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昌街头绽放的蓝花楹美丽芬芳

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 徐湘东 肖洋

近日,封面新闻持续关注西昌最美蓝花楹时了解到,除了西昌外,四川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引入蓝花楹。据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李青撰写的学术论文《蓝花楹在四川地区的分布及园林应用研究》揭示,四川已有50%的地区种有蓝花楹。

同时,论文也指出,虽然蓝花楹在四川普及程度高,但并非每个地方都适宜引种蓝花楹。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系主任、副教授刘光立指出,个别城市在引进植物时,并没有考虑到被引进的植物是否适宜当地的气候,导致引种失败,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他提醒各地,在引进植物时,需要做到科学决策。

西昌街头绽放的蓝花楹美丽芬芳

已分布四川50%左右地区

攀西地区最适宜川西地区不适宜

作为原产地南美洲的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等亚热带地区的树种,蓝花楹是如何来到我国的?

这份成稿于2015年6月的论文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中国已引种栽培两种蓝花楹属植物——蓝花楹和尖叶蓝花楹。早先主要引种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后来逐渐引种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四川,作者采用了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各地区的蓝花楹的分布和园林应用概况。论文称,目前,蓝花楹分布在四川50%左右的地区,其集中分布在四川地区的攀西、川东南和成都平原这些地区,并有向周围不断扩散的趋势。

据刘光立观察,近年来,蓝花楹在我省种植的范围有扩大,比如,达州就表现出扩张的迹象。但是,对于我省蓝花楹种植范围到底扩张到了多大,他并没有掌握。

论文进一步指出,在四川地区,蓝花楹主要集中分布在川南,如内江、自贡、宜宾、沪州等,而绵阳、巴中、达州等地未见蓝花楹引种,分布呈南多北少的格局。近几年,成都温江、郫县、邛崃等地大量的引入蓝花楹。

作者还收集到蓝花楹原产地和四川各个地区的气候数据,依据气候相似性理论,采用模糊相似类比法,划分出5个类别的蓝花楹气候适宜区,分别是攀西地区为蓝花楹在四川地区的气候最适宜区,川东南和成都平原地区为适宜区,川东北地区为较适宜区,川北和雅安东部地区为基本适宜区,川西地区为不适宜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昌街头绽放的蓝花楹美丽芬芳

7城大量分布蓝花楹

主要用于城市景观打造

论文对蓝花楹在四川的分布进一步细分成为:大量分布、较多分布、较少分布、极少分布和未分布共5个区域。其中,成都、凉山州(西昌周边)、攀枝花、宜宾、自贡、眉山和泸州等7个地区属于大量分布区域;内江、乐山、遂宁和资阳这4个地区归为较多分布区域;南充、广安、雅安和德阳这4个地区属于较少分布区域;广元、达州和绵阳这3个地区极少分布区域;只有阿坝州和甘孜州两个地区在此次调查中未见有蓝花楹分布。

在论文中,作者还归纳总结,各地引入蓝花楹多因城市自身建设、城市景观打造、行道树和新建楼盘等因素。

西昌的蓝花楹引来美女打卡

引种蓝花楹的一个例外

成都不属于最适宜区却是分布数量最大的地区

论文专门提到了成都的蓝花楹种植情况。

文章称,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地区虽不属于蓝花楹在四川的气候最适宜区,但其分布数量却是四川地区最大的地区。作者分析:“这说明蓝花楹的分布数量与城市化程度也有密切关系,蓝花楹的引种也伴随着四川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不断扩张”。

最近,西昌的蓝花楹形成的“蓝海”在朋友圈呈现刷屏之势,却让成都的市民钟小姐有些疑惑:同样是蓝花楹,为啥成都有些地方的花开得稀稀拉拉,而西昌的却是满树繁花?

这篇论文指出,川东南和成都平原地区这些适宜区地区年均温、最热月均温、霜日、年均降水量、最冷月均温与原产地较相似,但年均日照时数均与原产地有较大差异,说明该区引种蓝花極最大的问题是光照不足,但较优渥的水分与温度条件能缓解在日照条件方面的影响。因此,作者提醒:在该地区引种应用时需注意不能将其栽植在背阴区域,尽量保证其光照需求。

刘光立指出,能否引种蓝花楹成功,与这座城市冬季极端低温的数值高度相关。以成都为例,他说,成都冬天最低气温可以达到-2℃,这会冻伤蓝花楹的新梢,次年新枝和花芽数量减少。他总结,凡是冬季低温极端温度达到零度以下的城市,对于蓝花楹来说就很危险,零下五度就就不适宜栽种。他还指出,在成都,引进假槟榔、皇后葵、香港紫荆、木棉树等这些树种,也有比较高的风险。

西昌的蓝花楹引来美女打卡

专家警示:

城市引入新植物需考量气候因素科学决策

刘光立关注到,各地除了纷纷跟进引入蓝花楹外,其它的树种也被广泛引进,但并非每种植物都引进成功,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西昌和攀枝花引入蓝花楹、攀枝花引进美丽异木棉、成都引入黄花风铃木、茂县和理县引入北方金叶榆和金叶垂榆等都是成功的案例,它们在当地生存良好,枝叶色彩艳丽,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形成当地独特的风景。”他话锋一转,称,道孚县居然在海拔2900米的地方大量栽种紫薇和三角梅,紫薇基本不开花,露天三角梅全部被冻死,还有布拖县在海拔2800的地方引进老人葵,去年栽种的几乎都死了。

对于失败的案例,刘光立感到很心痛。在他看来,“如果引种植物对本地气候不适用,轻则观赏效果不理想且养护管理投入巨大,重则无法成活更会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以及公众对当地园林主管部门产生负面的评价等后果。”他建议,各地在引进植物时,要有科学决策的思路,需要高度关注当地的气候是否与被引进植物原产地的气候相似,如果相似度高,就适合引种,否则,最好不要引进。他特别反感个别城市的领导以个人喜好引进当地并不适宜栽种的植物,造成浪费。另外,他通过封面新闻提醒各大城市在引入新植物时,需考虑景观特色,避免景观同质化发展,每个城市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代表性乡土植物景观,彰显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