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的传播力到底有多强?

随便打开一部千禧年前后的美剧,即使影片中一个亚洲面孔都没有,中餐出镜的频率却出奇得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处可见出镜的中餐

*《老友记》

《欲望都市》里,与丈夫分居的米兰达在圣诞夜独自点了一桌中餐外卖;《老友记》里总时不时出现装着中餐的白色方形纸盒;《生活大爆炸》的谢耳朵甚至每周六都一定要吃中餐……

吃中餐总是很享受的谢耳朵

*《生活大爆炸》

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华人人口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但中餐馆几乎遍布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在最荒无人烟的小镇,也能找到中餐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在很偏僻的小镇,也总有一家像这样的中餐馆

*《寻找左宗棠》

不仅是美国,几乎世界各处都是如此。

海南鸡和米饭引领第一批南下的海南华侨在东南亚创业,成为当地美食文化重要的一笔;馄饨咕噜肉扣肉等菜在秘鲁与当地食材和风味融合,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并在短暂的一个世纪内发展出超过4000余家中餐馆。

在秘鲁的中餐菜肴

*《风味人间》

哪里有华人走过的痕迹,哪里就有中餐。而不管本土的饮食文化本身与中餐有多不同,中国厨师也总能想办法让他们爱上中餐,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左宗棠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切成小块的无骨鸡腿肉裹上淀粉后油炸至金黄焦脆,再裹上已经收汁浓稠的勾淀酱汁,一盘集酸甜咸鲜为一身的中式风味“炸鸡”,与长久的好搭档——白灼西兰花一起装盘上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找左宗棠》

随便问一个美国人,十有八九都会告诉你这就是ta最喜欢的一道中式料理,即使拿捏不准这道菜名字的发音,但这道左宗棠鸡所有美国人都知道,受欢迎程度几乎仅次于披萨。

往往和西兰花一起装盘的左宗棠鸡

*《寻找左宗棠》

美国人对这道菜有多迷恋?他们甚至像对待名人一样为它拍了一部“食物传记”——《寻找左宗棠》,将它的前世今生都挖掘出来,甚至不惜跑来中国寻根溯源。

导演伊恩·切尼和制片人詹妮弗·李 (之前推荐过她写的一本书,戳) 是绝对的中餐拥戴者,左宗棠鸡可以说是陪伴他们长大的一道菜。

可当他们信心满满地到了中国,却意外发现,竟然没人知道这道菜?即使是在左宗棠的老家湖南,当地人也都纷纷表示没有见过。

拿着图片跑遍大街小巷,没有人知道这道菜

*《寻找左宗棠》

到这里,左宗棠鸡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上个世纪70年代前美国并没有这道菜,如果它不来自中国大陆,那又是谁创造了这道菜呢?

随着导演的进一步研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但更重要的是这道菜出现前后的时代背景,无疑给这道菜赋予了更不同寻常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切都要先回到19世纪50年代,第一批怀着淘金梦的中国人着陆美国西海岸的时刻。他们并不知道未来会在面前的这条移民之路上走得有多艰辛。

淘金热时期在美国修铁路的中国工人

*谷歌

这群梳着长辫子,用筷子吃饭,并不会讲英语的中国人给当时的美国带来很大的文化冲击,再加上他们低廉的劳动力抢占了劳动市场,主流社会便逐渐对这个群体从好奇、担忧转化为厌恶、愤恨,一些地方的法律甚至允许对中国人施暴,最终引发1882年颁发的《排华法案》

很多中国人在街上遭受暴力

*谷歌

《排华法案》不仅严格限制了中国人入境,更是纵容了整个社会对华人的歧视和暴力。被强制踢出劳动力市场的华人开始通过做生意自给自足,也是在那时,两个对华人影响最深的职业出现了:开洗衣店和开餐馆。

开始在唐人街开店做小生意的华人

*《寻找左宗棠》

面对不平等,他们知道,如果想要在绝境中落地扎根,就要学会随机应变。于是他们通过选择美国人现有饮食结构中的食材加以改良烹饪,来吸引更广大的受众。

炒杂碎 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猪肉、鸡肉或者牛肉,再和一两种带有些许异域色彩,却没有特殊风味的蔬菜 (一般情况下是豆芽) 一起爆炒,就是一盘为美国人定制的中餐菜肴。

鸡肉炒杂碎

*《寻找左宗棠》

炒杂碎这道完全融合的菜就像一张入门卡,在最艰难的环境下带领初代华人移民在美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慢慢被接纳。从食材的选择到呈现的方式都无不体现出他们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迫切想要融入的心态。

即使是在夹缝中生存,也依旧能靠勤奋与智慧找到一席之地。他们的努力也并没有白费,随着中中美关系的缓和,中餐在美国也迎来了巅峰时刻。左宗棠鸡就在那时出现。

1972年尼克松访华是改变这一切的一个重要节点

*《寻找左宗棠》

纽约的“湖南餐馆”是第一个供应左宗棠鸡的餐厅,也是在美最先开始做湖南菜的地方。王姓主厨是台湾人,他将在台北学会的一道“湖南菜”左宗棠鸡带到纽约,并根据本地口味改良成更甜的版本。

这道菜被《纽约时报》的食评专栏授予了四颗星的极高评价,从此便一炮而红。一时间,纽约各大中餐馆都开始做这道菜,并极速蔓延到美国其他城市。

“顺利宫”和“湖南餐馆”都是同一个老板,图中的王姓厨师为当时的主厨

*《寻找左宗棠》

这道菜的原创者是在台湾生活的湖南厨师彭长贵,他曾是国民政府的国宴厨师,在国民党战败后随之前往台湾。身在异乡的彭大厨难免思乡,于是借着家乡英雄左宗棠之名研发了一道重辣重酸的台式湖南菜,即1.0版的左宗棠鸡。

中间的老人就是左宗棠鸡的创造者

*中央广播电台

‍ 到这里,左宗棠鸡的身份基本揭开了谜团。但它的走红并非意外,而是坐拥天时地利的条件。

1972年2月21,美国彼时的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全程接待。这整个过程都被直播在电视上,美国人民第一次通过尼克松的访问看到精致而丰富的中餐国宴,并垂延三尺。

在美国主流社会对中餐热情最高涨的时刻,左宗棠鸡出现了。

参加国宴的尼克松

*《寻找左宗棠》

所以,与其说左宗棠鸡这道菜的口味撬开了中餐在美发展的一扇窗,不如说是在几代华人移民的努力下,中餐终于迎来的一束曙光。

在时代大背景的加持下,他们创造出更多与左宗棠鸡类似的美式中餐料理: 陈皮鸡 、 牛肉西兰花 、 腰果鸡 ……

腰果鸡也是一道基于炸鸡的菜肴

*《寻找左宗棠》

从炒杂碎到左宗棠鸡,食物对华人移民的意义早已不止于食物。那是身份的标签,是寻求认同的方式,是证明自己的途径。

如今中餐在美的发展也逐渐走向下一个阶段。人们更加好奇中国本土各种不同菜系的美食,新兴的中餐馆也越来越注重使用传统的做法和调味,不再以“适应”主流的味蕾为目的去改良了。

比如在纽约爆火的连锁小吃店“西安名吃”,跟西安本土的味道基本没差

*thrillist

左宗棠鸡的辉煌时代或许也已经低调落幕,但它对于华人移民的意义却是永恒的。

在纪录片中,彭长贵大厨已经年过耄耋。他坐在当年最初创造出这道菜的湖南餐厅中,手捧着美国左宗棠鸡的图片,直摇头:“不对,这个菜他们做的不对。不是这样做的。”

彭长贵和儿子

*《寻找左宗棠》

或许他也没意识到,这道菜在大西洋的彼岸,曾经帮助多少同胞落地生根,又是如何成为美国文化大熔炉中重要的一部分的。

给中国人一口锅,就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勤奋、智慧与美食终究都不会辜负。

作者:黄煜茜
排版:风味君

头图:《寻找左宗棠》、《生活大爆炸》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来这里找我们: