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楒睿

实习生王谰

4月初,中华遗嘱库发布的白皮书登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皮书实体

目前,主要的遗嘱主体还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同时,90后、00后等青年群体也开始加入遗嘱队伍。

从90后立遗嘱分配的财产内容来看,处理银行存款的需求超过八成,涉及到房产的超过七成。有的90后遗嘱不仅涉及房产和存款,还有QQ、微信等“虚拟财产”。

4月19日,极目新闻记者带着诸多疑问,探访了中华遗嘱库。

不同年龄段遗嘱内容大相径庭

4月4日,正值清明节之际,中华遗嘱库发布了《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立遗嘱的主要群体,还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他们更愿意通过立遗嘱来保护自己。

白皮书显示,子女的婚姻风险成为了60后、70后遗嘱人首要考虑的因素。除此之外,防止财产旁落、简化手续和避免纠纷也是他们的考虑因素。

除了60岁以上的中老年市民,不少年轻人也把“身后事”纳入了人生规划。

数据显示,在2017年,共有73位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到了2020年,80后订立遗嘱总人数达到503人,短短4年期间,一共翻了将近7倍。

极目新闻记者通过白皮书分析,这群80后订立遗嘱的人群中,都是属于家庭内部无纠纷、且本人身体健康,他们订立遗嘱是希望“未雨绸缪”。

而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同样也表现出每年稳步上升的趋势,订立遗嘱不再是某个年龄段的特例。

白皮书显示,90后订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是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其次是对照顾家人和防止旁落的考虑。

除了遗嘱原因有区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遗嘱内容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60后、70后遗嘱人的财产遗嘱内容多包括不动产、银行存款、公司股权、证券基金、理财合同、保险单、车辆等内容。

80后人群立遗嘱的财产类型呈现多样化,绝大部分遗嘱涉及到房产,存款为次。除此以外,他们还有13.16%的遗嘱涉及到公司股权,15.89%的涉及到证券基金。

出乎意料的是,90后的遗嘱中,有71.54%是涉及到房产。据了解,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常见,除房产以外,父母也会选择将股权挂名在子女的名下。

同时,虚拟财产也成为了他们遗嘱里的重要内容,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为维系公益而选择性收费

目前,中华遗嘱库已经在全国设立了71个服务中心,为25.6万人提供了遗嘱服务,登记保管了19万余份遗嘱。

4月19日,极目新闻记者专程探访了中华遗嘱库广东分库。

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服务中心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区明月一路明月住宅小区60号,门口左右都是绿植,环境恬静。

遗嘱库建在小区内

“中华遗嘱库·幸福留言”这是遗嘱库的店牌,有小区居民行至门口,也会稍稍放缓一下脚步,朝里面看上一眼。

广东分库的汤主任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将遗嘱库设置在这样一个老小区是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为了方便他们找寻,便没有设置在办公楼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嘱室内部

进入遗嘱库大门,便能看到相关简介。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华遗嘱库不是机关单位,而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发起主办的公益项目。

遗嘱库简介

在旁边的遗嘱证发放机上,极目新闻记者看到,上面写有免费公益服务要求。

遗嘱证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务要求

要求显示,年满60周岁、银行卡或存折不超过2张、住宅1套以内、具有读写能力的遗嘱人可以享受免费公益服务。超出上述范围的,中华遗嘱库将对接爱心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

遗嘱查询提取流程

汤主任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中华遗嘱库遗嘱咨询、起草、登记、保管服务免费。但精神评估,法院出证等业务则需要收费。

收费公示

在遗嘱库发放机的右侧便是精神评估室,极目新闻记者询问,为何立遗嘱还要进行精神评估?

精神评估室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证明遗嘱人头脑清醒,有能力且自愿处理自己的财产。用密室的方式来隔绝近亲属等陪同人员的影响,也可以避免遗嘱人被胁迫立下遗嘱情况的发生”汤主任说。

工作人员正在与遗嘱人沟通

汤主任坦言,曾有老年人被儿女胁迫而前来立遗嘱的事发生。“老人家并非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来,这样的遗嘱充满了目的性和胁迫性,在法律上也会被认定无效。”汤主任说,不管是精神评估的环节、还是密室登记的环节,都会着重去了解本人的情况,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同时,汤主任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网络上也存在一些对中华遗嘱库的质疑。

“有网友说,我们初衷是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公益服务,为什么现在要面向社会收费服务?”汤主任说,向老年人进行公益服务需要公益基金。但目前,中华遗嘱库还不能保证自己有十足的能力完全地进行公益服务。因此,在面对有收入能力的年轻人时,遗嘱库会选择适度收费。这一部分的收入则会完全用在公益服务上。

极目新闻记者离开时,一对老年夫妇正在大厅向工作人员咨询遗嘱事宜。

阿婆时不时的询问:是不是免费、遗嘱有效吗?得到工作人员肯定的回复后,她便开心的与老伴合计,究竟如何立下遗嘱。

记者手记

遗嘱尽显复杂人性

极目新闻记者在清明节的时候,便找寻到了诸多的采访对象。但直到发稿前几天,才完成了全部的采访。

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就像王凯,他算是一个公众人物,且父母比较传统。立下遗嘱和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也有很多的考虑。

我记得王凯跟我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不能暴露”。他不希望自己立下遗嘱的事让家人知道,让他们乱想。

方丽也是,她一直觉得自己的遗嘱不会被公众所认可。因此,我花费了近半个月的时候与她沟通,最终才采访到她的故事。

至于张先生和小姨的故事,我听到的时候,感觉十分震惊。以前,我们只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这样的剧情,为了争夺家产,一家人相互猜忌。没有想到,这些事,就是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发生。

不得不承认,前往中华遗嘱库,对我这名90后记者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一方面,我发现,人们可以如此恐怖,一家人会为了遗产互相猜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人在弥留之际,可以如此美好。

我在遗嘱库里,看到了一位老先生的留言卡,“亲爱的,几十年风雨同路,一瞬即逝,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老先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娟秀的字体已经表达了他对老伴的爱。背景中,老夫妻二人面朝大海,似乎看到了年轻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先生给老伴的留言

幸福留言

以前,我们觉得,遗嘱离我们很远,或者可以说是晦气。但是有时候,意外离我们又很近。

或许,我们不一定需要立下遗嘱。偶尔给家人朋友写下一段真情实意的话。或许,未来这段话,会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