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说一个小故事。

有人向画家门采尔诉苦:自己画一幅画只要一天,可是要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门采尔认真地回答:“如果你花一年时间来画一幅画,那么卖出去只需一天。”

对此,也许会有人拿梵高做例子。梵高在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从1888年开始,他以每三天一幅的速度创作了一千三百幅画后突然发疯,住进圣保罗精神病院。

可不是人人都有梵高的绘画天赋与狂热,大家见到更多的,唯有慢工出细活。

作家格拉德威尔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要想成为专家,需要在某个特定领域持续工作一万小时。按照这个数字来计算:假如工作八个小时作为一天的正常工作量,那么一周工作时间就是40个小时,这样的一万个小时就需要250周才能完成,也就是说需要5年的时间连续工作在某个领域方可修成专家。

这个定律与“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年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些迄今闪耀在人类历史上的巨匠,倾注在事业上的心血岂止短短十年?达芬奇从画鸡蛋开始练习基本功,学徒生涯长达十年。而在《最后的晚餐》时,他通常在拂晓时分就爬上脚手架,在墙壁上辛勤作画,直到暮色降临,才停止一天的工作,他的绘画速度很慢。常常要对前一天画好的部分不断修改。为了寻找可供参考的模特,他有时几天不能动手。后来,他整整花了四年才完成《最后的晚餐》。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然而,世界上多的是大器晚成的俊杰。陈忠实40岁之后开始写作《白鹿原》,一直写了4年时间,然后才借着这部小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穆夏则是在巴黎苦苦挣扎了7年,平时借钱度日,吃小扁豆充饥,生了病也没有钱医治,最终才通过为知名女演员伯恩哈特画招贴画而一夜成名。

最近,72岁的“婚纱女王”王*火上了热搜。她那如17岁少女的纤细身材固然值得大家羡慕嫉妒恨,可是她的成名经历更值得点赞。王*从8岁开始,每天早晨6点起床,每天刻苦练习花滑8小时,却在19岁入选美国奥运国家队。她在《VOGUE》工作16年,每天早上9点上班,深夜下班回家,后来竞选主编,又败给了温图尔。直到40岁,她才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她说:“我从不担心自我约束是无用功,事实上,正是因为你在某个目标上,付出1000个小时、10000个小时,你才能真心体会它、理解它。”

遗憾的是,现在有太多的人信奉“又快又好”,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框住各行各业。于是,我们见到了发电厂施工平台的突然坍塌,74人遇难与时不时坍塌的楼盘、桥梁……还有为了追求效率、效果的编剧、演员。

灵感难来,压力山大,咋办?依靠吸取虚幻的力量构筑而成的高楼大厦,再怎么气势恢宏,也逃脱不了猝然坍塌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