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网红”什么样?

Sir真被惊艳到。

30年前的“颜值网红”,无化妆,无滤镜,无包装。

却有人说他像吴彦祖、张国荣、赵文瑄……

真·素人出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金融网红”,现在流行炒楼,炒股,炒鞋……

他也炒,还比别人都早。

小学发家,以炒邮票换零花钱。

最可爱,莫过于“吃播网红”

不同于现在吃播,满眼浮夸的吃相和分量。

他就吃鸡翅,明明用手吃,却弄得满脸油,一只,两只……十只。

吃起来还是那么香,Sir隔着屏幕流口水。

旁人问他觉不觉得自己胖?

无辜摇头:木有木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代变了,对于网红,当下我们总急匆匆地趋之若鹜,想挨个扒干净。

——TA们从哪里来?

却很少人想起,问问。

——TA们,后来到哪里去了?

寻人记

TVB新节目,满屏5星,豆瓣冲到9.7

节目如其名,就是“找人”:

童年长得胖胖又可爱的玩伴;中学时代的校草;那些年在电视机里一闪而过的新闻主角......

从小看TVB节目长大的毒饭,或许都认识他:方东昇。

身份很多:记者/新闻主播/主持人/节目制作人。

有句话这样说:

东昇出品,必属精品。

Sir举几个例子。

《世界零距离》,寻访和深入了解世界上那些冷门的角落的生活和风俗;

《长命百二岁》,走进全世界的敬老院,体验和挖掘老人们的生活、甚至是普及死亡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远,那么近》,探索世界上的交通工具。

对,交通工具。

为什么去迪拜坐车会有金子捡?为什么泰国皇家警察处理交通事故的时候要学习接生?为什么巴基斯坦的公交车吞吐量这么惊人?

他这次主持的《寻人记》,同样切点新奇——

一部新闻素人版本的《人生七年》。

当所有的节目都在制造新爆点、新话题时。

他们却追寻遥远的过去——

寻找八九十年代TVB采访过的新闻故事主角。

如此刁钻的节目形式,Sir倒不意外。

这是港人天生的“小人物”视角——

即便节目找的人,都不算素人。

但节目真正想寻回的,是这些人褪去“流量”后,回归平凡的市井与烟火。

01

人生永远都可以重来

30多年,足以让一个小孩到青壮年,让一个少年人至中老年。

这种时间的比照,最让人唏嘘的,是这一位新闻主角。

30年前的校草。

当时学位不足,只有不足3成的人可以考上高中,即便好不容易考上高中吧,绝大部分人都考不上大学。

升学的每一关,都是一试定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快来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小时候的你

当时TVB采访了三位中学生。

会考即将到来,他们面临人生转折。

上不了高中,只能去搬砖、混社会。

会考成绩出来时,TVB拍到了他们看成绩单的时刻。

很遗憾,校草和身边的两位死党都是学渣,都没考上。

中文科,D?

不要拍不要拍……

唯一幸运的是,节目的确让校草“火”了一把。

就连如今片段播出,弹幕“舔屏”之人依然不少:

36年后,《寻人记》想找到这位校草。

当年没有考上高中的他,人生真的被颜值改变了吗?

一见面,小迷妹们就认出来了:

“哇,果然是校草。”

校草本来是拒绝采访的。

他最后愿意再出镜,主要是重回当时接受采访的中环码头。

纪念曾经的死党。

虽说3个人当年都是学渣,但他们都有着最质朴的友情。

我们三人明白对方性格

假如他想做一件事

如果他不对我们会劝他

做得对我们会赞扬他

最让人感动的是那句:

“有十块钱,我们会分三份钱花”。

一旁的死党都羞涩地笑了。

果然是青春啊。

可是,气氛马上急转直下。

“校草”面对镜头,几个来回后,才道出他真正决定接受访问的原因。

两位死党已经先后离世,“曾经的三个人,只剩下我了。”

50多岁的校草感慨。

“人生很短,亦很无常。”

当然,这不是一档制造苦情的节目。

回到自己,校草说起往事也很淡然:

会考失意后,当过模特,当过空少。

现在做老板做点小生意,一家人“齐齐整整”。(艺术来源于生活啊)

Sir盲猜,如果这档节目放到内地,大几率会猛攻落榜往事,制造焦虑。

“不好好学习后悔吗?”

“没有学历的人生有多难?”

“会让孩子好好学习吗?”

幸好,《寻人记》没有。

回忆起当年“一考定终生”的会考,校草只言片语,有后悔,亦坦然。

他说:

走了,错了,改,再来。

永远都可以重来。

不是一件事决定一个人。

02

以人窥时

没有明星,没有热闹的游戏,更没有五颜六色的花字。

每一期仅20分钟,吃一顿午饭的时间就可以看完。

太“简陋”?

Sir更倾向于,它太“清爽”了。

《寻人记》真正是在短短的20分钟里“以人窥时”

俗话说,一个人的命运不能只靠自我奋斗,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30多年,变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人生。

还有身后的“大时代”。

《寻人记》中的两期,也试图从30多年前的“热点”出发。

一是科技;

二是“炒风”,炒鞋、炒股、炒楼.......

1991年,有电脑的人是少数,玩转上网冲浪的人更是少数。

TVB采访了当时的潮男Louie。

6台电脑,24小时开机,每天忙着钻研一个叫“互联网”的东西。

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Crazy Net”。

他自费编程序做了一个电子布告站。

类似今天的“论坛”。

为了让网友们体验更好,他把自己一半的薪水都投入到维护中,甚至上班也摸鱼偷偷搞。

三十多年后,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

我们眼下有无数“Louie”。

那他是被更先进的技术淘汰了,还是凭借着电脑技术致富了?

答案——

他变了,也没变。

曾经的“Crazy Net”,改名“Crazy Lab”。

去了日本深造,回流香港后开了一家科技公司。

并命名为,疯狂实验室。

90年代,他有6台电脑。

现在的疯狂实验室,有30多台大大小小的电脑、感应器、机器人。

门锁、电视、窗帘........

可以自己搞自动的东西,狂人绝不手动。

狂人狂人,归来仍是狂人。

另一位。

是这位笑得十分灿烂的“小炒王”。

1997年,早晨,四五百人排起了长龙。

他们不是排队买奶茶,而是为了买刚发行的邮票。

有人真心收集邮票,就有人是为了炒邮票

11岁的小张凌晨5点就和同学凑钱坐公交到这里排队。

一个买十套八套,再转手卖给同学赚上一笔小钱。

妈妈认为这会影响他的学习,但小张可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都是小case啦。”

只有考试需要呈上教育署时,就认真复习,平时的考试就不用太认真的。

小炒王不仅炒邮票,还炒硬币。

他储了好几种硬币,看看以后会不会某一个版本升值。

就连身边的同学都认可他的专业程度:

“你以后肯定是从事这个事业的。”

猜对了。

虽然现在早已不流行炒邮票炒硬币。

“小炒王”金盆洗手,小张现在专业“炒股”了。

大学读了会计系,毕业后投身金融界,现在负责新股上市工作。

回看小张小时候炒邮票,可不是只会收集邮票。

早就有了投资思维。

邮票价跌了,他不慌不慢,拿稳在手中。

因为呢,小张有自己的一套理念:邮票是不会一直跌价的。

小张,果然够稳。

对于他们来说,兴趣爱好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对于旁观者来说。

“大时代”也有着它的变与不变。

这一届小朋友,面临关键词是“内卷”“鸡娃”“焦虑”……

而30多年前的小朋友,经常面临没有人照顾的现象。

80年代,TVB采访了11岁的“大姐大”倩仪。

妈妈要上班,没有人可以照顾姐姐和两个弟弟。

无论刮风下雨,倩仪都要紧紧牵着弟弟的手,一起放学回家。

放学回家,他们还要自己煮饭,吃饭。

妈妈还没下班,他们晚上自己关门睡觉。

当时社会号召重视这个问题:

家长们留儿童独自在家,后果不堪设想。

疏忽照顾也可能导致虐待儿童。

30年后的倩仪,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从紧紧握住弟弟的手放学,到现在每天接送儿子下课。

倩仪说,现在的时代,不可能放心让孩子单独放学。

以前11岁的倩仪垫着椅子都可以炒鸡蛋煮饭。

现在的儿子只会用玩具炒蛋。

所谓大时代,细微到个体时,才能看到真实。

这些“变与不变”,不也是我们走过的路——

变,不一定是随波逐流;

不变,也不一定是固执僵化。

它们加起来,只是生活。

03

人情味

在Sir看,《寻人记》并非那种云淡风轻的节目。

它藏着一股韧劲。

寻人,也在寻找着久违的,被时代渐渐稀释的——

浓浓的人情味

最明显的地方。

在于他们竟然不关注最新热点,而是找回那些没有人会记住的素人。

当这些新闻主角被方东昇找到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惊讶。

激动的,过于真实——

“什么?方东昇找我?这是电话诈骗吧?”

克制一点的,也不禁感叹——

“没想到过了这么久,你们还有兴趣找这个人。”

这里没有仰视众生,只有陌生人社会里久违的人与人的羁绊。

30多年前,没有手机电话、没有QQ微信。

很多地方也早已消失不见。

作为新闻采访,很多时候其实也不知道采访者真正住在哪里,甚至都不知道全名。

《寻人记》更多时候靠的,就是“笨办法”。

有时候一找,就需要好几个月。

走访当年采访的地点,一些店铺一开就是三四十年。

对比现在就连邻居都不认识的城市生活。

“我认识他妈妈”这样的话让人陌生又温暖。

又或是刚好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就是新闻主角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

当然,最让人感动的是。

新闻主角,并不像影视剧的主角。

他们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只是社会热点事件的符号。

但《寻人记》却把他们当成一个鲜活的个体。

上面说的“独自留小孩在家中”社会事件中的倩仪、早早挑起生活重担的倩仪。

当节目组在节目尾声时。

问起倩仪会不会怨自己的妈妈,这么小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她说不会,那时候妈妈需要上班,的确是没有办法。

但说着说着却红了眼眶。

或许是想起自己的妈妈,或许是想起才11岁却要照顾两个弟弟的委屈。

或许亦是为现在的母子情分而感恩。

我的儿子年纪这么小就会抱着我

所以我现在要珍惜我儿子

如上面提到的校草。

他在过去的节目里,只是“学位不足、考试压力大”社会热点里的一个“论点”。

但多年后我们了解了他背后的兄弟情、人生阅历的改变。

“肥仔”成柏熙一集里。

“小肥仔”在过去的新闻事件里,是“儿童过度肥胖”里的新闻人物。

多年后采访他。

我们会发现他和童年时一样,乐观、爱笑、亲切。

或许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寻人记》的开场词——

有人说人生就是营营役役,也有人说人生就是寻寻觅觅

谢谢这款节目。

让日常营营役役的我们。

找回了一份久违的“人情味”。

更谢谢这些节目里的“人”。

他们或多或少,都曾被归纳于某种浪潮中的一员,却在浪潮褪去后,紧紧攥住了脚下的一点砂砾,一寸泥土。

凭借这股韧劲——

以细微对抗宏大。

以务实抵挡万变。

他们可以,我们也可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津安4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