一中·崇文国学(楹联)讲堂,以普及联律知识为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张兴贵也发现一些困惑严重影响着预期效果的实现。

一是语文课本的去语法现象,导致许多语文老师与学生谈起词语结构、词性这些楹联必需的起码知识,都是一脸茫然,极大地影响了师生们学习楹联的兴趣与积极性。还有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们的心思全部投入到提高考试科目的教学成绩上,几乎没有几个语文教师能坚持听完楹联课,更不用说能静下心来坚持写楹联。导致广大师生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国学知识很欠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术语许多师生也不懂。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师生们真正学会楹联创作(不是简单的出句、对句),道路是很漫长。

面对困惑,张兴贵没有气馁,而是在2020年秋季开学后及时调整思路,“国学讲堂”在传统文化知识中,将楹联知识渗透进去。目的是让广大师生了解故事中的楹联,激发他们对楹联的浓厚兴趣。2021年1月,他对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与附属胜利坪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专业发展的励志讲座,讲座对教师们触动很大。内容就是自己10多年从事楹联写作与研究的亲身经历。他用生动的事例告诉教师们,从事楹联与国学的学习,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做到真心热爱,坚持不懈,才有收获。

截至目前,在短短的一年中,临县一中·崇文国学(楹联)讲堂已经引起临县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张兴贵欣喜地说:“无论是国学,还是楹联,要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必须体现实际性与长久性,也必须直面困惑,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新的形势下,相信临县一中·崇文国学(楹联)讲堂一定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楹联文化,发挥楹联文化的巨大作用,让“楹联”之花开遍吕梁临县的每个校园。

报记者 马文娟 王家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