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一个寻常的日子里,重庆渔民老陈像往常一样打鱼补贴家用。渔网一撒一收,渔网里沉甸甸的份量让老陈惊喜不已。没想到渔网收上来的不是鱼,而是一块足足有180斤的废铁柱!

这么个大家伙,应该会卖不少钱吧,老陈心里想。本着“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的原则,老陈转手就去废品站把铁柱卖了65块。这天降横财的65块让老陈逢人就忍不住炫耀起来。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0块,65块在当时足足可以买445斤大米或者70斤猪肉了!老陈的狗屎运一下子就成了当地的头号新闻,传遍村头巷尾。

“神秘废铁”引专家小组出动

八十年代是一个物资缺乏的年代,这么大的废铁柱会是从哪里来的呢?村民们的口口相传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于是便派出工作人员和专家小组调查此事,无人问津的小村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专家小组首先联系了老陈,得知废铁柱上有不常见的花纹,专家组更加肯定了铁柱很可能是文物,便立即赶往废品站。而那块约有75cm长的大铁柱此时正安静地躺在仓库里,似乎在等待能读懂它的伯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物保护人员把铁柱清理干净以后,表面的锈迹斑斑再也掩盖不了铁柱身上那超越千年的文物气质。为了能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工作人员与废品站老板协商一致,以200多元的价格将铁柱买回。

谁也没想到,一块废铁柱从价值65元到3个亿的逆袭之路已经开启!

江中沉浮两千年 终有拨云见日时

回到研究所,废铁柱表面的花纹和符号成为专家们的第一研究对象。

专家们研究发现,这块铁柱表面的花纹是一种艺术篆书——鸟篆【zhuàn]。鸟篆文字流行于我国春秋时期的楚、吴、越等南方诸侯国。鸟篆的笔画纤细、圆润、蜿蜒流畅还带着凤鸟头,不仅装饰风格独特,更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根据史料记载,鸟篆多见于兵器,少数见于容器、玺印,如越王勾践剑铭、越王州勾(越王勾践玄孙)剑铭。

此次老陈打捞上来的铁柱上的鸟篆,说明铁柱至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铁制品非常容易生锈,如果是年代稍微久一点的铁制品,表面早就锈迹斑斑难辨真容。而这块铁柱历经千年却没有消失殆尽,而且还如此大体积地完整保留,让我们对老祖宗的冶铁技术不禁叹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漫漫历史长河 铁柱如何躲过风雨飘摇

专家们说,这块铁柱是汉武帝时期的,应当是汉武帝修建五尺道时使用的建桥材料(铁桥墩),也是这位杰出帝王创造丰功伟绩的实物见证者。

五尺道是我国战国时期为连接中原、四川和云南而修建重要商路。因为这条路宽五尺,所以被称为“五尺道”。此路修建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得到空前规模的改造,对于汉朝版图扩张有着重要意义。

汉武帝时期,为了开辟一条通往印度的通道,唐蒙被派去修缮、扩建通往滇池地区的五尺道,并在此路沿线设县,将西南夷地区纳入西汉版图,使其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桑田沧海,沧海桑田。如今,汉朝已过千百年,西南夷各部落改名换姓,属于那个时代的文明,我们只能从遗留下来的尺椽片瓦里探索消失的繁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块铁桥墩在长江里一直保持着沉默,因此它能够避开战争的破坏,静静地等待着被人发现。这块铁桥墩无疑是幸运的。

值得一提的是,村民的口口相传和文物保护局的行动之快,让铁桥墩打捞上来后幸免于被熔化。在历史研究面前,一点一滴的史料都弥足珍贵,希望未来有更多人能意识到保护文物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铁桥墩见证汉武帝征服蜀道的雄心

汉朝最初,夜郎国、古滇国、南粤等地通过夜郎道与蜀地有着以物易物的交易。虽然众多小国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但有发展就有贫富差距,于是此地的社会逐渐分化,奴隶社会的态势逐渐显现。

此时的西南夷地有很多像夜郎国、古滇国这样的小部落,它们之间看似联盟,实则战乱不断。由于物资缺乏,这些小部落经常会因为争夺土地、山林、牛羊等起冲突,各地百姓的日子都很不好过。

此时,西汉注意到了西南夷,大臣们“只有边境防备巩固,西南夷各部落稳定,大汉才能‘四肢强而身体固,华叶茂而本根’”的汇报让有强烈征服欲望的汉武帝坐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人平复西南夷地,由于部落众多,地理位置特殊,红河、湄公河、萨尔温河、伊洛瓦底江等都发源于此,西南夷地的开发之路并不顺畅,汉军往往是一边打仗,一边修路架桥。

如此大规模却缓慢地挺进西南夷地,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汉实现“饬(上级命令下级)四境、安中国”更是遥遥无期。汉武帝开始改变策略——和平谈判。

于是,唐蒙和司马相如两人带着士兵和粮食种子,拉开了大规模开发西南夷地的序幕。

为了得到美轮美奂的丝薄和吃不完的粮食,部落酋长愿意臣服于西汉。《汉书》曾记载:酋长“皆贪汉缯帛”,纷纷同意设置郡县。

每收复一个部落,西汉就多一个郡县,接着西汉就开始在蜀地招募劳工,加紧修筑道路和桥梁,通过控制交通通畅和信息互通来增加对部落的控制力度。30年后,西南夷地区为汉朝统治范围。

所以说,西南夷地的五尺道,不仅仅只是交通通道,还是一个行政地区与另外一个行政地区相互联络的线。

而打捞出的铁柱,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多地研究古代的冶铁技术,其表面的鸟篆文也包含了极具研究价值的汉代文明,是我们更为详细地了解数百年、数千年的社会情况重要的实物资料。

从历史和文化意义上来看,这废铁柱价值不菲,专家初步认定它高达3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四川博物馆看一看,亲身感受这块铁柱背后2000多年的风霜。

文物得到保护,历史才能传

一块普普通通的铁柱,见证了一个王朝的繁荣和衰微。众多的文物背后,是我们华夏的整个历史。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魁宝,它们背负着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和手艺人的心。

作为唯一璀璨盛行经久不衰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有着太多优秀的文明和奥秘值得探索。这些不断被发现的文物,正是这些文明与历史的重要传承者和实物见证,它们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保护。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所以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唯有每个人都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坚守“上交给国家”的初心,文物才最安全和有尊严,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