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搬迁,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大转移,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历来备受关注。

我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比较大的迁移潮:建国初期,许多原有的综合性大学被拆分为多个单科学院,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掀起高校合并的浪潮。与之伴随的就是各大高校地理位置的转移,同时还有各种高教资源的不断分配和整合。

与高校异地新建校区、分散发展不同,搬迁是从一个地方整体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相当于所有资源的“连根拔起”。迁移形态有的是同城迁移,有的是跨省市迁移(注:本文侧重关注近年来高校的跨省市整体搬迁),这对于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都是极大的。

还不都是为了发展

高校是社会的、公共的产物,是孕育思想和文化的地方,不仅流动着年轻的血液,还聚集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高校搬迁,是一次“重组”,更是一次“改革”,这对城市软环境带来的隐性影响不容忽视:既助力了迁入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自身的发展也顺势乘上发展的东风。

向省会聚集

有些高教实力稍弱的地区,颇有将地方强校向一个地点聚集、重点发展该地的倾向。

山西的高校一直没有太多的存在感。从数量上看,全省的本科高校仅34所,而隔壁的省份如河南、陕西、河北分别都有57、57、61所本科;质量上看,学校综合实力并不强,发展也较缓慢,全省学校整体排位靠后,省内只有太原理工大学一所“双一流”,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上仅位列112名。

近期,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山西师范大学迁建项目部分用地选址意见的公示》:山西师范大学迁建项目部分用地拟选址于太原市小店区东部,太榆路以西,现状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以北,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南。这基本宣告了山西师大搬迁太原已成定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师大从临汾搬迁太原,此前就已有传闻。微信公众号“山西教育招考”2020年7月29日发布一段山西师范大学的招生宣传视频,校长在视频中介绍,“当前,学校正在高起点谋划未来发展,积极寻求在省城太原办学的突破”。

也许是出于学校和城市均要发展的考虑:一所大学想要发展,经济背景是基础,山西师大挺进太原,也许能快速提升学校的各项教育水平;山西的省会城市太原发展潜力巨大,有了山西师大的助力,太原的发展也定会更上一层楼。

据悉,如果山西师范大学迁址太原,山西“老八所”将实现在太原的大聚会。山西高校“老八所”分别是(现名):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高教想要获得突破,也许重点在省会城市发力是个突破口,并能有效整合学校资源。山师大作为老八所中实力不菲的一位,改革势在必行。

地方强校向省会城市迁徙,似乎是不少“高教洼地”常有的动作。

我国有三所以省份命名却不在省会城市的大学,其中一所是位于开封的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所在地开封,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知名度很高,但如今辉煌不再。据河南省各市2020年GDP总量数据,开封以2371.83亿元的成绩仅位列省内第11名,远不及排在首位的省会郑州,郑州GDP总量已经突破12000亿。

不少人认为河南大学会受到区域经济的制约,如果搬到省会郑州,大城市的发展可以更好带动学校的发展。

文章《河南省委常委:支持河大“双一流”,重点建设郑州校区!》留言

目前,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正在建设中,郑州方面也多次表示对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大力支持。“郑州将全力服务好河大郑州校区发展,支持河大“双一流”高校建设,积极推动校地合作,搭建创新平台,促成更多成果落地,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不得不说,中西部“双一流”和三四线城市的本科院校向省会搬迁,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发展潮流。

均衡发展

不同于“高教洼地”省份重点发力省会城市,在一些高教资源丰富的省份,城市间高校搬迁可以帮助省内其他高教薄弱的城市,共同均衡发展高教。

江苏可以说是高教大省,但绝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省会南京,这里面也包括大批独立学院。2020年教育部提出要求,要求各大独立学院尽快完成转设工作。于是,出现了一些顺应高等学校改革大潮、从南京搬到江苏其他地级市的独立学院。

2021年2月,东南大学、扬州市人民政府就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设扬州办学举行签约仪式。成贤学院原位于南京,学院依托东南大学办学,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学校。而扬州虽然经济实力强劲,但目前只有三所本科层次高校,分别是扬州大学和两所独立学院。此次东大成贤学院转设为扬州市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必将有力促进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带动扬州的高教实力。

再早些时候2015年,为适应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与江苏省丹阳市政府签署协议,将南师大中北学院迁往丹阳,2017年中北丹阳校区重新启用。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沈健充分肯定南师大中北学院迁址办学,“既填补了丹阳高等教育的空白,又拓展了学院自身办学空间”。

眼下,大学正逐渐走向开放,高校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

远居外地,再未归来

高校的“搬家”,对迁入地无疑是个好事,高校的部分师生、设备和基础设施,都为后续高校建设奠定了基础,还大大发挥了人才聚集作用。但是,对迁出地来说不仅流失了原有高教资源,还带走了大批年轻人,对各项资源本就薄弱的城市来说,这更是致命打击。

“唯一一所本科被迁走”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也是临汾市唯一一所公办本科高校,是培养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

搬迁消息一传出,临汾人民纷纷谏言。2020年12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山西省省长留言,“希望为临汾450万人留下山西师大。我们是山西人,我们的城市需要发展,我们的子孙后代也需要一所大学,况且师大与临汾这个城市相依已经60多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言辞恳切,透露的满是不舍与担忧。

据学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山西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生中山西省内生源占比83.10%,毕业后有82.58%的毕业生选择在山西省内就业,其中主要流向了临汾市。

截图自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

山师大一旦“出走”,还有多少年轻人会留在临汾呢?

唯一的“双一流”在外地流浪

与之情况类似、最为大家熟知的还有河北唯一一所还流浪在天津的“双一流”: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主管单位虽是河北省,但所在地却是天津,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些历史原因。河北工业大学(前身河北工学院)原本一直是天津的“财产”,但是1958年天津被撤销直辖并成为河北省省会,1967年两地分割、天津又恢复直辖市身份,在这过程中,河工大一直跟着天津,但名义上仍是河北的学校,由河北财政支持。

所以至今河北省本地仍没有一所“双一流”,“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河北人民苦不堪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河北工业大学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我们从生源占比、就业占比来看,学校本科毕业生中河北生源最多,占比高达7成,天津生源不到1成;但从就业去向来看,在天津就业的人数要远超河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图自河北工业大学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

十分明显的,天津比河北更能留住河工大毕业生的心。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某地求学多年后,其饮食、消费、生活习惯等都会“驻地化”,这对高校所在地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搬迁,对迁出地来说,人力资源、城市的创新创业能力、投资消费等方面都将大打折扣。

期待“出走”大学和城市共同发展

大学搬迁,首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学校能有更好的发展。

在我国曲折的历史岁月中,交大从黄浦江畔的十里洋场西迁到黄土地上寂寥古城,中科大从北京迁出最终落户安徽合肥,诸如此类的许多学校都为中国高教史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并在后续的岁月里,引领和带动了中西部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的发展。

大学是社会的、公共的产物,其动态发展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大学也随着历史岁月大潮不断起伏,沉淀着丰厚的文化遗存。惟其如此,高校在决策时更要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科学阳光决策。最后,期待搬迁高校能和所在城市和谐互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1]山西师范大学与太原师范学院是否合并?官方最新答复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752060

[2]网友留言建议为临汾留下山西师大,山西省信访局答复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532305

[3]人民日报谈“大学搬迁”:行政决策更要虚怀若谷!

https://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70210/30244344.html

[4]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迁址丹阳办学项目正式开工

http://news.jstv.com/a/20151029/1446090178782.shtml

[5]高升.对北京市高校外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D].中国高教研究,2017.

[6]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的硬核消息来了……

http://news.henu.edu.cn/info/1083/108965.htm

[7]徐立毅会见河南大学客人

https://mp.weixin.qq.com/s/zThH-uHz-5AbiaUT7YicPw?scene=25#wechat_redirect

- END -

来源: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