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追剧边被气的壹读君|米吱

要说最近最火的剧,《小舍得》算一个,蒋欣也凭借剧中角色田雨岚,再次冲进大众的视线,频上热搜。

只不过,这次蒋欣是被骂上热搜的,因为田雨岚这个角色,简直太让人窒息了,连蒋欣自己也发微博说:(田雨岚)今天如此听话,大家轻点骂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介绍一下田雨岚:亲生父亲喝酒喝死了,母亲是个上位成功的第三者,靠着继父的钱,田雨岚读了大学,最后还嫁了个富二代。

因为自己原生家庭不行,她自觉不被婆家尊重,所以把所有筹码都压在儿子身上。

日常她总是焦虑得像个炮仗,近乎疯狂地逼儿子学习。儿子一年级的时候,她就给报了奥数、英语、逻辑写作三个辅导班。

儿子退步到班里第四名,她举着卷子满教学楼找老师。为了让儿子进金牌辅导班,不惜放下尊严,向曾经恶言相向的老师公开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炫耀方式也令人窒息。故意说自己的儿子内向,不爱玩,就知道学习,回回考试第一,完事儿“关切地”问对方:“你家孩子成绩怎么样啊?”

“死对头”的女儿会唱歌?不算什么,我儿子能背出圆周率后2000位。

这些只是田雨岚窒息式教育的冰山一角,《小舍得》才播出几集,网友就纷纷吐槽:“代入了一下子悠(田雨岚儿子),我感觉我已经抑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奇怪的是,虽然演了这么个讨人嫌的角色,蒋欣却一点没受影响,大家一水儿的夸她演技好,甚至连带着恨不起田雨岚,看到田雨岚一哭,就什么都原谅了。对于这一点,蒋欣本人也调侃般回应:蒋欣滤镜太强大。

问题来了,蒋欣为什么这么适合这种让人又气又心疼的角色,还能让观众恨不起来?

首因效应太强大

她永远是可恨又可怜的华妃

蒋欣最早出圈的角色是《甄嬛传》里的华妃。

其实蒋欣出道很早,也演过不少角色,但直到胡军版《天龙八部》里的木婉清,她才算激起了一点水花。

和蒋欣其他较火的角色相似,木婉清也是个悲剧角色。

真正让她一夜成名的,是2011年《甄嬛传》里的华妃。

华妃是个狠人。一言不和就赐秀女一丈红;为争宠,她不惜给公主“下毒”,杀死淳贵人;至于推眉庄入水,陷害眉庄假孕,明里暗里刺哒甄嬛,都是小意思。

用华妃自己的话来说,连皇后这个老妇,也要让她三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动脑补:贱人就是矫情。

但华妃也是个可怜人。她深爱皇上,虽圣宠优渥,却也抵挡不住后宫三千佳丽,更因甄嬛被皇上厌弃。最可悲的是,皇上对她表面宠爱实则避讳,打掉她的第一个孩子,后使其终生不孕。年氏一族几乎被杀尽也没放弃的她,在知道真相后一头撞死在冷宫。

面对这样的角色,观众一面被她的狠辣气到跳脚,一面无法真正讨厌这个可怜的女人。

蒋欣艳绝的外貌,精湛的演技,人物浓重的悲剧色彩,让人们牢牢记住了华妃这个角色,也记住了蒋欣。她和华妃被捆绑在一起,以至于后面蒋欣参加节目,主持人报幕都喊的是“华妃娘娘驾到”。

演的角色太经典,对演员是好事,也是坏事。对蒋欣来说,她似乎永远都逃不掉华妃的影子——漂亮,却可怜。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这是首因效应和刻板印象在作祟。

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关系的影响。通俗的说,就是先入为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 S. 洛钦斯(A. S. Lochins)1957年以实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他用两段杜撰的故事做实验材料,故事描写的是一个叫詹姆的学生生活片断。一段故事中把詹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并且外向的人,另一段故事则把他写成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

洛钦斯把这两段故事进行了排列组合:

先描述詹姆性格热情外向,再描写他性格内向。

先描述詹姆性格冷淡内向,再描写他性格外向。

只描写詹姆热情外向。

只描写詹姆冷淡内向。

洛钦斯让水平相当的中学生阅读这些材料,并让他们对詹姆的性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1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詹姆是个比较热情而外向的人;第2组被试只有18%的人认为詹姆是个外向的人;第3组被试中有95%的人认为詹姆是内向的人;第4组只有3%的人认为詹姆是外向的人。

对于蒋欣,观众的内心大概是:从我见你时,你就是华妃,那你一辈子就都是华妃了。

易形成,难消除

刻板印象气死人

虽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甚至可能演化成对这个人的刻板印象。加上我们大多是通过其作品认识演员,所以我们会不自觉的把演员与其经典角色等同起来。

而间接的资料和信息(也就是影视剧),恰恰是刻板印象的成因之一。

更“雪上加霜”的是,刻板印象的特点就是“易形成,难消除”。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也是蒋欣出圈的角色之一:人美,但原生家庭糟糕到匪夷所思。这更加固了蒋欣给人“漂亮但可怜”的刻板印象。

无论是哪种刻板印象,都难以受到意志性抑制。你以为提醒自己“不要有刻板印象”就可以克服?天真。

针对这一点,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后王沛等人做了一个实验。

研究者用预实验确定了人们认为的典型男性、典型女性和中性者都有什么特征,然后找了32张黑白照片(男女各16张),给这些照片匹配不同的特征描述。

研究以24名大学生为被试,其中9名男生,15名女生,这24人被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了指导——要根据自己得到的信息去客观判断;一组没有接受指导,直接参与实验。

研究者问这些大学生,觉得照片里的人是建筑工人还是纺织工人(只有这两个选项)。结果表明,即使接受了指导,人们还是会觉得男性就是建筑工人,女性就是纺织工人。

数据看得头晕也没关系,记住结论就行:即使是施加了对于社会范畴信息的意识性抑制,刻板印象效应依然存在,并且比较明显。

那刻板印象就天下无敌吗?也不是,研究表明,最能打败旧有刻板印象的,是一个更强的新刻板印象。

还是拿演员来举例,刘涛以前塑造的角色都是贤妻形象,自《欢乐颂》安迪出圈后,大家对她的印象就变成了职场精英、女强人。

《欢乐颂》里的安迪是刘涛事业的转折点

但是蒋欣呢?她不仅没有演与华妃截然不同的角色,反而靠又美又惨的樊胜美又小火了一把,再加上现在的田雨岚,美惨代言人就是她了!

走向丧丧的脸

天生适合悲剧角色

一个人的长相,往往会限制他的戏路。

举个极端的例子:黄渤无法演绝世帅哥,但可以演踏实可靠的好兄弟,也可以扮丑演喜剧;年轻时候的古天乐皮肤白皙,帅到男女通吃,即使在剧里被说平平无奇,观众也不会信,甚至会把它当作一个梗。

谁不想长的这样平平无奇呢……

而蒋欣的脸最大的特点,就是丧。她的整个五官走向都是向下的,这让她整个人都带着一种淡淡的悲剧色彩,但她又实在美丽,无论身材胖成什么样,脸都一如既往的紧致漂亮。美惨石锤。

对比一下笑的喜气洋洋的金晨,会发现蒋欣自带一种忧郁的氛围。

一个比蒋欣更典型的苦相例子就是蓝盈莹。蒋欣的五官向下程度远不及蓝盈莹。后者在《甄嬛传》中扮演浣碧一角,从剧照中可以看出来,面无表情的时候,蓝盈莹的嘴角是向下的,和现在流行的微笑唇相去甚远。加上比较平的面部,蓝盈莹经常被说一脸苦相。

因为五官走向的原因,蒋欣很少有靠笑出圈的戏,即使是笑,蒋欣也是比较克制的,给人笑中夹杂着心酸的感觉,远不如她的哭戏有感染力。蒋欣甚至因为哭戏上了热搜:

就算田雨岚再过分,看到她哭依然一秒心疼。

这次能把田雨岚演得如此入木三分,也说明蒋欣很清楚自己适合的角色,演技也是杠杠的。

最后放一个蒋欣可爱的笑,为蒋欣摆脱美惨代言人贡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Banaji, M. R. , & Greenwald, A. G. . (1995). Implicit gender stereotyping in judgments of fa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8(2), 181-98.

[2]王沛, & 陈学锋. (2003). 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 心理学报.

[3]王沛. (1999). 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 心理科学, 022(004), 342-345.

[4]佐斌, 张阳阳, 赵菊, & 王娟. (2006).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014(001), 138-145.

[5]刘爱伦, & 周丽华. (2002).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06), 664-667.

[6]首因效应的经典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心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