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典礼那天,协和全体人员在医院西门合影。前排从左到右:护士、行政人员、教授、实习医生。右手台阶上是学生。后面几排:实验室助手、医院护工、卫生员、清洁工、厨师、洗衣房工人、传达室人员和工友。

1921年3月25日,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的首位外科住院患者出院。

病例显示:患者3月15日入院,两天后,由当时的外科主任泰勒为其行甲状腺瘤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3月25日顺利出院。

首位外科住院病人的病例。协和医院从1921年建院至今,保存着近300万册患者的病案,其中有孙中山、梁启超、蒋介石、宋氏三姐妹、林徽因等许多名人病案,还有一些中国首例疑难重症及罕见病例的珍贵病案,病案是“协和三宝”之一。

协和从当年2月起逐步开放病房,在当时的中国,这家医院的豪华程度令人咋舌:不仅所有的仪器设备都是世界最先进的,甚至医院的马桶、地板、门锁都是从美国运过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学院的学生在观摩手术

除了硬件够“硬”外,这家医院的医师力量也堪称世界顶级,病例中主刀的泰勒就是“美国现代外科之父”霍尔斯特德的得意门生。

协和医院新生代实验室

一位名叫张笃伦的病患家属向马士敦博士敬献“人类救星”匾,感谢他拯救了自己病危的妻子。马士敦时任协和医学院妇产科主任,是中国妇产科的奠基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处古老的戏台上,左侧有临时挂上的视力表,中间有医生在问诊,右侧则有人在称体重,这是医院组织的一次面向民众的公共卫生活动。

泰勒在手术中广泛应用了导师提倡的丝线,这让到访协和的美国医生印象深刻,反过来促进了丝线在美国的使用。霍普金斯医学院曾流传着这样的话:“把丝线介绍到美国外科学界的,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外科和手术室”。

从建立之初,协和的医疗水平就与世界同步,有些方面甚至领先,这得益于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的巨额捐助。洛克菲勒表面上吝啬,掏小费也不爽快,但在慈善上却非常慷慨,他散财的目的是改造社会,而科学和医学,是他认为最值得投资的项目。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购买了欧美教会学校开办的“协和医学堂”,并连带着一起买下了旁边的豫王府,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协和最初的原型。1921年6月24日,按250张床位设计的医院正式收治病人。协和从此走上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发展之路。

落成典礼期间协和董事会成员合影,手拿礼帽的是小洛克菲勒。

“协和三宝”之一的图书馆。图为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1921年9月16日,协和医学院和医院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典礼,中美政要都来庆贺。庆典期间的学术活动持续了一周,参加活动的欧美学者达280多名。洛克菲勒的儿子也从美国乘船,历经一个多月的航行,赶到中国。

当年10月26日,洛克菲勒医学会的公报上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北京的初秋很美……透过明净的空气,青黛色的西山屹立于远处;近处的景山上缀着精美的宝塔。还有宏伟的皇城墙门,金色屋顶的紫禁城。绿色琉璃屋顶的豫王府,相比之下毫不逊色,这就是新建的医学院和医院……来自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家,穿着西方学术服饰,一起缓缓走过高高的绿瓦屋顶下……队伍缓缓步入这座美轮美奂的具有中式风格的现代礼堂。”

协和建筑群落成时共14座楼,雕梁画栋、气度非凡。这里见证了中国现代医学的进步,也参与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协和对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建树和医学精英的培养。

女护士宿舍大堂。选自阿东照相馆为新建立的协和医院拍摄制作的一套彩色明信片,摄于1921年至1928年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协和学生走街串巷宣传公共卫生

明亮宽敞的病房

1921年夏,林巧稚到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考试时,一个女友突然晕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照顾病人。主考官被她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卷面的才华所感动,录取她入学。在“高进严出”的制度下,协和每年平均只有16名毕业生,到1943年共培养医学毕业生315人。

别看协和搞的是精英教育,别看孙中山、蒋介石、梁启超都在这里看过病,但说到底,协和医院还是一个平民医院。从初创时,这里就致力于把现代医学的美好设想变成现实,其中一个,就是建立社会服务部。

病人经济困难看不起病,或者是家属不耐心、不合作、不肯照顾病人……遇到这些问题,医生就会找到社会服务部。社工人员书写病人的社会历史,再进行家访,最后决定对病人减费、免费还是分期交款,以及资助衣物、路费和殡葬救济。

眼科临床教学

曾任协和医科大副校长的董炳琨回忆说,正是有了社会服务部这样的机构,当时的协和才成为两类人最多的医院:一类是达官贵人,一类是走投无路的穷人。社会服务部被穷人们叫做救命部、帮穷部。

在一次公共卫生活动中,孩子们挥舞着手中的白手绢合影

自1921年正式成立以来,协和一直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医疗和医学教育机构,以其特定的方式孕育、培养、积淀、传承着协和精神协和文化和协和人才,形成了协和“三宝”:教授、病案、图书馆。

文/孙文晔

图/部分图片由云志艺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