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制的电磁拦阻索首次亮相,而这意味着中国电磁技术的一大迈进。电磁拦阻索技术的问世除了标志着国产航母进一步走向先进化,也使中国在该领域地位有所提高。拦阻索是用于吸收着陆舰机动能,缩短着陆滑行距离的一种重要装置。简单来说,就是用来协助螺旋桨飞机和直式甲板航母着舰后。在飞行甲板三分之二左右的距离使其停住,避免其冲入停机的区域。拦阻索技术是由英国先发明使用的,目前能够独立生产拦阻索的国家只有英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拦阻索的研发有多困难。电磁拦阻索技术是由“中国电磁弹射之父”的马伟明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协力完成。历经半个世纪,突破了外界层层封锁,自主研制出了这套电磁阻拦系统,他们在进行多次弹射阻拦实验后。目前已经具备了上舰资格。据了解,美国是世界最早装备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在电磁拦阻索装置上也有一定的建树,美国福特级航母便应用上了电磁拦阻索技术。不过,由于当时并无经验,且技术不够成熟,因此,美国福特号航母的拦阻索技术成功拦截率并不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其成功拦截率只有50%左右,这无疑是很可惜的,那小小的一根拦阻索为何能成为航母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呢?航母虽有“海上霸主”的美称,但其本质上也算一个拥有较强机动能力的“飞机场”。

相比于真正飞机场几千米的航道而言,其提供飞机的停靠航道十分有限,在不足300米的甲板上完成大量飞机的起降。若没有拦阻索在保证舰机完成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因此拦阻索也成了一个关键的存在。看似普通的拦阻索,制成却十分不易,在中国还没有能力制造拦阻索时也曾想过进口。但当时美国有意抑制中国发展速度,因此并未同意,无奈之下,中国决定走向自主研发的道路,自行摸索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我们不仅成功研制了自己的拦阻索,而且也成功研制了电磁拦阻索。由美国海军专家表示,电磁拦阻索技术要比常规的拦阻索技术更难设计。因为电磁拦阻索一旦应用所消耗的电流十分庞大,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很难供应。不过,这样的技术难题在马伟明院士看来其实很容易解决。针对电流的问题,我国进行了创新,采用新型的中压直流供电技术。可以说,解决了航母和大型舰船上的所需的电力需求,随着中国电磁拦阻索技术和电弹技术的强势崛起,越来越多的新型武器也得到改进。性能,速度,威力等都有所提升,逐步取代传统武器。不少国内外专家推测。中国在该技术领域反超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