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最终的院线片实在是有些低迷。所以,我们才持续踩雷。

上周聊过罗素兄弟监制,王大陆、宋佳主演的《超级的我》。本周则是大家带来安妮宝贝(庆山)原著改编的《八月未央》。

截至目前,本片在豆瓣上万人评分,得分在4分左右浮动多日,最终得分3.9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括在猫眼和淘票票,同样只有6.9分,和7.5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们两家,这也算很低了。

可能有一件事情,会让大家感到很惊讶:尽管安妮宝贝的作品曾经风靡一时,但实际上,这只是她的作品第二次被搬上大银幕(仅指改编成电影)。

上一部当然就是五年前非常成功的《七月与安生》,由曾国祥执导,让两位女主角周冬雨和马思纯拿下了金马奖双黄蛋。

理所当然地,我们对这部《八月未央》也会感到很好奇,会有所期待。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部电影的评分,四舍五入也就是《七月与安生》的二分之一。

实际上这部电影单从主角阵容来看并不弱:钟楚曦、谭松韵和罗晋主演。

而在剧情上,前者号称是后者的姐妹篇,所以故事大体走向也很接近。

同样是一对闺蜜和一个男人的三角恋故事。

两个女孩子一个是向往婚姻和爱情的乖乖女,另一个则离经叛道,特立独行。

这个男人同样也是乖乖女的完美男友,但是却在即将谈婚论嫁的这个节骨眼上,爱上了叛逆的闺蜜。

而故事的结局,也是男人远走他乡,女生一个死了,一个独自抚养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我们就尝试来为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两部电影作为“姐妹”,却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

实际上,《八月未央》的诞生,比你想象中要早得多。

在一篇报道里我们看到,其实导演李凯早在2007年就已经写好了剧本,并且还在一个创投会里得到1万元奖金和100万拍摄资金。

之后,历经11年的艰苦历程,影片终于在2018年开机。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居然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集三角恋、撕逼、一夜情、车祸、家暴、割腕自杀、未婚先孕……众多古早味噱头于一体的离奇剧情。

就,还蛮精彩的。

钟楚曦所扮演的未央,是一位深受原生家庭所伤害的、沉默寡言的女孩。她的母亲因为被男人伤害过,所以从小就肆意打骂唯一的女儿。

迷惑的地方来了,她之所以会和谭松韵成为好友,是因为对方长得很像自己的母亲(学心理学的可以解释下)。

于是你会发现,影片始终在两种画风里横跳。

一边是悬浮影楼风的国产都市爱情片,俊男美女,阳光明媚,时不时就穿插各种美丽的上海空镜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边是黑暗惊悚的国产恐怖片——当我说恐怖片的时候,是非常认真的恐怖片。

以下这些镜头,都会出现在影片中。

没错,为了表现女主角原生家庭的噩梦,导演直接将这拍成了一部……仿佛是偏执母亲追杀年幼女儿的惊悚片。

钟楚曦老师这个反应,也是很适合演恐怖片了。

于是你会看到有豆瓣网友称,本片成功开创了一种国产类型片:青春悬疑恐怖片

豆瓣@基瑞尔

接下来,罗晋所扮演的好男人朝颜,和女友谭松韵已经相恋了十年,决定谈婚论嫁。

但在与女朋友的闺蜜钟楚曦短暂偶遇之后,他居然一秒就爱上了她。

并且贡献了以下令人头皮发麻的台词。

“从我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在劫难逃。”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你抬头看了我一眼
就那一眼,我的整个世界都崩溃了”

相信我,任何人念这些台词都不行,即使是罗晋念也不行。

当然,钟楚曦也不甘示弱,为我们贡献了以下更加令人头皮发麻的内心独白。

“他的出现美妙,却又很可惧。”
“直到他离我远去,我才明白他打开了我心中的枷锁。”
“有些感情,一旦付出就罪孽深重。”

上面这些台词,也许,放在书里面,是可以的,会让读者觉得浪漫、觉得文艺。

但是,把它们变成台词,原封不动念出来,就太罪孽了!

试问,观众又做错了什么?

要接受这样的语言酷刑。

而又有哪个心智正常的观众,在听到主角们一本正经地念出这些台词的时候,不会尴尬到脚趾抠出一套魔仙堡呢?

与此同时,影片始终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悬浮和不接地气感。

整部电影看下来,你会发现主角们的日常生活,似乎永远都是在抽烟、酗酒、蹦迪(宛如三分之二的谦哥)。

以及为爱痛哭。

剧情甚至都不连贯,像是无数个狗血的桥段,被强行拼凑在一起,始终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割裂感。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一场戏,恰好发生在主角三人共度的跨年夜。

上一秒钟,他们还在晴空万里的广场上看跨年倒数的烟花。

下一秒钟,你也不明白为什么,钟楚曦已经独自跑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开始爬山。

电闪雷鸣,大暴雨说下就下。

罗晋好巧不巧地出现,孤男寡女在暴雨里共同爬上了一座灯塔,最终他们擦枪走火,发生了一夜情。

对不起,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我是很真实地笑场了。

因为这时候的我,仿佛已经听到主创在对观众咆哮:

看我们这打光!

这调度!

这湿漉漉的氛围感!!

美不美!!

浪漫不浪漫!!!

但是在一部合格的爱情片里,情感的张力,所依赖的当然不是浓烈的滤镜和夸张的打光,而是男女之间的荷尔蒙。

而很不幸,在这部电影里,你看不到荷尔蒙,甚至也看不到人物。一切当然都是最套路、最粗浅的表达。

男女之间的爱情,就是喘息,颤抖,潮湿的雨,看似激情四射、实则非常模式化的吻。

女生之间的友情,通篇就是两个女生抱在一起,头靠着头。

失恋后的痛苦,当然就是痛哭、嘶吼、肝肠寸断。

最后,你也不知道为什么,但闺蜜之间总是要争吵起来,来一场毫无理由的大撕逼。

假如人物和剧情都只是木偶人一般的情感空壳,那么无论如何去修饰外在,都只会让人觉得苍白和矫揉造作。

理所当然,观众的大脑里也始终只有一个词:无病呻吟。

这时候就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同样是闺蜜情,《七月与安生》里是如何表达的?

其实只用了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女性内衣」。

在最开始,两个小女孩在一起洗澡,她们好奇又害羞地讨论,要不要穿内衣。

这是典型的闺蜜式话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与此同时,又巧妙地带出了青春期的女性性启蒙,以及她们对于成长的向往。

接下来,穿内衣的七月,和不穿的安生,恰好表现出了两种女性对于身体的态度,也暗示了双方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而最终,在那场最高潮的闺蜜撕逼戏里,内衣作为核心元素也再一次出现了。七月用它来羞辱安生——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女性价值观对于另一种的审视。

于是,这也成为了两人决裂的关键。

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内衣」背后有着相当丰富的隐喻,关于性别、成长和身体。而它所蕴藏的含义,也在随剧情和人物的发展,而不断去变化。

在某种意义上,这的确也是影片的神来之笔。

它活灵活现、真实、生活化,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触及了所有女性共有的经历和体验。正是像这样的细节,才填满了一部电影骨架之下的血肉,才能够真正勾连起观众的共情。

但是很显然,在《八月未央》里,这样的细节是不存在的,甚至于你看不到主创在这方面哪怕最基础的尝试。

没有真实的人物、没有铺垫充分的情感、更没有任何的生活气息。

一切始终都是真空的、苍白的、符号化的。

当然,某种程度上,你不能说这完全是原著的错。

毕竟《八月未央》的原著,本来就只是一本小说散文集里的一个短故事。在相当有限的篇幅里,故事原本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和框架;人物的三角关系,更多也只是一种符号。

如原作者安妮宝贝自己所言,《八月未央》只是早期的习作,是一种情绪表达,用来表达内心的“颓废、消极、质疑和迷惘”。

微博@庆山-安妮宝贝

但是,为什么会选择将这个并不那么完整的、二十一年前的作品,搬上银幕呢?

显然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出于商业的考虑。

因为这个故事是《七月与安生》的“姐妹篇”。

但实话实说,《七月与安生》的成功,是因为曾国祥成功地讲了一个闺蜜抢男人的三角恋故事吗?

当然不是!

恰恰相反,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喜欢《七月与安生》,正因为这个故事跳脱出了“三角恋”的框架。

《七月与安生》是一部双女主青春片。

看似两位女主角都在抢夺“家明”,但其实家明是谁并不重要, 在这个故事里,男人和爱情,都并非叙事的核心,而只是一个符号。

真正有血有肉的,是七月与安生本人。她们一动一静,一个内敛,一个外放;她们的成长轨迹,也恰好互为镜像,形成女性精神世界的一体两面。

从影片当时的宣传方向里,也能感受到一种女性关怀:女性有支配自己身体的自由

在这个层面上,女性视角,是《七月与安生》的创新所在。而这样一种视角,也恰好是国产青春片里长期所缺席的。

但是《八月未央》呢?

显然,这部电影是没有任何女性视角,甚至于看不到任何性别思考的。

这只是一个烂俗的言情故事。

影片中所呈现的,就是你能想象到的,最老套、最无趣的那种三角关系。

虽然我们从不喜欢用三观来评价一部电影,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三观……确实比较离奇。

不同于《七月与安生》中止于暧昧,在这部电影里,出轨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因为闺蜜与男友一夜情,所以男友选择了与原女友分手。

而最终,原女友为爱自杀,闺蜜则怀了男友的孩子。在影片的结尾,她给对方打电话,问他能不能重新接受自己。

于是在这个故事里,男人又重新变成了叙事的核心——

他害得其中一个女人自杀,又给了另一个女人一个孩子。而他所能做的,只是远走高飞。

时下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做「雌竞」。

意思就是女性们争夺男权的恩宠、并站在父权视角去凝视并要求其他女性。

而这部电影里的三角恋,显然就在无形中演变成了某种雌竞。

当然,两位女主角的爱情观,也都非常老套、烂俗,并且本质上都是“以男人为天”。

谭松韵就不说了。她的角色是一个终极的恋爱脑,因为与男友分手,就直接选择了割腕自杀。

而钟楚曦呢,她所扮演的未央看似对男人疏离、不信任,但这并非是一种独立,更像是一种无病呻吟的颓废爱情观。

而她对于好友的谆谆教诲,“男人是不会对一个女人从一而终”“一个男人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女人”这种台词,更是古早得让人发笑。

问题是,这已经是2021年了啊!

我们想要看到女性价值、女性叙事和女性成长。

我们想要看女性之间的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和互相理解,而不是她们又在为了一个软弱的、不负责任的男人大打出手,要死要活。

假如五年前的《七月与安生》都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到了2021年,我们反而还要继续忍受《八月未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