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的养猪行情走势应该分为两个周期,6月份到9月份以螺旋式区间波动为主,价格区间应该维持在10-13元/斤之间,10-12月份以快速上涨为主,价格很有可能突破18元/斤,但是很难达到2019年9月份的20元以上的高价。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由于非瘟常态化背景下猪场抛售导致猪价下跌和猪肉消费刺激导致猪价上涨两方面因素,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2021年下半年猪价走势,主要从非瘟弱毒株影响、冻肉及猪肉消费量、国内养猪产业恢复、疫情不可控因素等四方面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非瘟弱毒株自北向南传播,养殖户抛售导致猪价萎靡不振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感觉都忽视了一个行业性问题,就是非洲猪瘟弱毒株影响,只有从事养猪行业的内行人,才明白“疫苗毒”对猪场的影响。从去年年底一直持续到现在,自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出现“疫苗毒”扩散,大量猪场被感染,甚至超越了2018年野毒对猪场的影响。

目前整体的传播趋势呈现自北向南扩散,自华北向东北和西北扩散,最难已经传播到皖北和江苏,随着生猪跨省调运,弱毒株向南传播只是早晚的问题。而面对疫情,猪场只能快速拔牙,抛售大量不足称的生猪,甚至是部分保育猪和母猪,而大量病猪进入市场后,对于当地猪场疫情防控难度提升了不少。

我认为这一点是影响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随着二轮疫情的影响增大,抛售生猪量会继续增加,届时猪价上涨的时间就会往后推,因此下半年前半段,也就是6-9月份很有可能继续处于猪价萎靡期,维持在10-12元左右螺旋式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假期节日决定猪肉消费量,出栏生猪、储存冻肉和进口冻肉共同决定猪肉供应量,供求决定价格

猪肉消费主要受季节、节日等影响较大,春节过后猪肉消费下降也属正常现象,年前猪价猛涨到18元/斤,过完年猪价就开始下跌,主要是受节日过后消费降低影响。

加之年前生猪产业恢复,肥猪出栏星增加,进一步加速猪价下跌。而且年前年后华北地区疫苗毒影响,也加速了肥猪出栏速度,再进一步加速猪价下跌。

而下半年猪价走势还是靠猪肉消费和猪肉供应量来决定,猪肉消费集中在中秋、国庆前后,猪价上涨的最佳时期也就集中在9-10月份。

而生猪出栏量将会在9到10月份降低到最低状态,该抛售生猪也抛售完毕,复产猪场生猪还未出栏,而储备冻肉和进口冻肉对于下半年整体影响不大,因此猪价在9-10月份出现上涨的可能性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非瘟常态化背景下,养猪成本增加,生猪产业将会处于清场、复产、扩繁状态之下循环往复,猪价也会维持在相对高位。

专家一直在强调,未来3-5年很有可能都处于养猪盈利期,而目前的养猪保本价大约需要10元以上。高昂的饲料原料成本,玉米价格高达1.5元/斤,相比几年之前翻了一倍,豆粕价格3500元/吨,也处于历史高位。而且养猪风险提高,投资加大,一个100头自繁自养的基础母猪场,大约需要200万以上的投入。加之非瘟防控成本,生物安全成本,猪场改造成本,洗消设备等,无疑增加了养猪成本投入。

回顾近三年的养猪情况,大部分猪场处于清场和复产过程中,甚至有很多猪场经历了不止一次清场,未来在非瘟常态化背景下,这种循环往复的周期还会持续存在,这也就决定了养猪产业将会一直处于恢复期,生猪出栏量并不会突然增加到饱和状态,猪价也就户维持在相对高位。2021年下半年涨价一定是主基调,但是过程会有一定坎坷。

四、养猪成本可控,饲养管理可以提升,但是疫情风险最不可控,这也是对猪价影响变数最大的一点。

非瘟野毒经过2年时间的适应,国内不少猪场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做到可防可控。猪场各方面饲养管理措施有条不紊提升,养猪成本也控制在合理范围,可以说直到去年年底之前,养猪产业处于稳稳的上升恢复期,但是本土化弱毒株出现打破了这个平衡,这也将是影响下半年猪价的最不可控因素。

综上所述,非瘟常态化背景下,下半年猪价以上涨为主基调是大方向,但是疫情不可控因素将是最大变数。按照正常的生产节律来看,综合各方面因素,下半年9-10月份以上出现大涨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