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经天下》周刊 董雨晴

编辑|宋函

3月31日,在北京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行的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新书发布会吸引了各方人士的关注。

这部详细追踪纪实“闽宁经验”的文学作品,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撰写。过去两年间,他多次奔赴福建和宁夏两地,到宁夏固原、同心、红寺堡等市县,实地采访两省区干部群众80余人,收集各类资料400余份,将一个个奋进的身影和革命性创举谱写成册,最终将25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故事真实呈现。

本书生动诠释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党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脱贫后,闽宁双方25年来相互协作的经验和启示,展现出了“凝心聚力、以文化人、育德养心、涵养正气”的文化作用,在推动闽宁合作方面具有特殊的纽带和示范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亮相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被组委会放置在主题出版精品展区进行陈列展示。

跨越3000公里的协作

“闽宁经验”的发生地是宁夏西海固。西海固本来是指1953 年成立的西海固回族自治区,下辖西吉、海原、固原三县—— 取三县名称首字,即为“西海固”,在当时,还属于甘肃省管辖,此后行政区划几经变迁,“西海固” 变成了宁夏南部山区的代称。

咏怀之作《清平乐•六盘山》曾为西海固增添一抹革命色彩,西海固的知识分子们也喜欢述说这里“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故事。然而历史和自然灾害造成的赤贫让西海固这片苦难之地一度难以摆脱“苦”与“难”的梦魇。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六盘山、西海固,就几乎等同于“贫瘠”和“极度贫困”的代名词。

图/西海固山村旧貌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福建与宁夏也由此确定对口扶贫协作帮扶关系,“闽宁经验”由此开启。

1996年5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初步意向在北京确定,福建方面挑选8个较好的县市与宁夏方面包括最贫困的西海固在内的8个县实现对接,这个意向很快获得了两个省区的共同认可。当年10月,宁夏和福建就分别成立了对口帮扶领导小组。

从那以后,跨越3000公里,福建和宁夏两地自此展开了紧密协作。

提到两地的协作,就不得不提及银川市永宁县一个名为“闽宁”的镇子。西海固深居大山,常年干旱缺水,生态坏境十分恶劣。为了改善西海固地区群众的生活,宁夏曾按照党中央“三西”建设部署,实施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移民搬迁。最初的闽宁村也并非天然桃源,虽地势平坦,但也一片荒凉。

但东西部的扶贫协作创造了奇迹,闽宁村后来发展为了闽宁镇,数万名从西海固搬迁来的生态移民在这里过上了好日子。镇子里如今红瓦白墙、小楼鳞次栉比。

闽宁镇是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果范例,对全世界摆脱贫困来说都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新区新貌(2019年9月3日摄)

不仅是闽宁镇,二十余年来,福建省着眼宁夏贫困地区所需,竭尽所能组织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金,统筹资源,坚持不懈地投入宁夏的扶贫开发事业。对于这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扶贫协作可谓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最终,成为体现着中国智慧的“闽宁经验”。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闽宁协作的成功之处:截至2020年12月15日,宁夏建档立卡时的80.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2021年1月29日,宁夏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宁夏GDP增速居全国第4位,全区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

毫无疑问,“闽宁经验”在帮助宁夏脱贫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触动人心的故事

为了回溯这段历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实地探访闽宁两地,用文字记录了很多打动人心的故事。

图/何建明深入脱贫农户家调研

林月婵就是让何建明深受触动的一个人。提及林月婵,只要是与福建与宁夏扶贫对口工作相关的人,没人不知道她。她曾经在宁夏工作十年,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启动后去宁夏工作的第一批干部。

林月婵尤其对1997年那个春天的“宁夏行”记忆深刻。听说镇北堡的华西村作为“吊庄”式移民点非常成功,他们一行人跑去参观考察,总结分析华西村的成果,后来就有了闽宁村。

从福建远道而来的人们,还一同去了同心县,深入当地贫困百姓家中实地调查,和村民聊天。林月婵说那个场景她始终记得,就像乡亲们的家中来了一位近亲,他们谈话无拘无束。最终让底层百姓们掏心窝地对福建来的干部吐露真实情况和希望,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桥”和“路”。

作为宁夏老百姓,谢兴昌因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出了名。闽宁村建设时,谢兴昌就是第一批到来的农民,他还想着各种法子拉同村的兄弟们一起搬来安家落户。一直到1997年底,已经有400多户在闽宁村落户,新房子、新宅基地不断建成,那一年春节,谢兴昌把全村人叫到了自己的新家里,为大伙做了一桌子特别丰盛的年夜饭,闽宁村的名声也从此传扬四方。

图/谢兴昌一家欢度2020年春节

在宁夏版图上,还有一块传奇的土地——红寺堡,它位于宁夏中部,大地之腹。六盘山和贺兰山如同两侧巨壁,将其紧紧裹在其中。

1996年5月11日,是红寺堡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扬黄灌溉工程奠基仪式在工程选定的红寺堡一泵站站址隆重举行。40支来自各个地方的工程方队接收到中央领导的一声“开工”明令,向无人区和不毛之地挺进。这项引水工程,后来只能用“前所未有的震撼”来形容当时现场出水时的氛围。他们看着清泉,想象着更大的黄河“巨龙”进入这片干渴大地、荒凉戈壁的样子。

在那之后,1997年的春天,一群福建客人远道而来。看着这片黄沙之地,听着那时扬黄灌区工程的历史背景,对于如何解决包括红寺堡在内的4万名生态移民的温饱问题,闽宁对口扶贫协议第二次联席会议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福建专家帮助宁夏百姓种植菌草。

后来,这场“菌草造福”运动,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25年漫长岁月中的“第一交响曲”。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就是自这个时候开始,带着他的团队,在宁夏大地点燃起菌草的燎原星火。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就在这一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也作出了一项重要决定,将红寺堡列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工作之中,并且由经济实力较强的泉州市管辖的德化县作为对口红寺堡的帮扶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村民在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采摘黄花菜

拥有悠久制瓷文化的德化给红寺堡带来了属于“白瓷之乡”的温度和品质,仅2018年和2019年这两年间,双方互访交流、协作会议就不少于10次,德化方面直接组织和争取给予红寺堡的帮扶基金超过了亿元。

像这样的闽宁协作故事,过去25年来,不断在宁夏与福建两地频繁上演。

“诗在远方”

《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这本书出版时,正值中国脱贫攻坚战役的决胜之年。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全国脱贫攻坚战中,“闽宁经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让“闽宁经验”发扬光大,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共同策划出版了这部纪实文学作品《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为此,特意邀请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何建明,来创作这本书。

为打造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文学精品,2019年7月、2020年6月,何建明两次在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薛文斌的陪同下,分别到宁夏固原、同心、红寺堡等市县进行采访,深入乡镇、企业、医院、学校、移民家中采访80多人,收集图书资料100余册、报纸80余份、刊物50多种、会议资料200多件。

图/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薛文斌讲述《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出版历程。

期间,何建明还到福建进行深入采访。通过实地走访、采风和查看文献资料为该书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对宁夏、对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何建明在对宁夏进行走访时也大受震撼,正如他在书的序言中所讲,“这里的一切都让我目瞪口呆、不可思议,惊叹而又无比欣喜——那就是诗,那就是歌”,读完这部书的人也因此深受触动。

对于本书的书名“诗在远方”,何建明解释说,“就是因为我看到了宁夏翻天覆地的变化,宁夏人民走到‘过去时光’的远方,过上了过去向往的诗意的生活。”

在这本书的创作期间,参与策划和统筹的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薛文斌还带领项目组成员多次往返于北京、上海等地,就项目宣发、书稿内容等问题与何建明进行了多次商榷和修改,并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

《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出版之后,得到了各方人士的高度评价。评论家、《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称这部作品,“具有何建明报告文学的鲜明特点,结构和语言都是个性化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元素都具备了”。

《人民文学》曾将本书部分章节作为其头条作品刊发,并配发了这样的卷首语:“把目光放在了‘贫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以尽量控制着激情的语调,讲述了‘闽宁经验’的形成、展开与成功的历程,从中可以读出脱贫攻坚中所体现的中国智慧、人间真情,读出百姓的获得感、民族复兴的方向感,读出为中国的脱贫事业减贫史做出了伟大贡献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