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菲利普亲王葬礼的结束,热门了多日的老亲王也终于该告一段落了。

可是,斯人已逝,却不是那么容易说放下就放下的。虽然这个人与我们没什么关系,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曾行下的诸多事迹,都很容易让人们拿出来回味。这大概就是百年之后的身后之名吧?评价会来自各个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年前,英国王室曾经举办了一场超“豪华”的活动:戴安娜王妃葬礼。

这是一个悲伤的回忆,戴安娜王妃作为“人民的王妃”,在离婚一年多,还未真正自由的年纪,早早赴约黄泉。

这个消息一度刺激了太多人的神经。而且,那是一个网络并不发达的时代,但全世界依然有数量庞大的民众自发为王妃送行。

根据统计,在葬礼直播过程中,有一半的观众收看了王妃的葬礼过程,相信这些人是心怀悲戚的,也相信人们对王妃的去世是心存不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众尚且如此,又何况是亲人呢?只不过,那一年的威廉王子与哈里王子都还小,一个15岁,一个只有13岁。

显然,他们被巨大的悲伤打倒了,他们表示没办法出席母亲的葬礼,不想送她离开。

但这是一个不符合现实的决定,虽然他们很小,但人生总是要经历成长。

其实,戴安娜王妃去世的消息对谁不是一种打击呢?

据说女王伊丽莎白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最初,竟然半晌没有做出反应,她愣在那里的瞬间到底想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可是我们宁愿相信,这个突然的消息让女王一度失去了惯有的冷静。

哪怕是见惯了生死大事件的首相布莱尔,也是被震惊到无以复加。

根据他助手的回忆,当时布莱尔只剩下喃喃自语:老天,出大事了,我们必须时刻跟进这件事并妥善处理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呀,对于世界而言,戴安娜王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王室成员,也不再是某人的前妻,以及两个幼小孩子的母亲,她代表了一种公众形象。

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是冷静的,那就是菲利普亲王。

当时女王只顾着照抚两个孙子的感受,马上让人去将孙子房间里关于母亲的东西打理起来,怕他们看到会受不了。

而且,女王有点自乱方寸,她将肯辛顿宫的人以及王妃的娘家人都召集在一起,开始研究葬礼计划。

可是,菲利普亲王却对葬礼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两位王子必须要跟在灵柩之外,让他们送自己的母亲最后一程。

这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假如女王念及孩子们会受不了,从而不让他们出席母亲的葬礼,我们不敢想象媒体会如何,民众会如何,但在若干年后的回忆中,两位王子肯定内心缺失。

有时候,在不相当的年纪去承受不相当的痛是一种残忍,但有时候这种行为却是一种成长。

很显然,一向强硬的菲利普亲王希望自己的两个孙子可以在这一事件中成长:人必须要面对他应该面对的事情。

不仅不如此,菲利普亲王还认为,戴安娜王妃的葬礼要请多少人并不容易决定,但有关她的宾客应该都不能少。

所以,他建议找到戴安娜生前的一张宾客名单,上面的人员都被邀请了参加送行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担心有人对王妃是重要的,不请其来会让双方都不安心。这细节恐怕也只有菲利普亲王想到了,真的不容易。

最后,菲利普亲王亲自去说服了两个只剩下哭泣的孙子。

其实可以想象,威廉与哈里虽然已经十多岁了,从小也经历过各种世面,但让他们突然面对失去母亲的现实,以及那样多人的目光,心理上还是非常难以承受的。

最重要的一点,王室成员要有自己的礼仪,在葬礼上必须保持沉默,不能哭泣。这对于两个孩子显然又是一种束缚,他们根本没把握让自己保持冷静。

事隔多年之后,威廉王子还这样回忆:“(走在她的棺木后面)是我一生做得最艰难、最痛苦的一件事。”

而哈里王子也这样说:“走在她的棺木后面,就好像她仍然陪伴在我们身边,我认为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应该被要求这样做。”

是的,送走母亲,就意味着永别,哪个孩子会想要面对这一刻呢?

菲利普亲王在这个时刻,虽然身为孩子的爷爷,但做得甚至比父亲还要多:你们完全可以放心,我会一直陪在你们身边,陪你们看着你们的母亲走完人生最后这一段。

这是一种父爱般的承诺,它的力量足以让两个失去分寸,内心无助的孩子感受到安全。

于是,两个王子最终站在了送行母亲的队伍里,他们的神情看上去很无助,又有些愤怒,但更多的是悲伤。

可这个时候的菲利普亲王,表情看上去有些淡漠,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淡漠不过是做给世人看的一种冷静。

他的心里也在为儿媳的去世悲伤,也在为孙子承受无比伤痛的现实感觉难过。但人生哪有过不去的事呢?只要坚定,就会迈过任何坎坷。

人们都说菲利普亲王一生任性,但他能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保持自己的坚定且淡然,让葬礼得以顺利进行,便足以说明他的理智了吧?

相反,这个时候的查尔斯王储在干什么呢?沉默或者很无趣?

他四顾的眼神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他是在寻找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威廉王子目光中有愤怒之色,那会不会是对父亲的无言抗议?毕竟母亲的一切,都是拜父亲所赐。

如今,戴安娜王妃已经去世24年,时光匆匆,再回味所有人的感受就显得有些多余。但关于当事人的微妙心理,我们却依旧能从中捕捉一点信息。

那是他们对于逝者不同身份,不同心理而产生的感受。菲利普亲王能做到那样,如今想想也算非常不容易了。做人不易,老亲王一生面对过的重要事件又岂此一件?他若不会做人,如何能有今天的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