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韶山,伟人故里、红色圣地。井冈山,红色摇篮、革命圣地。韶山至井冈山沿线及湘赣边,红色资源丰富。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的建设是践行“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有力实践。为了更好宣传推介湘赣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湘潭日报社派出采访团,沿着韶山至井冈山专线行进,沿途采访各个站点及周边红色景点,重温红色历史,为新时代奋发向前积蓄力量。敬请关注。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希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井冈山茅坪革命旧址。(本报记者 方阳 摄)

到井冈山,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游览了雄伟险峻的黄洋界,我们最想一睹为快的就是那久负盛名的八角楼。

上世纪有一首响彻大江南北的革命歌曲,歌名便是《八角楼的灯光》。歌曲中描绘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和毛主席的光辉形象让人难以忘怀,八角楼也成为国人心中向往的革命圣地。

4月15日,井冈山的雨停了,太阳冒出了头。在井冈山茅坪镇“茅坪革命旧址群”前坪,一群群身着红军装的游客在导游带领下,正依次进入八角楼景区。

走进八角楼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处青砖黛瓦的徽式建筑与黄色土坯房组成的院落,左侧有一棵大树和一条溪流,山泉潺潺,不舍昼夜。

一眼望去,我们并没看到有八角形的楼。一旁的井冈山会师纪念馆解说员曾金花说,“那栋土砖结构的二层小楼便是。”顺着解说员指引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一栋普通民居,其大门门楣上挂着“茅坪毛主席旧居”匾额,这便是八角楼。

曾金花介绍,八角楼只是普通民居院落角落的一部分,因其二层屋内顶棚有八角形的天花藻井,故当地群众俗称其为八角楼。她说,八角楼当时是本地中医谢池香的私宅,始建于清朝末年,采用中国典型的“前堂后室”布局。

走进毛主席旧居,沿着窄而陡的木楼梯,登上小阁楼,便是毛主席使用过的木床、桌椅、砚台、油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书桌上那盏看似普通却影响着中国历史的油灯。

“这些毛泽东当年住室里的桌、床、凳都是原物。”说起那盏油灯,曾金花还说了一个故事。

自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后,在八角楼上办公和居住的时间最长。其间,为厉行节约,毛泽东向全军宣布了一个关于使用油灯的规定:团、营、连部晚上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办完公要熄掉,连部留一盏灯作带班、查哨用,只准点一根灯芯。

按规定,毛泽东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可以使用三根灯芯,但自从宣布规定那天起,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便经常只亮着一盏燃着一根灯芯的青油灯,毛泽东就在这盏如豆的油灯下工作至深夜,并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一根灯芯的油灯虽是星星之火,却与天上的北斗星一样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八角楼的油灯下,毛主席写下的两篇著作科学地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照亮了中国革命万里前程。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视察,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八角楼革命旧址群,深切缅怀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

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如今,以八角楼为中心,茅坪镇打造了一个“半小时旅游经济带”。通过公路建设和景点开发,将革命遗址和毗邻村落串珠成链,向着“最美红色小镇”的目标迈进,茅坪群众在党的关怀与指引下,仰首阔步走在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八角楼这座昔日中国革命的灯塔,仍在绽放出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