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OPE/文 张进/图

我生活在一个家暴的家庭里,生父生母为了把自己的暴力正当化,做了很多无耻的推卸责任的事儿。他们说一切都是我的错,他们只是实在无奈才会动手打人、开口骂人。

所以从小我对人性里这种说不上大恶,但依然很恶心且危害甚广的平庸之恶,能够到什么程度,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我患病的那段时间,曾多次见识到像这样的平庸之恶,希望病友、家属,以及社会上善良的人们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01不要逼迫受害者去原谅

前些天,取关了微博上的一位大V。

那天,好像是除夕夜过后,看到他凌晨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说:拿十年前的痛苦折磨自己,是你自己的事儿,自己活该。

当时就很不爽,然后就把他取关了。

本来我还忖度着,要不要先给他回复几句,这种观念是一种极度的无知, 无知程度跟那些说抑郁症就是自己想不开活该的人,不相上下。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说了也没用。

之后又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突,破了我控制情绪的极限,崩溃大哭了一场。

好友看到我哭,还准备逗我,让我不要哭了。

后来他发现我哭得太狠了,肯定控制不住,就轻轻的拍我的背,让我哭出来,别噎着就好。

如果吓到了楼里的其他住户,在此道歉一下,因为你们肯定看不到,我只是想给看得到的人表达下我的道德“高尚”而已。

我想起了很多事情,所以决定把这些事情,或者说是想法,写下来。

认为受害者应该去原谅,去化解“仇恨”,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如果我15岁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人这样对我说,可能我的痛苦会减少太多太多,病也大概不会拖得这么久。

那些劝我去看开,去原谅的人,我想了很久要不要一句傻 * 骂回去,后来还是决定算了,因为我懒得跟那些人吵架。

这个世界要变得更好,减少各种伤害,尤其是家庭暴力、性侵,决不是通过逼迫受害者原谅,就能做到的。

我在这里用了“逼迫”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很多时候这种“劝导”带有太深太严重的道德绑架,甚至威胁的成分。

说这些话的人,他们会用很多很美好,很华丽的词来形容你: 你现在已经成长成熟了,你现在更强大了,你很善良这样。

之后画风一转,就毫无逻辑的导向了另一个方向:因为你有着上述所有的特性,所以你需要去原谅。

这让我非常惊讶,因为我很讨厌说话没有逻辑的人。

当然,那些直接上来软“诅咒”的人,也是不在少数的。

最轻的一种:“如果你不去原谅,那么你就会一辈子痛苦”。以及这种话得变体:“自己不大度活该痛苦”。

“原谅”这个词,加害者和旁观者,都是没有资格提出的。只有受害者有权力说出这个词,并且这样做。

加害者和旁观者更不能或软或硬地绑架着受害者去做这件事,然后让受害者承担上新的痛苦,而旁观者从中装满了好几锅道德优越感、权力感的羹。

你的痛苦,它在那里,如果你想让它从你的体内,被“代谢”出去的话,你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正视它,尊重它的存在。而强迫受害者去原谅,是与这个正确的方法背道而驰的。

我的治疗师告诉我的是,痛苦就好像你身体里或者脑子里的某一个部分。当你拼命用理智压制它的时候,它就会到处游走转移,寻找一个你身上最薄弱的环节作为突破口,来表达自己。

我想对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说:

正视你的痛苦,尊重它。更重要的是,你不要对此有道德负罪感。你感到痛苦的原因,是加害者对你的伤害造成的,不是因为你软弱,不是因为你不够宽容造成的。痛苦已经在你身体里了,千万不要老是自责着“为什么我就是放不下,为什么我做不到去原谅”,这会给你带来二次伤害甚至三次伤害,完全没有必要。

你如果真的强迫症自己、勉强自己去原谅,那么痛苦被压抑到极致之后,一定会寻找一个新的出口来爆炸的。别理会那些道德逼迫, 你没有义务去原谅。别有内疚感,好像因为你不原谅,这个在你身上发生的恶才一直存在,千万别这样想。

要减少这些“恶”,是应该通过让加害者大大提高作恶成本来达到的。

我不是学法律的,也不是学政治学的,我并不懂得应该如何什么法律条款能这些加害者的作恶成本尽可能增加,同时不让他们破罐破摔直接杀人。

但是我知道,起码有很多简单的事儿应该可以做到。

剥夺抚养权很难吗?你把那些猥亵自己孩子的人扔进去坐牢很难吗?

如果你自诩是一个善良的人,那么这些制度上可以减少的“恶”的手段应该有很多,值得去研究。

不要再做一个逼迫受害者去原谅的人了。

02你的痛苦不是伤害他人的武器

作为抑郁症的患者,我常常是从一个弱势群体的角度,批判健康人的道德绑架,但最近我越来越确认,我们有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前几天,我重温了黄蓓佳的一本小说——《亲亲我的妈妈》,觉得小说里的这句描写颇为合适:

不幸也是一种武器,可以拿着它乱扫一通。

那时,我才康复没有多久,经常在某个网站,回复一些患者的提问。

有一次,我和一位网友对话,言语不甚投机,终于,我收到了这样的消息:

“你也是抑郁症患者,你也是这么痛苦的过来的,怎么能对人没有一点点的同情之心呢?”

我表示,真的非常对不起,我的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帮不了你了,建议你向专业人士求助。

那名网友马上改口道:“是啊,你当然可以这样说,反正你有感情很好的男朋友了(当时和前男友还没分手),我们这种孤苦伶仃的人,怎么能和你比。”

我当即重申,我确实没有能力帮助你,请你寻找专业的咨询师或医生求助,我不会再回复你了。

然而,我可能还是太天真了。

因为从那之后,我继续做尝试帮助患者 / 疑似患者 ,给各种七拐八绕找过来的人介绍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帮助疑似早期抑郁倾向的人做心理疏导等,我发现,那个给我发来站内信的网友绝对不是孤例。

“如果你是一个非患者,那么你是健康的有能力的,你怎么能不有一点怜悯之心,帮助一个病人呢?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抑郁症患者,那更好,同为患者你怎么可以连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甚至你如果不帮我,你和那些害你得了抑郁症的人有什么区别?”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伤心的事实: 同为弱势群体,内部也会有难以弥合的分裂。

总有一部分人,想踩着另一部分同样不幸的人,来投机取巧,获得利益,而另一部分人只好拼命努力洗刷外界“群体里的人都是那一部分人”这样的看法,因为不这样做,就会被那些豁得出去的人一起捆绑着坠入深渊,还得不到那部分人所牟取的利益。

抑郁症也如此,“抑郁症患者就是自己矫情,自己太做”这样的刻板印象,不能说与这种现象、这些人毫无关系。

可是抑郁症患者去攻击救助者和病友,又图什么呢?我觉得一个是很朴素的“柿子挑软的捏”的道理。

就像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会谴责受害者,也总有那么多人不惜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强迫受害者去原谅?因为加害者既然有能力加害他们,就有能力去加害你。

这种不安全感,总要找个人发泄,于是受害者这个显然实力上的弱者,就成为了靶子,能更轻松、更有效、更稳定的排解他们的情绪,得到他们想要的——这就是各种“受害者有罪论”的心理基础。

归根到底,其实是最原始的丛林法则,近乎于本能的心理模式,是人始终无法彻底克服的动物性。

那些以不幸为武器乱舞一通,攻击那些试图帮助、接近他们的救助者的抑郁症患者也是如此,既然你向我表现了关怀或关怀的意向,说明你已经是善意的,很有可能还是宽容的接纳的。 比起“冤有头债有主”地去回击那些已经有能力成功的伤害过自己一次或者若干次的肇事者,抑或是那些敌友未辩、很有可能是持有敌意的陌生人,攻击帮助自己的人显然旱涝保收。

对于他们来说,“我的怒气发泄出去”就可以了,至于这样是否是有效的、可持续的、建设性的,则不在他们的考量之内。

有时,我觉得很气馁,觉得那些有心救助的人,最好不要直接去接触患者们,毕竟人家一是无辜,二是好心,不该让人家去承受可能遭遇的充满恶意的扫射。最好还是委托给专业机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们更加有效的方法,也有完善的督导制度,来减轻甚至完全杜绝被救助者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但是,专业机构真的可以完全信任吗?哪些机构是由真正的善良、专业的人支撑,而不是国内随便搞个心理治疗的资格证,就来从业的?哪些又是看到这个商机,磨刀霍霍,等人血馒头,来饱餐一顿的呢?

反正我是不知道。所以,我依然决定留下来坚持做。

让我们互相拯救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