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时仍是少年。”

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让一个人火了。

这篇博士论文中的《致谢》,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自始至终都在努力奋斗的生命,该作者,就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

1、寒门贵子。

黄国平写到自己生在山坳,遭受了各种不幸,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非常知道“感恩”。

“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
“……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

然而,即便是如此,他也依然坚持将书读了下来,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重庆的西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仿佛打怪升级一般,一个又一个地连续“闯关”,将学业坚持到底。在这过程里不乏好心人的帮助,但是他的成长让人感受到了一个生命的顽强,也必将激励更多的寒门子弟,在生活的苦难里,向阳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国平的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如果中国能够多一些这样的孩子,相信国家发展会更好。

据悉,黄国平从小就学习优异,曾先后9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2次全国软件人才程序设计比赛,多次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被成功保送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博连读。此外,他还曾荣获国家级奖学金、重庆市“百佳”大学生自立自强标兵、重庆市科学技术创新先进个人、西南大学三好学生,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重庆赛区二等奖、美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赛区铜奖等荣誉,可谓“一路走来,书香满径”。

值得一提的是,黄国平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有幸成为了“鹅厂”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想来待遇不薄。

2、精神力量。

或许,有人心里一直还存在疑惑,中国的穷孩子,到底能不能够走出寒门、改变人生?

或许黄国平的经历,恰好帮我们给出了答案。

我们时常被命运玩弄,时常羡慕别人的生活。或许,这也是极少数中国学生在国外留学以后,会想要改变国籍的原因吧。有些“出国不回”的 天才学霸,想要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实际上这更像是一种逃避。如果说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那么当这个家里的成员在学业顺利、事业有成的前提上,不是想办法改变这个家庭的境遇和条件,而是以“逃避”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这个家庭、社会和国家,就会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

黄国平的经历,其实折射和映衬出了很多中国人的影子。

要知道,中国如今取得的这些成绩,何尝不是从贫穷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有志气的孩子,从不甘心眼前的生活现实,有才华的年轻人不会辜负家庭和学校的期望,有底气的大学生从不放弃提升和磨练自己。

而每一个有良心、懂感恩的中国学生,都会不忍心让我们的国家再次陷入苦难和贫穷,为此,有些年轻人宁愿奉献出美好而宝贵的青春年华,甚至在本职工作上,为了祖国和人民而付出了生命。

与美国相比,有人说美国是“私”有制国家,他们有多么优秀,有多么先进……然而,美国两百年的历史,对于“育人”的理念,还停留在“私利”的层次上。反观当下的中国,“育人”方面,更倾向于一种“奉献”,而这两种的差别,其实并非是“什么样的制度”,而是一个文明的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为别人而活。

黄国平的成长令人感动,但是他在学习和成长中,能够不断获得其他人的帮助,更让人感动,而这,或许就是蕴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如果说,发达的西方国家鼓励“为自己而活”,那么东方文明则鼓励的是“为别人而活”。

或许,西方人永远无法理解人为什么要为别人而活,而这,却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关键因素。

在疫情和灾难中,中国人懂得“守望相助”,美国人却要“买枪防身”。

谁是人类的未来,其实可想而知。毕竟,人类需要更加包容、友爱和善良的国家,而不是颐气指使、只顾自身利益的“强势国家”。

“寒门是否能出贵子?”

这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是显而易见,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只要懂得感恩,“为别人而活”,学业、工作和人生中,就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流。

正如,黄国平写道,“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

只要每个中国学生从小披肝沥胆、勤学苦读,那么中国之崛起,就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