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这个话题讨论了好几年,今年总算有明确答复了,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我国将在未来五年之内,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方案正式敲定后,但是却遭来大量网友的反对,我查看了很多网友的留言,主要是因为企业职工工作不稳定,上了一定年龄后有被辞退的风险,而一旦失去工作后很难再找新工作,就要面临失去经济来源的问题;还有一些自由职业者,本来就是在利用家庭存款在缴纳社保费,虽然每年缴费压力大,但是想着不久的将来能领到退休金,也就咬牙坚持缴费了,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延迟退休的话,同样会面临交不起钱,失去经济来源的问题。既然延迟退休反对声音高,为何还要坚持延迟退休呢?根本原因是以下4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弥补养老金的缺口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曾在国家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我国养老保险拿到的回报非常高,过去养老金每年涨7%,现在每年涨3%-5%,平均下来比在岗职工工资涨得还快,这样的社保体系太过高大上,未来大概会出现收不抵支的状态,很难持续发展下去。直接表达出了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担忧。

不仅如此,之前网上也在疯传一则消息,说养老金到2035年将耗尽结余,80后将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人,虽然后期人社部进行了辟谣,但也是说国家会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制度,会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综合的、科学的应对措施,完全能够保证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人社部的回应,并没有否认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不足,反而是提出要制定应对之策,其中的应对之策或许就包含了延迟退休。

第二,我国人均寿命延长

我国现在执行的退休年龄标准是1978年确定的,同时还规定了不同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如果职工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也就是不到72岁基本能领回本钱,但是当时我国的人均寿命是68岁,意味着大多数人领不回本就离世了,这样养老保险账户还有一定的结余,社会整体的养老负担较轻。但是如今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均寿命预期不断延长,根据广州市发布的《2020年广州市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简报》显示,人均期望寿命近83岁,加上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终身制,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巨大,将会导致养老金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所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退休年龄也应该相应延长,才更有利于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人口老龄化严重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而老龄人口在持续增加,并且在未来10年,出生人口集中的60后,70后将走向退休,意味着我国即将迎来大规模退休潮,社会养老负担激增。目前要缓解这一现状,只有两个可行的办法,一是放开生育,这一政策已经在2016年全面落地;另一个是延迟退休,保证社会上有充足的劳动力。

第四,避免人才资源浪费

如今我国公民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社会上本科生一抓一大把,硕士生,博士生也遍地都是,这些高学历人才进入职场时就已经三十岁左右了,尤其是一些科研型人才,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四五十岁才是他们的职业黄金期,如果让她们按照现行的退休年龄退休,等于是对人才的浪费。因此,在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的背景下,延迟退休也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