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4日,央行官方微信发布工作论文,直指中国面临的人口严峻形势,直指应该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论文同时表示,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这篇论文虽然是作者个人观点,是学术论文研究探讨性质,但是几位作者却是就职于央行总行决策智囊机构的央行研究局和央行金融研究所。这也就决定了与一般作者的“个人观点”还是有所不同的。关于放开生育问题此前很多专家都呼吁过,看来是一个既现实又长远的问题了。当然,该不该放开生育呢?我认为必须从宏微观两个方面观察:从宏观经济发展角度来分析,中国已经进入劳动力红利消失阶段,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主要表现是劳动力市场价格直线上升,间歇性出现招聘难包括高端与低端劳动力。后果恶果已经出现了:上个世纪末期与本世纪初期进入中国的一批来料加工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而搬家到东南亚国家。劳动红利优势失去的原因与人口下降和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系。从微观角度来说,已经放开二孩政策效果如何?需要观察。大部分机构得出的结论是效果很差,不仅没有遏制生育下降趋势,而且人口增速放缓似乎还在加速。国家在 2015 年开放“全面二孩”,旨在提高人口出生率,调整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冲击。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前后的全国总生育率数据,其中2016 年的总生育率是近几年中最高的,达1.77;2017 年略有下降,达到了1.719。从2018年开始断崖式下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上年减少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是2000年至今的最低值。北京、上海、天津出生率分别为8.12‰、7.00‰、6.73‰。随着2016年开放“全面二孩”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从2016年的12.95‰下降到2019年的10.48‰,降低了2.47‰。远远低于世代更替的生育率水平21%。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接对城市年轻人调查问卷情况如何?不愿生育,不敢生育,不想生育,竟然在加剧,背后其实是正在走近的人口危机。央行报告紧迫感很强,直言如果不采取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弄不好就来不及了,即使放开能否挽救生育率下降,仍需观察。我是非常赞成这个观点的。

如果全面放开生育后仍然遏制不住生育下降怎么办?央行报告认为,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遇到的困难,让妇女敢生、能生、想生。不仅要放开生育,而且鼓励生育;不仅优化生育政策,而且完善养老制度;不仅注重国内劳动力转移和利用,而且鼓励走出去利用其他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甚至尝试学习发达国家的移民;不仅多生孩子,而且注重储蓄和投资;不仅强调要素积累,而且重视科技进步和规模经济,以弱化要素积累导致的边际收益递减;不仅采取短期政策,而且注重长期治理,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更为严峻的挑战是一边是老龄化加速,另一边是出生率下降,两头挤压已经把中国人口问题逼到了背水一战的死角。据联合国测算,中国人口将在 2030 年达到 14.6 亿的峰值后趋于下降,2050 年降为 14.0 亿。同时老年人占比继续增加,少儿和劳动人口占比继续减少。

如果不在人口持续性增长上采取治本之策,有朝一日城市连扫大街的劳动力都招不来了,而且劳动力成本畸高或可能压垮宏观经济。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一边适度放开人口增长;另一边加大科技创新,大力推进自动化、电子化、在线化,网络化、机器人化、共享经济模式等才是解决中国人口红利下降的有效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