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得益于信息传递的广度、深度,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发现一些怪异的地方,或者说是在一些很知名的地方,会赫然出现错别字。

例如西安市的碑林,如果有来过的小伙伴们,会发觉“碑”字上少了一笔,这字源于民族英雄林则徐之手,大家对这个字的分析也是非常多,有好几种观点;另外西湖美景之一的“花港观鱼”四个字中的“鱼”字亦是如此。此字是清康熙皇帝所书写,按“鱼”的繁体字来看,下边应该是四点,但康熙皇帝的字却是三点。也就是说康熙帝的字少了一点,至于原因并非是康熙帝不会写这个字,而是由于四点有“火”的喻意,为了禁止在这里捕鱼烤鱼,康熙帝遂故意只写了三点。

简而言之,这类事情还是有非常多的,而好像每一个“错字”的背后都有着其与众不同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厦门大学的横匾,它的上边也有错字。厦门大学是中国大陆的一所名牌大学,并且因为校园内风景秀丽,每一年均有许多人去参观游览。可一开始没有人注意到厦门大学的横匾,而随着时间推移来访人越来越多,有些人便觉察到了“厦门大学”横匾之中的秘密。

身为一位令后人尊崇的文学家,鲁迅是近代人们仰慕的对象。他是一位选择放弃学医而从事文学创作的爱国文坛巨匠,不但在文学艺术创作上获得了重大成就,并且还写出了一手好字。

他是那时候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因此找他求字的人可以说接踵而至。厦门大学牌匾上的四个字就是出自他之手。但仔细观察的小伙伴们会觉察到,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鲁迅先生为厦门大学题写的校名,四个字错了两个。

对于此事,网友们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并致电厦门大学要求修改。但专家教授却这样说“没文化,太可怕了!”那到底是否属于错的呢?

牌匾上写着“厦门大学”四个字,有两个字和我们大家平常写的不一样,还特别明显地错了。头一个错字是“门”,横匾上的门貌似缺了一点;另外一个错字是“学”,这个字丢的居然是秃宝盖。因此,这两个字是不是依然能体现出它们原来的意思呢?还有就是厦门大学怎么说也是重点名牌大学,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拙劣失误?

针对这两个错字,有些人说是刻意而为,在这当中有着深刻含义,如“学”字无宝盖,其意为学海永无止尽,“门”字少一点,意思是为人处世要宽容,谦逊,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当人们深入了解以后,才会发现原来这四个字的确是鲁迅先生写的。但并不是鲁迅先生专为厦门大学而作。这四个字,是在鲁迅先生的文稿作品里找出来的,因此,就拼接成了大家如今见到的“厦门大学”四字。

因鲁迅先生他曾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授,为纪念这位近现代文坛巨匠,厦门大学特地用他写的字做校名,因此,才把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取了出来。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厦门大学的校名曾有过另一个版本,最开始由其创办人陈嘉庚老先生题写,之后林森老先生也为新迁的厦门大学题写牌匾。这个问题不由得更让人产生了疑惑,为何厦门大学不直接请鲁迅先生书写,反倒要从他的文稿中寻找拼凑呢?

其实,今天厦门大学牌匾上的字就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所写的,但那时候鲁迅先生早已逝世,因此,压根没办法给厦门大学题字,所以,很明显,这几个字就是以鲁迅先生广为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以及稿件中寻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看上去,这几个字好像很怪异,可是假如你了解了鲁迅所处的时代的一些背景,你就会搞清楚为何连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坛巨匠也会写出“错字”。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中国汉字当时一直没有进行简化,都是采用繁体,他之所以会写出这样的几个字,是因为那时候,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是脱胎于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之后又参照了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笔势,产生了一种极具个人特点的书法,笔法沉稳自然,古朴典雅,且有浓浓行草之感。

事实上,在鲁迅先生的著作中,有很多这样的“错字”,但也存在一些是鲁迅先生刻意而为的,也只有认真去读,才可以感受到他那种心境。

其实除了厦门大学那几个字外,另外还有《参考消息》也一样,也使用了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但这一个“考”字与“政”字很相似,甚至是有些人把参考消息读成了《参政消息》。所以,厦门大学的校名,包括《参考消息》这几个字,在今天来看,的确有一些怪怪的,但在所处的时代来看,则是称之为鲁迅先生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许我们可以将之称为鲁迅体。

当时,大家在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以后,在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很大的热潮。当然了,厦门大学本身之前就清楚这个问题,不然的话,那么就太荒谬了。那厦大为何要用这样的字体呢?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不是还会有之前提及的《碑林》和《花港观鱼》那样独特的意义?

那还需要从鲁迅先生最开始在北京大学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生涯谈起。而那时候北京大学因资金问题常常会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正巧这时初建的厦门大学急需优秀老师。于是,鲁迅先生转校到厦门大学教书,在这里,他与学生们相处得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博学多才的老师。

可是那时候的厦门大学校领导林文庆和鲁迅先生在教学理念上却出现着分歧,二人并不十分和睦,因而,鲁迅先生仍常常遭受排斥。有些人甚至是把他安排在地下室居住,甚至是连灯泡也不肯给他装一个。鲁迅先生无可奈何地选择了离去,那时候学生们都自发性地去送别,由此可见他还是很受大家喜爱的。

鲁迅先生选择离开后没多久,社会各界就逐渐开始赞誉他的个人作品了。因此,后来厦门大学才选择从鲁迅先生的稿件中找到这四个字作为牌匾题字。但为何要那样写呢?这是他创作的习惯吗?这就需要从中国书法艺术的视角来正确认识了。

不知道大家在鉴赏这些古代大家的书法时,是否会有那样的感觉,那便是心里感觉字体不是很漂亮,只是觉得也许是其本身的鉴赏能力还没有达到那种水平吧。实际上,每一个人在创作时,都会把自己的“精、气、神”凝聚在一起。尤其是对这些书法名家而言,那样才可以使其本身所写的字具有与众不同的风韵,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专家解释说,“门”字之所以少点,是因为它提醒学生们要不骄不躁,学会尊重老师。在形体上,繁体“门”字字体的右侧,更像一位鞠躬求学的晚辈;

而“学”字无宝盖,就是要告知学生们“书不厌精,书不厌细”,学习是没有终点的。

并且鲁迅的“厦门大学”四个字,在草书中,一个顿笔,一个提按,可以代表一笔,因此这个“门”字,一点一横折,正中间有一个顿笔,可以代表那一个点。可以说,假如把这几个字放到民国里,是没有人感觉它们是“错字”的,今日导致一些误会的缘故,是由于如今练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当然不太清楚草书的学问。

相信众多网友听过专家解读后,一定会对“厦门大学”横匾上这四个字,有更深刻的正确认识和正确认识。

如同林则徐当时常说,“碑”字少写一撇,其中包含了其本身当时不得志的情绪,代表着头顶没了乌纱帽。另外鲁迅先生所用的这两个字,第一方面在字体上,他所使用的草书中,“门”与“学”基本都是如此。还有一种观点,学字除掉秃宝盖便有学海永无止尽的意思,而门字除掉一点就代表为人处世谦逊一点,宽容一点。当然了,也并不排除鲁迅先生还有其他想法和思考。

其书法作品自成体系,且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很多人都认为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是一种“蝇头章草”。因此说,这四个字不但没有错别字,而且还是很讲究的,但专家的观点并不被网民所接受。专家学者们对于此事无可奈何,陆续在互联网上作了解释。

其实,通过“集字”的方法,厦门大学把鲁迅先生所写的这四个字放到一起,实际上也是对鲁迅先生的一种敬重之情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因为鲁迅先生有文人墨客的风骨,他内心深处的执着与不屈不挠,也是非常值得当代人学习的楷模。特别是他在文学著作中所表现出的辛辣幽默,更令后世人极其敬仰。

大体上说,中国汉字从出现开始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创造发明,它成为了我们知识的载体,传承了我们的文化艺术,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提升了工作效率。当然了,有时候书写也无须如此严格,可以率性而为些。只是,一般的情况下,仅限于自身练习书法或是写稿件的时候,正常情况下还是不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