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役军人王江雁荣获“爨乡文化名家”荣誉称号 供图

在爨乡大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当年戎装在身,为保家卫国,冲锋陷阵,驰骋疆场,万里边境有他们矫健身影。现在他们戎装虽解,但军魂犹在;岁月易逝,但初心不变。时光在悄然改写着他们的容颜与命运,而年少从军时的赤子情怀却矢志不渝。有着35年党龄、陆良县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王江雁,便是这样一群最可爱的退役军人。他像一只南来北往的大雁,不知疲倦、自由穿梭于祖国的大江南北,每到一处,他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时光岁月和艺术作品传播着风靡华夏、历久弥新的爨文化,一步一个脚印成长,成长为爨乡陆良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的“领头雁”。

60年代出生的王江雁,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人,祖辈与泥巴打交道,自小看着父亲手工做陶,在泥巴窝里长大的他和所有年少追梦的年轻人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憧憬。

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军人的地位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至高无上的,更是英雄的代言。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时年17岁的王江雁在这样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背景下,也日思梦想要当兵,做一名英雄!怀揣着这份美好的梦想,1982年,王江雁如愿以偿走出家乡,前往昆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四十师118团服役。服役期间,经历了1984年4月28日云南文山麻栗坡老山收复战。这一战使身为小兵的王江雁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更明白理想跟现实的差距。

王江雁参军时的照片 供图

文山麻栗坡老山收复战给王江雁留下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1984年4月28日,我军向敌军侵占的云南老山地区边境骑线点展开进攻。时任副连长张大权带领突击队向老山主峰发起冲击。战斗中,张大权先后三次负伤,先是右大腿被炮弹炸伤,接着右手臂负伤,后来他的小腹部被横飞的弹片削开一个洞,肠子和鲜血从伤口处喷射而出……他对战友们说:“我张大权愿以死相拼,带着你们做最后一次冲击!活着,我们就站在主峰上!死了,我们也要躺在主峰上!”后来,战斗中张大权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在他精神的鼓舞下,我军将士不怕牺牲,勇敢战斗,最终夺取了收复老山战斗的全面胜利。

战后张大权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他的雕像高高矗立在老山的主峰。如今,和平时期的老山主峰已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眠在老山上的战斗英雄在烈火中永生,成为王江雁一路奋发的精神灯塔。每一年的清明期间,王江雁都会抽出时间到老山扫墓,看望战友,瞻仰英雄,洗礼初心,向现实冲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矗立在老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战斗英雄”张大权的雕塑 资料图

一日戎装,终生为兵;天下虽安,忘战必危。1986年,光荣退役后的王江雁被安置在陆良县民政局。有着安稳工作的他从不“安稳”,对爨文化不仅痴迷,还用行动践行着一个军人对文化的悟道和追求!

过着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对跟上班族有着不一样的生命体验的王江雁来说,无疑是一种束缚和禁锢。1998年,王江雁毅然决然辞去公职,跳出体制,下海经商,自主创业,把商场当作人生的“第二战场”。开始接触旅游行业、工程行业,后来,为了不让父辈留下的传统制陶技艺失传,他先后到宜兴、景德镇等地拜师学艺,致力于爨文化研究、传播、推广和爨陶的技艺传承,做一个爨陶匠人和爨文化传播使者,一路饱尝创业的艰辛。

在坎坷创业路上,每每遇到困难,面临艰难抉择时,战斗英雄张大权不畏牺牲的英勇壮举成为他打拼的动力源泉!军人的忧患意识、感于亮剑的气质和克敌制胜的锋芒一直激励和鞭挞着他不能温水煮青蛙,不能安于现状,要时时进取,勇敢追梦。

按《辞海》释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一千多年前,发端于陆良,延绵云贵川的南境地界,曾生活着一个强大的民族——“爨人”,并由此产生爨文化。据史书记载:爨文化是自东晋经南北朝至唐天宝七年,爨氏统治南中地区长达400余年间所造就的历史文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滇东高原既有盘江便利的水利,又有乌蒙丰盛的牧草,这就使爨文化在华夏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礼乐、诗歌、习俗、典祀、服饰、饮食、医药、建筑、工艺等方面,从现存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类型上有着鲜明的独特的农、畜并存的地域文化特征,深深影响着这方水土的一代又一代“爨人”。这一重要的地方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原文化的交融,虽然从唐代南诏走来,但渐渐被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到清代才重现异彩,此后从爨龙颜碑的发掘,以及延续至今的陆良土陶,才隐约探寻出爨文化的痕迹。

传统的陆良土陶究竟起源于何时,兴盛于何代,几乎没有任何典籍可查,有待历史学家和文物界业内人士进行专业考证。但早在明清时期,在陆良有一个专门烧制砖、瓦、陶、罐的地方,就是故取名为“窑上”,即今天的中枢镇窑上村。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陆良境内尚有马街镇汤官箐、中枢镇菜园以及北坛山等地,依然采用古老的龙窑技术烧制盆、碗、罐、缸、杯、甄子等传统土陶器皿。随着生活得发展,时代的变迁,土陶器皿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菜园、北坛山等一批土窑相继歇业。

王江雁在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做爨文化宣讲 供图

王江雁在创业过程中,大浪淘沙,最终放弃此前所有的生意业务往来,醉心于爨陶的研制。如何让传统的土陶融入爨文化元素,使之更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地方个性,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欣赏收藏的艺术价值,成为王江雁多年来立足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研究的初心和使命。

传统技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非遗”,具有不可复制的顽强的生命力。马街镇汤官箐村的几户人家,始终坚守着祖先传承下来的手艺烧制传统土陶,并与市场经济迅速接轨,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目前,汤官箐村烧制的土陶品种主要是大批量生产花盆、咸菜缸之类的生活用品。制作土陶的工艺也揉进了一些现代科技元素,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龙窑也被立窑取代。

制陶工艺要想走得更远,必须融入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不仅要放低身段,融入寻常百姓家,更要抬高姿态,与文化比翼齐飞,飞出新境界。2012年10月,王江雁基于对爨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理解,开始对传统土陶进行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他整合了爨体书法大家和传统土陶制作艺人,把爨体书法与陶器结合,开发研制出了精美的爨陶,赋予了爨陶独特的灵魂气质。

王江雁以爨陶为载体,积极讲解传播爨文化 供图

爨陶的推陈出新,为古老神秘的爨文化提供了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实物载体,也对开发利用历史文化打造陆良旅游文化大县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现如今,王江雁已经“奔五”了,但依然保持着一颗炽热的心,“咱当兵的人”赋予了他融入骨髓的锐气与坚韧,他勇闯新路,坚持不懈,闯出了一条退役军人“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文化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江雁与孩子们在爨陶体验馆开心“玩泥”供图

2020年,在疫情致使全球经济形势受挫的形势下,王江雁的爨陶网上订单依然雪花片飞,年初便复工复产,完成上海上千万元的手工爨陶定制。爨文化和爨陶的完美融合,工艺和文化融为一体,王江雁成功打造出世界名陶——云爨陶。近几年,爨陶年产值均超2千万元,安排退役军人就业10余人。王江雁成就了爨陶,爨陶也成就了他。

如今,集光环于一身的王江雁既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爨陶非遗传承人、爨乡文化名家、陆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一届会长、陆良县爨陶艺术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爨陶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瑞丽市爨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爨陶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大赛参展中获奖,他使爨陶走出陆良,走出云南,走出国门。

在事业风生水起,爨陶享誉海内外的背后,王江雁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军人。亲历老山之战的枪林弹雨,他常调侃自己的命是“捡回来”,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时时刻刻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拥抱美好生活。

王江雁向抗疫英雄捐赠“不忘初心”的爨陶 供图

在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王江雁看到华夏大地,党中央一声号令,无数华夏儿女闻令而动,纷纷请战,加入到全民战“疫”中。王江雁心潮澎湃,义无反顾积极参与到社会捐助和公益事业中,他自发购买物资,和陆良县退役军局领导一起走访慰问陆良支援武汉抗疫的医护人员,被陆良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授予“爱心捐助”荣誉称号。

2020年3月,一篇题为《抗疫前线白衣天使张艳:她是老山战斗英雄张大权的女儿》的文章引起他的关注。多年来,他内心纠着一个结:就是一直想寻访战斗英雄张大权的后代。通过此文章获悉张艳就是战斗英雄张大权的女儿!张艳在湖北疫情告急的情形下,主动请战,驰援武汉。她传承烈士血脉,传递爱的温度,与千千万万医护人员携手,用医者大爱,忠诚担当铸就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战斗英雄”张大权的女儿、医护人员张艳前往湖北抗疫 资料图

零星的信息令王江雁如获至宝,他决定写封慰问信给张艳,再次回顾当年的杀敌情景,勉励后人勿忘历史,珍爱和平。信写好了,却无法寄出去。后来,一篇有关他找寻“战友”张艳的《一壶初心印爨陶》的文章经各大媒体刊出后,热心的网友立即将有关张艳的信息反馈到王江雁这里,王江雁特意赠予张艳一套刻有爨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爨陶,寓意口杯相传,通过这种方式略表寸心,告慰战斗英雄,激励后人坚守初心。

信息时代,让人们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多年来,王江雁长期帮一名家住外地的陆良籍退役军人认证身份信息,每年都要往返好几趟。这时,国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局,着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他为之振奋,闻令而动,便萌生出尽快开发一套软件,用来存储退役军人的身份信息。让这些上年纪的老兵就不用每年往返退役军人事务局,坐在家里只需要“一分钟”,便可以完成身份认证。

王江雁参加曲靖市退役军人创业大赛并获奖 供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凭着军人的拼搏闯劲和商人的敏锐嗅觉,为了这“一分钟”,王江雁迅速“网络”深圳的高科技人才,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研发“拥军智慧”一体化信息平台。

为打造这个信息服务平台,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的王江雁率领云南南翔科技有限公司近30名年轻的IT行业精英,深入各地学习调研,设计平台架构。他们不舍昼夜,将智慧火花绽放于研发陆良退役军人信息平台程序的操盘间,致力于将众多繁琐的身份信息、数据和各种报表“一网收尽”。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技术攻关,每一个跳动字节的背后,无不凝聚着王江雁及其团队创新的灵魂和智慧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江雁与他的团体正在昼夜加班调试退役军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供图

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开发测试,退役军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终于2020年6月12日测试成功,并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首家在陆良县启动运行,此后在瑞丽等全国各地铺开,多地实现退役军人身份信息“一网受理、一网通办”,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为退役军人找到家的温度,展现了创新创造的匠人精神。

千帆竞发,“军”拥爨乡。人民军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回归人民。王江雁只是退役军人中的一小份子,他扎根爨乡,接续奉献,用军人的品格和担当书写爨文化,传播爨文化,开创新天地,建功新时代。

未来,步入中年的王江雁依然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争当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的“排头兵”,为无数退役军人和年轻人上好创业课,上好文化课,做好一个忠实、干净、担当的爨文化传播者,为爨乡儿女树立生命不止,自强不息的军人形象和先进榜样。

云南网通讯员 李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