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我要月亮》这本书,一是因为对月亮本身的兴趣,二是从这本书中看到一套成体系的学习创造方法。

对于孩子,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以兴趣为原点,然后纵横交错拼出一张知识之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书就是一张知识之网,是意大利人文、科学领域的专业作者共同撰写:作者安德列曾获意大利儿童文学界久负盛名的“安徒生奖”教育类图书奖、年度插画作者奖,本次特别以“月亮”为主题创作了三篇童话故事;作者翁贝托1996年进入太空试验绳系卫星、2001年代表欧洲初次登上国际空间站,常年通过广播、电视向意大利民众普及太空知识 。

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生活中去挖掘兴趣源泉

我记得小时候就喜欢去看月亮,为什么有时是圆的?有时又变成弯弯的一道?听老人说,月亮上有很多传说,比如嫦娥姐姐奔月,吃了后羿取来的仙药,从人间到了月亮上,上面还有一个小兔子陪着她。比如从前还有一个天狗, 她是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窜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帐。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

这些生活中的传说,其实一直吸引着我对月亮的向往,但那时没有这样的绘本,只好去看一些关于月亮的诗词,的确等长大了以后,发现很多诗文中有关于月亮的故事,比如李白的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纳兰性德的"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月亮,你为什么让如此多的人喜爱?为何古往今来这么多文人骚客去描绘你?

就是因为,月亮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是我们小时候的兴趣所在,是我们长大后情感抒发的一种寄托!

02 结成知识之网,让我们从不同维度去了解

芬兰的“现象式教学”是我特别推崇的。教师通常是以生活中某个现象为主题,在一定的情境中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比如以“芬兰独立百年”为主题的现象式教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带着学生寻找与芬兰独立日有关的一切。在做课时规划时,有的学生想拍视频介绍他们眼中的芬兰,教师就带领孩子去芬兰的各处拍摄素材,有的学生想做芬兰特色美食,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到超市寻找各种学习过的食物,进行购买并烹饪。

这种现象学习,让孩子结成知识之网。

我们看到《我要月亮》这本书,何尝不是结成了一张关于月亮的知识之网?

这本书中有 三大版块激:人文畅想——希腊神话中的塞勒涅、德彪西笔下流淌的月光、库布里克电影中设想的月球基地;天体奥秘——地月的形成历史、月球的昼夜时长、月球的神秘背面、月球的冰与矿藏;探月回顾——升空的小狗莱卡、与月球擦身而过却震惊世界的“. 这本书中还包含月亮引发的艺术创作、影视作品、歌曲和文学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要月亮》这个绘本最大的一个提示作用在于,我们应该让孩子从他的兴趣出发,去学习,去创造,甚至创作这样的一本书。

吸收其中的方法,然后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