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机遇战略交织,重大利好政策释放,阶段使命目标清晰,新一轮区级科技创新组合政策正加速出台,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随着常州市委市政府“创新一号文”发布,常州天使母基金应运而生,该举措无疑将常州市的科技创新落到了实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州天使母基金是继2021年1月初苏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后成立的第二只地方天使母基金。随着近几年受到“资本寒冬”造成的影响逐步释缓,股权投资市场经过了3年的沉淀,在相关监管部门的规范下,资本市场有了足够的“活水之源”,在2021年将再次迎来一波投资热。

而对早期项目的投资活动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频频出手。而深圳市委书记一句“即使失败,也要对天使母基金从业人员免责”,更是给国内天使投资人带来了极大的信心。目前不少市级、区级都已成立或正筹备天使引导基金,如深圳天使母基金、上海天使母基金、青岛天使母基金等均早已布局,广州、天津、重庆等相关部门亦在抓紧行动。2021年,将是天使母基金大爆发的一年。

投融并进,帮扶产业新举措

作为智造名城的常州将“把创新镌刻在城市的首页上”作为发展目标。2021年2月18日开年新春第一会,常州召开创新发展大会,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前列。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十四五”期间创新工作明确了30项重点工作以及20条支持政策。常州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为支持创新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是宣布设立6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通过参股市场化天使投资子基金方式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按照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将母基金超额收益部分最高50%奖励子基金管理团队,天使投资母基金参股天使投资形成的股权3年内可原值向天使投资其他股东和创业团队转让。建立专项奖励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池,对投资本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企业,按实际投资额和投资损失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投资奖励和最高600万元风险补偿。

在常州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出,常州市和辖市区、常州经开区两级财政将在5年内安排设立400亿元科创资金,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形成总计2000亿元规模,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在常州设立各类创新子基金投入常州市创新领域,根据子基金项目资金投向予以最高不超过子基金规模50%的配套出资。

常州还将自建6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通过参股市场化天使投资子基金方式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按照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将母基金超额收益部分最高50%奖励子基金管理团队,天使投资母基金参股天使投资形成的股权3年内可原值向天使投资其他股东和创业团队转让。

除了基金层面,常州还建立专项奖励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池,对投资于本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管理人,按实际投资额和投资损失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投资奖励和最高600万元风险补偿。该举措一改往常的传统鼓励,由事后补贴转向前置激励,该政策将会给投资人带来极大的信心,“政策红利”迎面而来。

积极产业布局,打造创新高地

近年来,常州市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致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具有常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引导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规模化、集聚化、特色化发展,同时引导新光源、新医药、碳材料、轨道交通、光伏、航空、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智能数控和机器人等制造业产业链布局落地。在常州市召开的创新大会上,齐家滨代表市委市政府强调,面向“十四五”发展新蓝图,推动创新再出发是常州发展的唯一选择,必须扛起创新再出发的担当,坚定不移将创新作为常州的“最核心战略”;立足连续15年开展科技长征的坚实基础,必须坚定创新再出发的信心,持之以恒将创新打造为常州的“最硬核力量”;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必须激扬创新再出发的斗志,鼓足干劲将创新打造为常州的“最鲜明标识”。

(1)创新“三度”,光彩夺目

“创新密度”: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人才资源总量超185万人、科技型上市企业超100家,R&D投入占比达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要做到在常州汇聚的创新企业、团队、人才密度更大,在常州转化的创新科技成果更多,在常州上演的创新故事更多。

“创新力度”:“十四五”市区两级拿出400亿元科创资金,1:4撬动1600亿元社会资本,五年形成2000亿元投资规模,从“后补贴”转向“前激励”,“饱和式”投入,举非常之力、行非常之策。

“创新浓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全社会创新的便利性、宽松性和包容性,营造“可以失败,但不可以不创新”的氛围。

(2)“五要”融合,协同创新

要搭平台,构建创新“策源地”。要全力打造重大创新平台,建好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校与城市共生共荣,聚合更多资源,创造无限可能。

要建载体,种好创新“丰产田”。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构建以重点园区为特色、高新园区为支撑、双创基地为基础的创新布局,让创新种子尽早萌芽,创新幼苗茁壮成长,创新树木茂密成林。

要强产业,打造创新“集团军”。坚定不移通过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在海内外开展“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发挥常州市领导挂帅的“链长制”作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要聚人才,点燃创新“强引擎”。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为各路英才到常州创新创业拿出最大诚意、最好资源、最优服务,集聚“科学家”人才,集聚“工程师”人才,集聚“企业家”人才,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0万人以上。

要优环境,营造创新“生态圈”。积极营造最优创新环境,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抓科技金融,抓知识产权,抓服务保障,抓场景应用,使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在常州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容易成功。

为了常州市科技创新再出发,完善机制真抓实干,常州市委将成立创新委,负责统筹全市创新发展工作。其他各级各部门为创新发展提供通道,条块联动一起抓,一切资源优先向创新配置,一切力量优先向创新集中,形成强大合力。同时完善落实机制,形成工作闭环,确保落地落实、一抓到底。为政策能够直达企业、直达基层,抓紧开展“创新20条”政策解读,完善包容机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重创新。

常州市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助力企业加快“走出去”。科技创新周期较长,有时板凳要坐十年冷。在常州,“科技长征”已坚持了15年,未来还将继续坚持开放创新与协同创新相融合,着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汇聚国内国际创新力量,打响以“科技新长征”为特色的开放协同创新合作品牌。历史机遇战略交织,重大利好政策释放,阶段使命目标清晰,新一轮区级科技创新组合政策正加速出台,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随着常州市委市政府“创新一号文”发布,常州天使母基金应运而生,该举措无疑将常州市的科技创新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