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继续来关注英国疫情速报。根据英国时间4月19日下午的数据,英国总确诊人数为4,390,783人,单日新增确诊人数为2963人,单日新增死亡人数为4人。

确诊后28天内,由于新冠而死亡的总人数为127,274。所有涉及新冠的死亡病例总和为150,419。

截至4月18日,英国单日有83,225人打完第一剂疫苗,总计已经打过第一剂疫苗的人有32,932,448人,两剂都打完的人总计有10,152,039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日新增死亡4人,是自去年九月以来最低的单日新增。同时,英国的疫苗接种还在今天突破了另一个千万大关:1千万人两针疫苗都打完了。

单日新增方面,与上周一的3,568人相比,今天的水平下降了17%。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证据显示第一阶段解封和第二阶段解封加重了当前的疫情,也许唯一值得上心的,就是新发现的印度新冠病毒变种了。为此,鲍里斯取消了访印,印度也被列入了需要酒店隔离的出发地红名单。

就在最近,一条有可能影响中英留学的消息被《泰晤士报》刊了出来: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的英国国际学校,开始逐渐考虑退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文章称,在中国有国际学校的50来所英国私立学校,目前正在比如越南,非洲等地寻求替代市场。比如,Malvern College就在埃及和一间当地公司联合办学。

于是,很多学校开始另辟蹊径,除了寻找“卫星学校”的下一个大本营,还开始推出诸如网络课程等替代方案。

这与多年前的留学市场蓝海期形成了极大对比。

2018年:梅姨访华

废除了PSW(留学生毕业找工作签证)的梅姨,其实上任后对华展现过不少诚恳意向。2018年梅姨访华,第一站就选了武汉。

她在江疏影的陪同下参加了湖北英国教育文化交流展,登了黄鹤楼,然后与中国签了5.5亿英镑教育大单,在中国推广学英语运动,名称很直白,就叫English is Grea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在中国教英语,两国还签署了教师联合培训项目,当中尤其提到了中英数学老师互相取长补短,续期两年至2020年。

梅姨当时说,新协议的签订将会“前所未有地令更多孩子和年轻人能够分享关系我们两个伟大国家的想法”,从而有助于确保“我们彼此合作的黄金时代能够世代延续”。

2019年:5.03亿教育大单

2019年6月17日,第十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伦敦落下帷幕,除了“沪伦通”(点击 这里 查看详情),两国还签下了价值5.03亿英镑的谅解备忘录。

这份协议,不仅能为英国带来至少175个工作机会,也将大大推进中英两国在金融,教育,创意产业,科技,农业和食品产业方面的合作

协议当中,教育项目占的比例相当大。这符合中国提高与国际接轨程度的目标,也符合英国教育产品提供者的利益。不少英国私立学校和教育传媒出版商,纷纷采取与中国本地公司合作的形式,签下长期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

英国教育出版商Wonderbly与凤凰传媒签下战略谅解备忘录,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阅读和学习产品。

Thames Holdings将与深圳Fuzhida Management公司合资,在五年内到中国开50所幼儿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epton和侨鑫集团签下谅解备忘录,在深圳大湾区开办Repton中英双语学校。

Cranleigh学校和康德公司签下长达25年的谅解备忘录,将在中国开办Cranleigh双语学校。

不过,这些学校是否在赚钱,还是取决于各自的经营。包括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在海外办校的过程中,都遇到过盈利障碍。

截至2016年8月,伊顿公学的网课平台EtonX的年盈利为14.2万英镑,和校本部的4000万英镑相比,可以说是相当惨淡。伊顿后来就把这个项目停掉了。

哈罗的海外分校的年营业额是230万英镑,但是只盈利了27.7万英镑;校本部的年盈利则是3900万英镑。

本来预想海外分校会成为金山银山,但是一部分学校在实地操作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这直接导致了疫情之后,一部分学校开始打“退堂鼓”。

2020年:中国买家收购英国私校

新冠疫情在2020年席卷全球,国际出行受阻,学生开始长期上网课。一部分英国本土家庭受到疫情冲击,财政能力下降,直接导致了一部分英国私立学校破产。

特别是位于英格兰北部的私立学校,处境尤为艰难。Tes另一篇文章称,疫情有可能让这个区域从此不再有私立学校。

如此一来,看准了机会的中国买家开始大举收割,将一间又一间经营困难的英国学校收入囊中。

对中国买家此举,英国评论界争议比较大。不过,还是有人表示:“我们应当感谢中国投资者拯救了这些学校。”

在伦敦开中英双语幼儿园的Hugo de Burgh表示,中国买家的动机非常直截了当:1)赚钱;2)为中国孩子提供接触英式教育的窗口。

“和我聊过的中国买家这么说,”de Burgh告诉《电报》专栏作家,“‘你们(英国人)的戏剧,音乐,辩论和体育搞的不错’。中国人比较严于律己,所以他们的基础数学和科学教得更好,而且他们有信心能因地制宜,利用英国教育内容并将其提升改良。

正如de Burgh所言,一部分国际学校,就采用聘请外国教育顾问,再结合中国教育规章制度对引入的英式教育进行本地化改良,从而得以招收中国本土学生。这样一来,家长朋友不必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为孩子过早进行“二选一”,学校招生的范围也不会被局限于外籍子女,盈利面自然就扩大了。

自然,那一部分不太愿意根据中国本地情况做出改变的学校,就会在争抢生源中处于下风。

不过,这并不会阻止英国私校海外扩张的脚步,因为大部分学校其实是需要海外盈利来为英国本土学生提供奖学金,或者翻新校舍与设施的。

总之,教育这个大市场,真的是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随着制度的完善,日趋竞争的激烈也能清除一部分不合格的参与者,对家长与学生来说倒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