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妈妈之后,你是否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

看过了太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文章,道理都懂了,为什么妈妈们还是会抱怨做起来那么难。一天的时间,似乎过得很快,又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躺在床上,看着熟睡的孩子,庆幸自己终于有了一小会儿的闲暇时间可以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往往却迎来上下眼皮的抗议,感觉自己的“血槽”已空,最喜欢的综艺节目也拦不住我们约会周公的步伐。

但是,为什么我们自己这么累,在别人眼中依然是轻轻松松在家带娃,为什么别人可以一边带娃一边创业,而我们只能看着人家的生活,刷着人家的短视频自怨自艾。

不是妈妈们偷懒,也不是妈妈们太脆弱,而是她们的精力值已经消耗完毕,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玩游戏都有一个“奶妈”如影随形,随时随地为你加满血槽,做了妈妈之后,更要学会为自己“加血”的技能,才能在轻松带娃的同时享受自己的生活。

承认自己变老,接受变化,是精力管理的第一步

作为女性,我们每一天都在否认自己变老的道路上一点点挣扎,不喜欢被小年轻叫“阿姨”、不喜欢被别人提及年龄,不愿承认自己的体力更不上年轻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证明自己没有变老,我们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身体能量和精力正在不断下降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可塑的我》这本书中,作者写道:

如果可以坦然接受自己身体能力和精力逐渐减少的事实,你只需要思考怎样合理地利用这些精力即可,而不是想怎样让自己回到过去。如果可以在否认上少花一些时间,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精力就会变多。

否认自己的变化不仅会占用精力,还会带来一些极端的危险。

其中一个非常极端的后果就是猝死。

株洲一家房产中介的董事长,4月6日突感不适到医院就诊。在被告知患有严重心肌缺血需要马上住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却大为恼火。

他不听医生的劝告,拒绝治疗,拒绝住院,还在朋友圈写下:

“医院还是不进好,一进就说要马上住院,mmd,吓我,说不住院随时猝死,还要我签拒绝住院生命。
我TMD厦门大学(吓大)毕业的,老子钱还没花完!事还没做完!女儿还小,老婆还年轻,老天爷不收的!”

然而,仅仅5天后,4月11日,突传噩耗:尊敬的中伟房产游董事长与世长辞!

再回头看那头朋友圈,是多么的疯狂和讽刺。

在意外发生前,我们的身体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暗示与提醒,但是我们主观上的否认,拒绝接受自己的身体比不上从前,我们选择性地忽视了身体的预警,甚至骄傲地告诉自己:怎么可能?我还年轻!

否认自己的变化、否认衰老就是现代人最大的傲慢!

试着尝试接受自己的精力不足吧,尝试着用科学的方法来补充自己缺乏的精力,而不是以透支生命为代价证明我们还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力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了解它才能利用它

生活就像打游戏过关,每个人每一天的精力值都是有限的,每天早上睁眼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你今天可使用的精力有多少。

作为宝妈,我们不仅需要围着孩子的屎尿屁打转,还有精神高度集中,防止他出现各种意外,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造成了我们精力的消耗。

所以,大多数宝妈才会觉得今天似乎啥事都没做,但是自己却这么累。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那么我将首先恭喜你,你一定是一个负责人的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让我们在带娃之余,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完成自己的事情呢?

《可塑的我》这本书中,作者说:

精力管理的第一步是理顺现在的生活,第二步才是留出一部分精力为后续的发展做准备。

作为一个宝妈,在很多人眼里我们每天的事情似乎就是“歇着”,去公园玩、带着孩子买菜做饭,带着孩子上早教,陪着孩子睡觉。似乎这样看起来我们确实是在歇着,我们做的这些事不就是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做的吗?

为什么带一天娃之后,晚上只想“葛优躺”,再也没有其他的精力做任何事情,相反有时候却觉得自己越休息越累。

1、理顺自己的生活,首先要理顺自己的情绪。

复杂的情绪也会消耗额外的精力。每天和孩子捆绑在一起,除了那些甜蜜的负担外,我们难免会遇到令自己情绪崩溃的时候,特别是在精力快要用尽的时候,维持情绪的稳定就会显得那么困难。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就是节省精力的一大捷径。

管理情绪并不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压抑情绪本身也会极大地消耗我们的能量。因为压抑是一个持续发力的过程,可以试试和爱人沟通,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宣泄的出口。

2、带娃的多样性,可以帮助你很好地进行放松。

带娃之所以枯燥就是因为每一天都在进行重复的工作:起床、做饭、吃饭、游戏、做饭......z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不仅会让大人疲惫,还容易让孩子疲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似乎没做什么事,精力却消耗地如此迅速,因为我们没有及时补充自己的精力。

如果你上午和孩子在家写字画画,那么下午可以试着做一些室外的活动;如果你今天做了一个美味的午餐,明天可以和孩子找一家特色餐厅;如果你最近在和孩子学画画,那么你可以选一天带他去动物园看看小动物。

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的结合就是补充精力的一种方式。换一种生活的方式,给自己的生活加一点调味品,可以在补充精力的同时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养成习惯,节省精力

带过宝宝的人都知道,如果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妈妈会省力很多,同时在孩子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也是妈妈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过程。

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会变成一种条件反射,所有的事情都会变成顺其自然。

在哒哒小的时候,他每天中午都会午睡2个多小时,而我也会利用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去做手工,很多妈妈也问过我“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时间”。

其实,所有的事情,如果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就不会耗费太大的精力去完成。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想要养成自律的习惯,会在一开始的时候逼着自己去打卡,让自己的身体去记忆这种感觉,只要成为了习惯就不会觉得那么痛苦了。

精力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抓住规律才能成就自我

精力的分布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属于早起型,早上起来会精力非常旺盛,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而有的人属于晚睡型,晚上精力最好,注意力容易集中。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安排自己的每日生活。如果你属于早起型,那么你可以坚持早起,在孩子起床前抓住这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去提升自我;如果你属于晚睡型,也可以在孩子入睡之后去学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然,精力的分布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随着年龄的变化,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它的变化,如果你的精力分布发生了变化,那么你就随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

我在带嗒嗒的时候,每天中午是我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他入睡后,我看书、写文章、做手工,一点不会影响下午的活动。可以随着嗒嗒的长大,我自己能够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中午如果不小睡一会儿,下午就会进入朦胧的状态,更谈不上晚上的学习。

并不是宝妈变懒了,也不是我们变得不自律了,而是精力的分布发生了变化。

写在最后

《可塑的我》这本书的作者是被壹心理评为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的陈捷君,拥有长达13年的执业时间,曾于哈佛附属麻省综合医院精神科工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展示了自我发展的35堂必修课,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找回一条如何更好地成为自己的道路。

就如作者在前言中写的那样:

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需要一个董太德、独特的过程。

一个宝妈,成为自己,也是这样。为母则刚,并不是我们让自己成为铜墙铁壁,而是我们找到我们生命中的那些可塑性,将它更好地发挥出来,发展处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是简柒

一个在育儿路上砥砺前行的心理学爱好者和践行者

希望今天的你也会因为心理学而更加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