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余秋雨和妻子马兰上街买菜,在经过一个报摊的时候,突然马兰拽着他急急往前走。余秋雨觉得不对劲,停下来一看,报刊亭最外面展示的报刊上面全部是余秋雨的负面标题:《余秋雨是文化杀手》、《艺术的敌人余秋雨》、《余秋雨为什么不忏悔》、《剥余秋雨的皮》……

余秋雨看得脊背发凉,他明白,他被媒体当作宝贝的光辉岁月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秋雨1946年出生在浙江余姚,1985年2月,他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1986年,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到了1992年,余秋雨写出了震惊华人文化圈的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

当时金庸、余光中、白先勇、贾平凹等海内外华文作家都对《文化苦旅》给予极高的评价,甚至金庸将余秋雨和鲁迅相提并论,白先勇直接评价余秋雨是“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 。”

一年时间,《文化苦旅》重印11次之多,46岁的余秋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大师。

图注:余秋雨和马兰

但是正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接下来余秋雨因为和原配离婚,娶了小他16岁的马兰,从而背上无数骂名,甚至每过一段时间都会传出余秋雨和马兰离婚的假新闻……根据杨长勋教授不完全统计,当时诽谤余秋雨的黑稿高达1800多篇。

出人意外的是余秋雨并没有任何回应,淡淡地说了一句:“马行千里,不洗尘沙”

2021年,余秋雨已经75岁了,而小他16岁的二婚妻子马兰也已经快到花甲之年,到了这个年纪正是孔子说得“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了,但是余秋雨却在这个时候推出他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是东方智慧的源头,被称为“万经之王”,可以说自从他诞生以来,中华历史上的文人名士就没有没看过《道德经》的。甚至康德、尼采、托尔斯泰等西方文豪都对《道德经》表示出极大的尊敬。

甚至到了现代,白岩松说:《道德经》是我的生命之书!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把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运用到联合国的工作中。

可以说对于现代人,《道德经》依然具有非常的指导意义。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道德经》中的思想都帮助着无数读者走出人生的困局……

现在余秋雨要来解读《道德经》?此消息一出,又有人说:余秋雨,你凭什么解读老子的《道德经》?

余秋雨在《老子今译》自序中解释道:“《老子今译》这件事,我足足准备了三十年。“

余秋雨的目的是:“ 让当代读者更质感、更简捷地倾听老子,不要让一层层的阐释丝网把他隔远了。“

前人翻译《道德经》走的是阐释意涵,不太在乎文学的路子,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人把它翻译成了“千里的远行在脚下第一步开始” 。余秋雨直呼这种翻译方式和语言节奏不是他所能接受的。

于是余秋雨用散文的形式去写老子,去解读《道德经》 ,这就是余秋雨的最新作品——《老子通释》!

余秋雨说,《老子》的原文是一个整体,后人为了方便人为地将其分为81章,《老子》的原文是一篇篇优美的“哲理散文诗”,后人怎么可以用晦涩难懂的解释把原文的诗意全部割碎呢?

我想用散文,保存那些初元的酒韵和醉意!”“我相信,只有促成当代生命的趋近,才能滋润千年的文本。”余秋雨如是说。

无论人们如何评价余秋雨,他的散文水平之高却是一直获得各方公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半生的余秋雨才华横溢,锋芒外露,写出了《文化苦旅》;

现在已经76岁高龄的余秋雨用他后半生的积累,再次把自己三十年的感悟用散文写进《老子通释》中。

马上就是世界读书日,我也是近期读到了余秋雨的这本《老子通释》,从文学角度来讲,这也是我本人看到的关于《老子》最通俗易懂的解释了,书籍的后半部分还有余秋雨亲自题写的《道德经全本行书》。

时值“世界读书日”活动,我愿意把我读到的好书分享给大家,《道德经》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和中国人国民性格的养成,可以说不论中外,都能在《道德经》中汲取营养,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现在这本散文大师、文化大师余秋雨沉淀三十年的《老子通释》还是极为有价值的。另外,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手感都是相当不错的,我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